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清剿制毒“第一村” 除村干部外多名警察涉案

陆丰一禁毒中队长被“双规”

两成多村民从事冰毒制造,配弓弩土枪手雷AK47抗法

  大量的麻黄草还来不及从货车上搬下来。
  本次行动警方共出动了两架直升飞机。

  2013年12月29日凌晨4时,广东出动3000多名警力,清剿该省涉毒严重的“第一大村”陆丰市博社村,抓捕嫌疑人182名,缴获冰毒近3吨、制毒原料23吨。

  全国冰毒产量中,来自陆丰市的超过三分之一,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均产自于博社村。在这个有着1.4万多人的村庄,两成多村民从事冰毒制造,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均涉嫌带头制毒。

  随着后续行动深入,公安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也被逐一查处。1月4日,有关部门调查发现陆丰市禁毒大队一名中队长郭某与被抓的博社村党支部书记蔡东家有牵连,郭某已被“双规”。

  村支书利用人大代表身份获取警方信息

  作为多年村党支书的蔡东家,是博社村民并不陌生的一个名字。

  曾与蔡东家接触的禁毒人员回忆,过去警方进村抓捕涉毒人员,屡次遭到村民阻挠甚至是围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蔡东家就会出面,振臂一呼,吆喝几句,这些前往阻挠警方办案的村民都自行散去。“可见他在村民中颇有威望,但没有想到这种威望是建立在做‘保护伞’的上面。”禁毒人员说。

  根据调查,蔡东家利用自己汕尾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一来收集警方侦破毒品案件的信息,在警方行动前通知重要人员潜逃;二来通过行贿办案人员,帮一些被捕毒贩逃避法律制裁。“通过查处蔡东家,可以牵出一些藏匿办案部门的害群之马。”专案人员表示。

  根据近半年的调查以及群众举报,蔡东家早年曾参与制贩毒品,现在充当制贩毒品“幕后老板”等情况逐步浮出水面,警方决定对蔡东家实施抓捕。

  作为博社村的头号人物,蔡东家的反侦查能力比较强,警方此前通过多种方式,试图让蔡东家离开博社村和陆丰市再实施抓捕,但屡次失败。

  在去年12月29日的统一收网行动的前一天,警方与当地镇领导相互配合,通知蔡东家前往县委县政府参加会议,从而实施抓捕。

  未料到,蔡东家口头答应参会,却带着“马仔”携带现金前往惠州,欲“捞出”因制毒被警方抓获的堂弟蔡良火。蔡良火是博社村制贩毒的“开山元老”,在12月12日被惠州警方抓获。

  博社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蔡汉武是另一把“保护伞”,其涉嫌参与贩毒、行贿等犯罪行为。落网前,蔡汉武正在家里睡觉,警方从他家搜出了350公斤成品冰毒。

  多名警察涉案有人开警车贩毒

  据悉,当地党政部门干部充当毒贩“保护伞”的有14人,除了村干部,还有陆丰公安局机关干部以及当地派出所所长和民警等。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曾列举一组数据:2011年整治以来,不到两年时间,警方共侦破涉及陆丰制贩毒案件2100余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300余人。但整治前的3年,从2006年到2008年,全国警方破获的毒品案件中毒源来自陆丰的有1700多宗。同一时期,陆丰市警方3年侦破毒品案件仅23宗,抓获嫌疑人25名,多数人取保候审,缴获毒品25.15克。

  破案率低与当地警方队伍建设有关,“我们调查发现,有警察参与庇护,收受红包,甚至直接参与犯罪的情况。”邱伟说,过去两年中,已查处两个警察,他们或是直接开警车去贩毒,或者偷运毒品。到目前为止,发现有多名警察参与其中,“有通风报信、违法办案,甚至是直接充当保护伞。”

  参与行动的警员介绍:“这个地方工资不高,民警也很辛苦,工作量大,一个月2000元多一点。无利不起早,有的民警看别人有车有房心里不平衡。”

  围剿博社村行动以前,当地已查处的10宗涉毒违法违纪案件,牵涉21名党政工作人员,包括3名派出所所长和部分民警,21人中已有7人被“双规”。

  村口曾公然立“禁倒制毒垃圾”告示

  汕尾陆丰市于2011年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陆丰冰毒制造集中在三甲地区(甲东、甲西、甲子三镇),而博社村则是陆丰地区涉毒的“第一大村”,该村村民姓蔡,有1.4万人,两成以上家庭直接、参股生产冰毒。村里将毒品作为“支柱产业”,家庭运作,总弥漫着一种化学品异味,环境破坏严重。

  因为冰毒制造产业化,博社村污水横流,地表水严重被污染。

  “菜园毁了!荔枝园也毁了!”有村民诉苦,现在连水也毁了,冰毒成了断子绝孙的产业。据村民介绍,由于生产冰毒需要大量的电力,原本脆弱的农村电网满足不了需求,因此经常断电,一断就是一两个星期,所以基本上每家每户也都配备了发电机。

  由于博社村人口密度极大,村道狭小,房子低矮,使得有限的空间无法满足存放冰毒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需求。有村民直接把原材料或是半成品存放在屋与屋之间不到一米宽的过道上,可谓明目张胆,有的则用迷彩网遮起来。而胆子小一点的,就在自家弄个密室小规模制造冰毒。

  在博社村村口,垃圾堆放处曾立了一个落款为“村委会”的告示牌:严禁乱倒制毒垃圾!

