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情感倾诉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朋友

一段回不去的青春

  倾诉人:恩颂(化名),女

  年龄:33岁

  记者:陈也喆

  倾诉热线:87682535 15888563497

  倾诉邮箱:dnsbqg@126.com

  倾诉QQ群:78365797

  前几天,跟老公一起去附近新开的一家火锅店。火锅店生意并不好,上下两层,三三两两的顾客,显得冷清寂寥。服务员装束整齐地站在门口,脸上程式性的笑容,在寒风中已然僵硬。然而我就是喜欢这样清净的地方。

  挑了个靠窗的座位,安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致。火锅里的汤沸腾了,不安地跳动着,升起的水蒸气,温热地拂向脸庞。水雾弥漫之间,忽然,想到一位许久不曾联系的朋友。

  真性情的才女

  那时候,我们还在离家千里的地方读大学。我和苗苗(化名)分在一个宿舍,关系最好。

  说来也奇怪,我和苗苗是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我比较温顺安静,一直以来都是“乖乖女”的形象。而苗苗一头短发,性格也很男孩子,说话声音很大,还爱抽烟。怎么看,我们两个都凑不到一块儿。

  也许两个人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内在有契合之处。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那就是我和苗苗都爱看书,都爱往图书馆跑。不过我看的书,都是一些儿女情长的畅销书,没什么营养,适合年轻女孩白日做梦。苗苗喜欢看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这些在我看来枯燥无味的书。

  上课时,我跟她并排坐,我埋头做笔记,她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她看这些,不为考试,纯粹是喜欢。她也没有囫囵吞枣,而是会自我消化后,用最生活化的语言跟我描绘书里的内容,总让我产生错觉,以为她看的是多么有趣生动的一本书。可是我自己翻看,却又觉得生涩难懂。就因为这一点,我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苗苗凡事迁就我,比如我不爱闻烟味,她就跑去阳台抽,为了我,她甚至动过戒烟的念头;每天早上,她有晨练的习惯,绕着操场跑几圈,跑完后,买好热乎乎的早餐,给我送来。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塞给她钱,她也不要,撇撇嘴说一句:“两三块钱的东西,我也是顺便给你带。没事儿。”

  那天,也是一个冬天,也是在一个火锅店里,我跟苗苗很奢侈地要了一个包厢。火锅的味道很重,吃得我满脸通红,不时发出“咝咝”的声音。

  苗苗说,如果在火锅里下一份面条一定特别美味,还能稀释汤里的辣味。于是我们叫来了老板,遗憾的是,面条已经卖完了。我们只好失望地继续灌凉水,继续“咝咝”。

  突然,苗苗说:“我有办法了。”只见她从桌边的落地窗口爬了出去,动作很快,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她就不见了。

  苗苗平常就不按常理出牌,有时候上课上到一半,她兴致来了会去电影院;在图书馆看书,她会突然跑到很远的地方,给我买零食吃。所以,看到她毫无征兆地离开,我并不太惊讶。

  过了一会儿,她气喘吁吁地翻窗而进,带来一身寒气,手上拎着一大袋方便面,兴奋地说:“这下面条可以吃饱了。”

  像她这样真性情的才女,迄今为止我只遇到过这么一个,不拘小节,兴致来了就去行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完全没有被世俗的条条框框束缚。

  突然的离开

  苗苗的家境不好,家里还有个妹妹。我看过她妹妹的照片,长得娇俏可人,不像苗苗那样活脱脱一个男生样,长辈们自然更疼爱她妹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苗苗是缺乏关爱的,她的乖戾与个性,是她的家庭带给她的。

  苗苗不喜欢穿裙子,也不喜欢用护肤品,用的包也是卡其色的布包,与那些花枝招展的女生比,她没有一点竞争力。年轻的男孩又多是纯视觉动物,况且她的眼界和才华,也不是那些不谙世事的小男生所能懂的。因此,直到大学毕业,爱情于她,仍只是小说里的桥段。

