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商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塘河畔,一眼看千年

  南塘河全景
  长春塘遗迹
  民国时期的南门牛市场
  袁牧之故居
  南门袁氏

  长春塘 潮涨潮落的坚守

  如果在宋明时期就有航拍技术,从空中看整个宁波城,摄影师大概会被脚下的城市吓到:确定不是穿越到了水城威尼斯吗?

  打开一张清嘉庆年间绘制的《宁郡地舆图》,就能看到宁波水流“三江六塘河”的格局。除了姚江和奉化江,东西乡各有三条塘河,东乡是前塘河、中塘河、后塘河;西乡是南塘河、中塘河和西塘河。

  南塘河畔甬水桥北约20米处,还有一座长春塘遗址。康熙《鄞县志》载:“长春塘,县南长春门外,当甬江之冲。旧障塘以泥,不时崩圮。明万历戊午(1618年)邑令沈犹龙改筑石塘,民多颂之。”

  这段话中对宁波人来说最要紧的一句是:长春塘,是宁波抵御江潮的第一要塘。就像一条巨臂,独拒大江巨流而保南郭一片安宁。无奈,这是一条脆弱的泥塘。宁波有句老话“八月十六大潮汛”,每年八九月份,碰上大风大水天气,上游洪峰滚滚而来,长春塘经常坍坏。

  明代万历四十六年,鄞县县令沈犹龙决定将长春塘改建成石塘,从而提升它抵御潮水的能力。为了不忘记沈县令的好,人们自发地在长春门的瓮城里镌碑记录了这件事。

  历史中,为捍卫长春塘流血流汗的英雄志士不计其数,清代的鄞县知县杨懿也是其中之一。杨懿是陕西蒲城人,在他担任鄞州知县的二十七个月里,在大嵩地区开河筑坝,共计开河5条,造闸6座,筑石塘3500丈,并计划修筑大嵩江大坝。雍正七年(1729年)五月,宁波大风大水导致奉化江泛滥,杨懿赶回宁波组织加固长春塘,最终倒在工地上。大嵩乡民听到他以身殉职的消息,数百人连夜赶了数百里山路去送杨知县最后一程。

  长春塘边上还有一座长春观,后来一个名叫高宪敏的教育家在长春门边上办了一座“长春书院”,又有资料显示,长春观后来变成了长春庵,但是对现在的很多宁波人来说,与之相关的记忆大概也只有那一条树荫密布的长春路了。

  2011年4月18日,宁波首次发现长春塘的塘体,目前已发掘出长约17米,宽约11米,含木桩宽约15米的塘体部分,不仅证实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也确定了明代南塘河东岸的岸基。

  南郊路 三八两市来走走

  “你要是不听话,就把你带到三市去卖掉。”很多宁波小囡都被这样威胁过。

  南门外的街市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外市场。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的史料记载,说这里的“甬水桥里”逢农历初三、十三、廿三有市集,称为“长春门外南郭市”,俗称“三市”。南门集市的闹热程度丝毫不输如今的东门口,“南门三市”的叫法也一直流传到现在。

  如今南塘老街上还有一家餐厅,老板从小在三市附近的居民区长大,就以某个月的市集举办日给包厢命名,可见昔日的南门集市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之深远。

  宁波有句老话———“三八两市来走走,省得挈包头”。说的是乡下的农民到城里的市集卖了货物换了现钱,就要去城里的亲戚家走动。八市在西门,以蔬菜行为主,很早就消失了。民国《鄞县通志》里说,当时的南门三市胜过西门八市,城里人家办红白喜事,都到南门来买鸡鸭鹅和各种河海鲜。

  全长不过1560米的南郊路,是整个南门集市的中心地带。南货店、杂货铺、酱园、酒肆等这些是平日里常年开的店铺,还有剃头、铜匠、弹棉花、打铁、刻图章等小店也是即来即有,叫“坐贾”。一到市集日,近至西乡,远至余姚,小贩们挑着担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叫“行商”。那时的南郊路,充满着南腔北调的商贩和前呼后拥的赶集人,热闹堪比《清明上河图》。

  在南郊路的中段有一家“官记酱园”,四个大字还在墙面上若隐若现,店名“同茂记”看上去反而有点小气。

  以前有不少乡民趁着赶集顺道来这买酱油回去。同茂记常年有一个懒散的老伙计在店堂看铺子,酱油坛子在柜台后面,摆成一排,用荷花埕头泥盖住,边上有不同规格的提子和一只漏斗,这是做买卖的工具。如果缺斤短两,就是把自己的招牌做塌。据说当年的同茂记和楼茂记齐名,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吸引了远近的客户。

