第A21版:盘点201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大普奔

  撰文 庞锦燕

  任山葳

  【解释】

  该词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成语的缩略,表示大家要分享欢乐的事情。注:对仇人使用则含有幸灾乐祸的性质。

  2013年底,一条新闻被财经领域大规模地报道:4G来了!但是,一般人不会注意的是,4G将对娱乐圈掀起庞然巨浪。

  娱乐圈的男女老幼已经在网络中摸爬滚打了好多年,网友这种难以捉摸的人群,已经成为支撑娱乐圈的决定性力量。如何在网友中获得知名度,如何赢得网友的支持,甚至如何娱乐网友和如何忽悠网友,都成为一门学问。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空间将被进一步缩小,所有人都将以网友的身份挤在一起,创意也好,庸俗也罢,都将迎来新的高潮。

  网友的力量越来越逆天,这就构成2013年的娱乐圈一切或美好或奇异或荒诞或吊诡事件的根源。

  全民“致青春”?

  26座影后奖杯、9座视后奖杯、17座歌后奖杯、8部参演电影票房过亿……这组华丽的数据有一个共同的主人———赵薇。而今年刚满37岁的她又多了一个光环———中国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令赵薇导演如此功成名就的电影,是她的研究生毕业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

  《致青春》让我们看到了赵薇和她的小伙伴们强大的号召力,《致青春》的幕后班底每一个都是业界翘楚:李樯操刀编剧,关锦鹏监制,王菲献主题曲,张亚东制作音乐。

  今年“致青春”的电影不少,《101次求婚》《北京遇上西雅图》《小时代》,导演们不约而同地瞄准了青春这个话题。这些影片凭借扎实的剧本故事、富于吸引力的演员阵容以及精良的制作水准获得了本土观众的认可,收获了良好的票房份额与观众口碑。还成就了一批新生代导演,打破了中国电影只有“大明星、大导演、大制作”才能赚钱的定律。可喜可贺。

  不得不提的还有电影《中国合伙人》。演员是内地演员黄晓明、邓超、佟大为,背景是中国上市企业新东方的创业史,讲故事的手法是好莱坞励志片,洋为中用,中西结合,这是标准的港片手法,香港导演陈可辛的成功,就是脱离了传统港片,融入时代变化的结果。

  咸鱼翻身的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感慨:“我觉得内地是有希望的,年轻人的变化快过香港好多。做我助手的人,拿几千元人工,我随时觉得他明天会来投资我的戏。跟内地年轻人聊天,你会发现全民都在做乔布斯,想可能性。回到香港,发现我们要成功,只懂得炒楼、炒股票。”

  恭喜陈可辛,他从《武侠》那种莫名其妙的小情调里走出来,不但拍出了一部好电影,而且说出了今年“致青春”大卖的原因:在中国,年轻的人在享受青春,中年人在寻找青春,老年人在回忆青春。青春,就是中国的主题。

  《爸爸去哪儿》

  为什么这么红?

  5.35%,放在年初你不会相信这是一档亲子节目的收视率;3.1亿元,你也无法相信这只能买下这档节目第二季的冠名权。无数观众就这样坐在电视机前,眼睁睁看着这档节目的广告变得越来越臃肿,却又舍不得离开电视屏幕。

  这就是湖南卫视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

  10月11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首播,在林立的综艺节目堆里,它一出现便艳惊四座。

  每个成功都是由细节组成的,如果你认为《爸爸去哪儿》的取胜法宝只是在于5个萌娃的天真无邪加上传说中的“神剪辑”“神字幕”、闯关游戏和很好听的主题曲,那你太天真了。

  在这个新时代里,节目只是提供了一块很好的娱乐素材,真正的娱乐和狂欢,是在荧屏之外。网友们为萌娃创作了各种漫画形象,将电视节目重新剪辑,比较和寻找节目中的镜头,连萌娃们的穿着打扮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随着萌娃们的爆红,老爸们也沾光被各种迷恋:踏足娱乐圈一直半红不红的田亮、郭涛顿时翻身,此前未为人知的张亮也一炮而红,踏足明星梦寐以求的“男神”领域。

  随后老爸们背后的女人也挨个亮相,家庭财产也依次曝光……

  这就是新的娱乐领域,《爸爸去哪儿》为我们展现了一幕最完整、最清晰、最有活力的娱乐圈图景。在这幅图景里,演员、幕后、观众、资本各司其职,融洽和谐。

  《爸爸去哪儿》堪称2013年娱乐圈的样板。

  给写字点个赞

  在越来越少人写信的今天,一档靠写字红了的节目堪称匪夷所思。

  没有花哨的栏目包装,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今年暑期央视科教频道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从喧嚣的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一年收视率最高的“选秀”之一。根据央视提供的重点节目收视率数据显示,该节目总决赛收视率达到2.6%,超过了同时段《爸爸去哪儿》的1.67%。

  从1946年第一台电脑的产生到现在,短短67年的时间,拼音打字就有着取代中国数千年传统汉字书写的趋势。喷嚏、邋遢、癞蛤蟆、郫县豆瓣……绝大多数人看上一眼,并不一定能在纸上完整的写下来。提笔忘字,已经成了互联网时代下中国人的一个“通病”。

  一个汉字是由音、形、意三个方面组成,《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在这三个方面全部涉及到了,带来了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书写以及汉字词义传承的多层意义。

  从娱乐的角度来说,该节目其实具备了一个当红节目必不可少的娱乐性:有最广大的受众、有新领域的探索、有激烈的竞争,有各种附加的话题。

  不可避免的是,话题随着微博的传播而迅速发酵,从而引起极大的反响。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掀起了全民重新学写字的热潮,把文化节目做得如此雅俗共赏,值得“点赞”。

  喜剧损友

  黄渤徐峥

  一部拍于4年前、总投资仅1600万元的电影《无人区》仅用两天就强悍地回本了。1600万元放到现在连请主演徐峥和黄渤这两位主演中的任何一位都不够。

  从普通演员到超级一线,这4年,徐峥与黄渤成了电影圈内最大的神话。外传徐峥如今的片酬达到1500万元,导演片酬3000万元。凭借票房超过12.55亿元的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泰囧》,徐峥一举成名,成为国内第一个“10亿俱乐部”的导演。

  2002年出道的黄渤则从一个龙套演员一跃成为票房保证,从2012年初的《杀生》、年中的《痞子英雄》,贺岁档的《泰囧》再到今年的《西游降魔篇》、《第101次求婚》、《厨子戏子痞子》、《无人区》,黄渤甚至执导了两部微电影,主持了金马奖,还投资影视剧当起了老板。有网友对黄渤去年主演的电影票房做了统计,现在已经达到了30亿元,并送给他一个称号“卅帝”。

  观众之所以买徐峥和黄渤的账,并不只是他们俩演技好,而是他们用心做喜剧表现出的创造力和诚意打动了观众。

  这两位是用心娱乐大众,没有半点架子,也没有耍大牌的传闻,没有绯闻,也没有炒作,干干净净。在如此喧闹的娱乐圈,这样的两个大红人还真是另类。

  投资方已催促徐峥尽快开拍第三部《港囧》,虽然不知道这里面还有没有黄渤,但祝他们成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