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羊城晚报》联合金羊网展开问卷调查,611名网友参与调查。57%的网友表示,春节如果回家,最害怕赚钱太少不够用。回家到底要花多少钱?近八成网友表示,过年回家的花费已超过自己一个月以上收入。 (1月15日《羊城晚报》) 近六成人“最害怕赚钱太少不够用”,近八成人“花费超过一个月以上的收入”,折射出过年在许多人心里已演变成金钱负担。尽管多数人不会因此而放弃回家,但种种迹象表明,回家过年,已成为许多人的“文化苦旅”。 虽说春节的主题是亲人团聚、亲情交融,但在亲情至上、孝字当先的传统文化熏陶之下,春节已逐渐变异为“礼数节”,诸如长辈礼数、朋友礼数、同事礼数、乡情礼数,以及着眼于现实利益纠葛的“公关礼数”等。更让人不堪重负的是,与名目繁多的节日礼数相对应的,是与日俱增的礼包份额,许多人平日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在春节却身不由己地“付之一送”。 消费文化背后的“面子文化”,是人们为春节回家而烦恼的重要原因。此外,传统礼数对大众行为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必须看到,某些经久不衰的陈旧陋习,一旦搭上了泛物质化、货币化的便车,就很难让人们再淡泊与理智下去,于是本应是礼节文化主宰的人们,反倒成其奴役了。 如何延续好春节这一人文传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保持文明节俭的传统,春节才能一年比一年更轻松,一年比一年更人性化;回家过年,才会成为快乐和文明的一次回归,而不是一次“文化苦旅”。 张西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