  酱园的后堂是摆满酱缸的工场,这种“前店后场”的做法,是南门三市一带很多小型手工商业的基本业态,比如裁缝店、糕团店、灯笼店等等。一些老板和伙计在打烊后直接住在店铺里,省去了生活费用。具体场面,请自行脑补电视剧《武林外传》里同福客栈的经营模式。

  南门袁氏 关在老墙门里的繁华

  比起市井的喧嚣,还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繁华被关在老墙门里。

  如今到了南塘老街,南郊路中段杨家桥巷1号,中国电影大家袁牧之的故居是不得不去的地方。很多市民都会唱的《毕业歌》,就是出自袁牧之的成名作《桃李劫》。

  由袁牧之自编自导的电影《马路天使》,捧红了“新人”周璇。电影一开头并不是宽广的都市马路,而是一条长长的小巷子。街面屋鳞次栉比,扯不完的鸡毛蒜皮,这大概就是小牧之从小在南郊路上看惯的场面。

  袁牧之故居,是一幢饱经岁月风霜的江南宅第,普通的晚清封闭式,并非庄园式的建筑,也没有传统的前堂后寝格局,更没有轿厅、正厅之布局,祠堂、账房之分设,庭园、游廊之规模,它在当时也就是一般的民居。

  袁牧之就出生在这大院里,父亲为他办满月酒时,据说整条南郊路都车水马龙。六七岁的小牧之,每天跑到一里外的袁氏崇志小学读书,小时候家里还富足,经历过不少高朋满座的大场面。父亲死后家道中落,更是尝尽人间冷暖,为他日后成为“舞台前面人”打下了生活基础。

  再往南就是袁氏家族居宅建筑群了。这个袁氏可不简单,是南郊路街区最大的世家,也是最悠久的住户。袁家在这里建有家庙,宁波人称祠堂。这就让这里的街市俨然有了村落的情趣。袁家最早可以上溯到袁燮,南宋明州“淳熙四先生”之一。

  大户人家的院子一定有马头墙,高翘的檐角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为官”这一理想的追求,也隐喻着整个家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的未来。

  袁燮就是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大户人家的小孩,按照父母给他设计的路子,从小努力学习,考上了太学。当过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也就是国家的教育部副部长兼国立大学校长。后来成了宋朝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其实袁燮的文字我们并不陌生,“含糊其词”、“不厌其烦”、“融会贯通”等,都出于他的文集《絜斋集》。

  大富大贵没有留住袁燮,他的热情全在教育上,于是回到了老家,到了祖上读书的城南书院当老师。而城南书院的严谨学风后来直接成为南门袁氏等一批文化家族的家风。

  南门袁氏的后人对袁燮的夫人戴氏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始,曾大父越公韶从正献公燮,时诸生从者数百人,公教不及诸子,母夫人戴氏,手摹颜鲁公大字,以教诸生。宗盟之好,实夫人启其议。故越公少年作字,亦习此体。后伯祖通判、大父严州,尤相与摹学进修堂书体。”说的是当时袁燮办学太忙,顾不上教育自己家的孩子,于是夫人戴氏亲自临摹颜真卿的字体,让大家先练习书法。戴氏看重的是颜真卿不但字体正值,且为人英勇,值得后辈们学习。所以后来从袁氏进修堂出来的孩子都写一手颜体。

  人才辈出的南门袁氏是数一数二的四明望族,历代为官,有光禄大夫袁毂、正献公袁燮、太师越国公袁韶、太师卫国公袁升、朝议大夫袁灼,朝散大夫袁似道,清容学士袁桷等等,一直到现代的袁牧之。

    老街新貌 小隐隐于市

  宁波是一座“养心”的城市,而南塘老街正是养心的好地方。

  2012年1月15日,以宁波传统知名小吃和“老字号”餐饮商业为特色的典型江南水乡景观一条街———南塘老街开门迎客了。蜿蜒静谧的南塘河、青砖灰瓦的古院落、笔直幽深的石板路……新改造后的南塘河历史街区保留了500多米长的传统街巷,有文保单位1处,文保点6个,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修复了袁牧之故居、同茂记、关圣殿等古祠古房和古商铺,还原了由古街巷、古商铺和古院落构筑的“前街后河”、“前店后场”建筑景观,同时注入新的社会活力,使南塘河历史街区这一历史上曾繁华的地段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展示传统江南水乡商贸文化的重要平台。

  老街遵循“昨天”、“今天”、“明天”的脉络定义,集历史古迹、旅游观光、文化休闲、宁波老字号、宁波名优特产、民俗特色于一体,使南门三市“夹道商铺,鳞次栉比,一如江东”的繁华在此重生。

  如今的南塘老街,可谓闹中处静。“闹”,即街市咫尺,交通便利;“静”,即自关自闭,守住那一道墙门,不受干扰。大宅市井,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期待。 

  记者 林旻/文 崔引/摄

  (资料图片摘自《风雅南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