  村里有暗哨村外设探风点

  2013年,广东省公安厅悬赏通缉涉毒人员,博社村有37人被网上追逃,而其中的18人竟就躲藏在村子里,从未离开。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说:“博社村2000多栋房屋紧挨着,类似城中村。大片房屋是平房,少部分房子是小楼。密密麻麻的小道,大车都进出不了。”村里面有明哨暗哨,外面交通要道设有探风点。

  “当地党政机关他们还有很多狐朋狗友,一有风吹草动立即通知。以往警方共两次大规模进入该村,进入时发生堵路谩骂,暴力抗法。”邱伟说,警察一进村,村里两三百辆摩托车就会团团围住,村里的路上会放下钉板,楼上砸石头。村民手里有仿制枪支,甚至还有AK47、土制手雷、弓弩等杀伤性武器。

  “他们可能将制毒使用的盐酸、硫酸从高处撒下。虽然研究了6项防护措施,但参战民警仍紧张。”邱伟说。

  制冰毒也“转型升级”

  此前,陆丰使用外地的麻黄草制造冰毒,不法分子从内蒙古、安徽等地收购麻黄草,整车整车地运往陆丰,一卡车就能满满地装上十几吨。经焚烧、浸泡等一系列工序后,1吨麻黄草可以提炼出六七公斤麻黄碱,经过加工后又可以制成约4公斤冰毒。

  广东没有药厂需要使用麻黄草,因此,只要有人买麻黄草基本都流入陆丰。然而,制毒者开始放弃麻黄草“转型升级”,从福建龙岩购买一种叫溴基丙酮的化学品,通过化学合成冰毒。而溴基丙酮并不属于管理范畴,2013年6月云南警方缴获25吨易制毒化学品原料就全部都是溴基丙酮。

  “制造冰毒的生产工序越来越简单、周期越来越短、产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邱伟介绍,1公斤冰毒从以前的几十万元,到现在的1万元,甚至7000元也有交易。

  ●案件回放

  海陆空清剿制毒“第一村”

  2013年12月29日凌晨4时,广东多地警方联合行动,“清剿”该省涉毒严重的“第一大村”陆丰市博社村,一举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嫌疑人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吨、制毒原料23吨、枪支9支子弹62发、手雷1枚等。

  当天凌晨,广东省公安厅协调广东省武警总队、广东省边防总队和汕头、惠州、梅州、河源四市公安局出动警力,组成109个抓捕小组,启动警用直升机、边防快艇,配备防暴犬,对博社村内外18个制贩毒团伙69个重点目标展开集中清剿收网行动。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说,近三年,陆丰冰毒占全国份额已超过三分之一,博社村是该地涉毒严重的“第一大村”,村内有两成以上家庭直接或参股从事制贩毒活动,近几年村内制贩毒犯罪成恶性蔓延态势。

  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郭少波说,此次统一收网行动,是广东省有史以来打击毒品犯罪用警规模最大、抓捕对象最多、打击震慑效果最好的一次标志性战例。

  综合新华社、《新快报》、《南方都市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闁诲酣鈧稓鍔嶅┑顔哄€楅幐褔宕熼鍛暩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拷 |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栨凹鍤楅悗锝庝簽閻燂拷 | 闁荤姳绀佽ぐ鐐垫嫻閻旈潻绱旈柡宥庡幑閳ь剨鎷�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闁诲酣鈧稓鍔嶅┑顔哄€濆鍧楀幢濡や胶顦伴梺鐓庡船婵傛梻绮悢鍏肩劶闁规儳纾Λ鍕煟閳哄倸鐏╂繛濂镐憾楠炲酣寮撮敍鍕潩闂佹椿婢€缁插鎯佹禒瀣櫖闁跨噦鎷�87654321闂侀潧妫岄崑锟�闁诲酣鈧稖鍏岀紓宥咁樀閻涱噣宕归钘夋殘(13819807679)
闂佺懓鐏堥崑鎾绘煛閸偄鐏¢柡渚囧櫍楠炴劖绗熸繝鍕崶 闂佸憡鐗楅妵鐐哄触椤愶箑妫橀悷娆忓閸斺偓闂傚倸鍟悘婵堢箔濡も偓琚欓柡鍐e亾濠碘姍鍥у珘妞ゆ牗绋掔粻鎺楁⒒閸曨剙濮囬柛娆愭礋瀹曪綁鏁撻敓锟�
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鍐e亾闁稓鍔嶉悘蹇旂箘缁辨棃骞嬪▎灞戒壕闁逞屽墴閹囧醇閻斿摜绉梺鍦暯閸嬫捇鏌¢崼顒佸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