  谁曾想,形影不离的我们,还没毕业,关系就变得微妙复杂。

  大三下学期,晚上新加了一门心理学的公共选修课,是我们私底下的“公共必逃课”。

  乍听课程名称,以为神秘新奇,没想到老师讲课方式简直让人昏昏欲睡。第二次上课,学生就逃了一半。

  我是个听话的孩子,宁可在课堂上看杂志也不会逃课,而苗苗非常喜欢这个课,我们两个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从头听到尾的学生。

  那天晚上,苗苗吃坏了肚子,下课就回宿舍休息了。课间,有个交际花一样的女生拉我出去,说要给我介绍一个男生认识。

  我看到那个男生就想打退堂鼓,他是我们同年级的学生,其实我们早就认识,他追了我很久,但我不喜欢他幼稚的样子。碍于颜面,我只好上去跟他打了声招呼,就匆匆回座位了。同宿舍的何昕(化名)看到了,意味深长地朝我笑笑。

  第二天是周末,大早上的,苗苗拍我的床板,让我起床跟她一起去植物园。睡眼惺忪的我不愿意挪动,也不愿意去植物园那么远的地方。于是翻了个身继续睡觉。

  这时,素有“大嘴巴”之称的何昕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她肯定不会跟你去啦,她有艳遇了,昨天看到她跟一个男生聊得欢......

  我真想堵住她的嘴,可是我没有力气反驳她,继续沉浸在被窝的温暖里。

  然而就是这么一句似是而非的话,苗苗再也不理我了。

  那天苗苗没有去植物园,她一个人跑到图书馆看书,很反常地没有叫我。我还没心没肺地问她,怎么不叫我呀,是不是让我睡一天呀?

  她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呵呵,找你的小男朋友去吧。

  我才知道她很介意这件事。打电话给她不接,我只好用短信解释。她用短信回了我:原本以为我们是最好最好的朋友,像这样的事,你宁可告诉别人,也不愿告诉我,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

  我又向她解释,我没有告诉何昕,也根本什么事都没发生。可她就是不肯理我了。她突如其然的冷淡,让我猝不及防。任凭我百般解释,甚至是道歉,她都不愿意回到从前的状态了。

  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而客气,她对我礼节性地微笑,简短地应答,让我十分委屈懊恼。后来,她还搬到其他宿舍,与我彻底无交集了。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跟姐妹们讨教,她们也觉得很奇怪,这么件小事不至于闹出这么大动静。我知道苗苗是个爱憎分明的人,那时,她分明是恨我了。

  大四一年,我们忙着找工作,苗苗忙着考研,我们连偶然碰面的机会都很寥寥。

  迟到的抱歉

  毕业那天,我收拾好行囊,跟每一个宿舍的同学道别。走到苗苗宿舍的时候,她正在低着头看书,我知道她是故意回避我的。其他女生都跟我拥抱道别,只有她还哗啦呼啦地翻着书页。

  她一再地误会我,轻慢我,如果我是个有骨气的人,大可不必理会她。可是当时我想,也许这一走,就彼此天各一方了。就轻轻地说了一句:苗苗,再见了。

  她迅速地回头礼节性地说了句“拜拜”,继续埋头看书。我拖着行李箱走了。

  大学毕业后,分散在天南地北的同学果真很难再聚到一起了。我们裹挟在匆忙的人流中,庸庸碌碌地工作、找对象,结婚,一切都那么按部就班。

  偶尔,我会看看苗苗的博客,看她最近的生活,她的生活里出现过男人,一度分分合合,最终在她的一篇《我失恋了》的文章里终结。

  有时候我会好奇,她是否也会偷偷地关注我的生活,毕竟我们曾经是那么好的闺蜜。

  有一天,那是毕业三年后的事了。苗苗突然给我发了一条短信:

  “那时因为太在乎你了,所以才那么生气。真傻,浪费了那么多时光,本来可以跟你好好相处的。再也没有那么单纯的青春了。”

  我的心,仿佛从前打了个结,怎么打也打不开,现在终于松开了,感觉如释重负。我回复她:

  “没关系啊,在我心里,你从来没有离开过。”

  她再也没有出现,本就离得很远,她在山西,我在宁波,很难再有什么联系。她大概也只是想解一个心结吧,解完后,我们又回到各自的生活。

  年轻时候的少不更事,不管是怎样的错误,现在想来,都已经云淡风轻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