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无忌 经过调查,倪发科收受大量玉石,占受贿总额近八成的事实浮出水面。倪发科2008年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后,未经组织审批同意,担任省珠宝协会名誉会长,接触上玉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今日《东南商报》11版) 古人一直用玉石比喻君子,例如,《礼记》就要求,“古之君子必佩玉”。《诗经》也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孔子更认为,“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不可否认,官员爱玉,是一种雅文化,在琴棋书画、玉石珍玩中流连,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总比爱钱、爱美女、爱赌博强一万倍。关键是,当赏玩玉石这种雅事,成为官员敛财的工具时,这样的雅爱好,也就变成了“俗事”与“祸害”。 古人把不良的习惯和嗜好叫作“祸媒”,所谓“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可见,兴趣爱好如果不加约束,也会招来祸事,特别是对于那些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们而言,尤其如此。因为那些爱好,就是官员们的软肋,赖昌星不就说过吗,“不怕官员有原则,就怕官员没爱好”。 如今,随着官员文化水平的提高、视野的开阔,许多人的品位、爱好也越来越高雅,越来越高端。但是,无论是喜爱“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玉器珍玩,还是喜欢“低调奢华有情调”的善本字画,官员的趣味都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将地皮、项目置换成“爱物”,以至于玩物丧志。君不见,这些年,因被“雅好”拉下马的多矣。 官员的雅爱好里,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警惕: 一是,官员的雅爱好、高端趣味是怎样养成的?收藏玉器、字画,需要一定的财富基础,艺术品位也需要大量金钱、真品做基础,否则很难养成。回望历史,晚清、民国的藏家,端方、罗振玉、张伯驹等,无不出身世家。凭借工资就能动辄收藏字画、玉器的官员,值得纪检部门重点关注。 二是,许多官员对字画、玉石的所谓爱好,只是其敛财的幌子。因为善本、玉石、字画很难估价。例如,倪发科就说:“懂的人知道你有这爱好,不懂的人也不知道什么价钱。”因此,对于官员的雅爱好,更要格外警惕。那些看似不值钱的破纸片,说不定就价值连城。 明人张岱曾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有爱好固然是真性情、有情义的表现,但对于那些手握公权力的官员来说,还是要管好自己的爱好,切忌将雅爱好用来进行权钱交易,让纳税人的权益受损。那样的话,所谓的雅爱好,也只不过是恶趣味。陈小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