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张昊)“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市政府今年将继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代市长卢子跃昨天上午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表示。 记者注意到,今年市政府的十方面民生实事,涵盖了改善交通出行、改善生活环境、加强防洪防涝、提升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近来市民最为关注的洪涝灾害、雾霾天气、交通拥堵等热点、难点问题,也在今年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项目上得到了体现。 今年的十方面民生实事如下: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营。新增安装300套路口交通信息视频采集设备。新辟公交线路10条,优化调整20条。新投放公共自行车3000辆,新增100个网点。新增专用停车位5万个以上。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20公里。 ●全面完成电力企业脱硝工程,完成北仑电厂等4台机组、宁波明州热电等2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硝设施建设。新增(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400辆、油气两用燃料出租车400辆。 ●60%以上的幼儿入读普惠性幼儿园。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投用,新增床位300张。市级医院全面推行医疗费用诊间结算模式。培育公益电影放映基地30个。农家书屋添置、交流图书30万册次。更新健身路径600套。 ●新建市级高技能人才实训中心3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5家,培养高技能人才2.5万名,完成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次。 ●本地居民各类养老保障新增参保人数10万人,参保率超过88.5%。新增养老床位3600张以上。新(扩)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50个,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以上。 ●实施百万学生餐饮安全工程,改造提升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基础设施,A、B等级达标率达到60%以上。中心城区建成菜篮子商品平价供应点30个。全员安全培训85万人。完成红十字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7.5万人。 ●续建保障性住房2.5万套,建成保障性住房6000套。解决5000户住房困难家庭居住问题。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2万户。 ●培育、创建全面小康村、中心村、特色村60个,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350个,完成欠发达村庄整治50个。中心城区完成背街小巷综合整治70条。 ●建成防汛治涝应急强排泵站5个,实施核心区域公铁(道路)下穿立交排水泵站改造10座。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5座、山塘整治150座;建成防洪堤100公里,修复“菲特”强台风水毁项目2000处;疏浚河道300公里。 ●海曙、江东、江北实现重点公益性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推进市民卡在公共服务和商业领域的应用,实现市民卡功能整合。推进市长电话“一号通”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