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商报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支付打车费立减10元,打车软件一个月在甬“烧钱”1500万元

“免费打车馅饼”还能吃多久?

  漫画:商海春

  有市民质疑软件让打车更难

  有司机担心补贴会越来越少

  在很多人享受打车软件的便利和优惠的同时,不少不使用软件打车的市民反映,最近打车更难了。

  徐先生今年已经50岁了,在海曙一家企业上班,由于工作关系,他每天都要打车外出,公司会报销,但最近他发现站在街头打车已经越来越难打了,“我们这个年纪,不会用智能手机,好多次我看到明明是一辆空车,拦下来一问,司机说他已经用打车软件接单了,不能载我,我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记者给徐先生解释了半天,包括每单乘客司机都能得到补贴。徐先生听后有些明白,但他说,让乘客和司机得到实惠原本无可厚非,但打车软件会导致出租车被使用智能手机的人“霸占”,对于像他这样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市民,显然是很不公平的。“毕竟出租车是公共资源,应该让大伙更加公平地使用。”徐先生说,他也尝试过通过电招打出租车,但总觉得效果一般,成功率也不高,反而耽误事,希望有关部门能改进服务。

  “最近日子过得有点小滋润,一天多挣100多块钱是轻轻松松的事情。”的姐戴女士告诉记者,官方推出的电招系统其实也挺好用,但没有加价,也没有补贴,司机都很现实,实实在在的补贴更有诱惑力,于是大家都“冷落”了电招系统。

  虽然过去一个月的补贴很给力,但天上不会一直掉馅饼。2月10日,“嘀嘀打车”就宣布奖励金额减半。

  一开始,支付宝在新浪微博宣布,使用“快的打车”的乘客减免10元的优惠继续,司机每单依然可以得到15元奖励。两天后的昨日凌晨,“快的打车”的奖励方案也有所调整,不过调整主要针对司机端。

  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这4个城市,司机端的奖励由原来的15元/单变为10元/单,每天的笔数仍旧是5笔,除上述四个城市外,出租车司机收车费奖励由15元/单变为5元/单。此外,出租车司机用支付宝扫码收款的优惠也坚持不变:每单依然奖励15元,每天5单。

  在乘客端,乘客每天享受的优惠和奖励数目都不变,即每单10元,每天4单(支付宝直接支付2单、扫码支付2单)。

  两家公司优惠补贴政策的减少印证了很多出租车司机的担心,“如果优惠不断减少,乘客还会不会愿意继续使用打车软件?”这正是他们共同担心的问题。

  用官方电招还是打车软件?

  管理部门请市民自己来选择

  打车软件如今炒得火热,也颇受欢迎,但它永远躲不开自己的尴尬角色。

  宁波市城市客运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开车时使用手机是违反交通法规的;其次,打车软件还涉及到一个公平性问题;还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我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出租车应规范使用计价器,除非价格主管部门核准,收取运费不得超过计价器明示的金额。

  事实上,我市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在全大市范围内推广出租车电招业务,任何市民都可以通过电话、QQ以及智能手机客户端在这个平台上叫车。我市出租车电招推出了近2个月时间,有统计的前一个月,累计电话呼入30267笔,共安排调度业务19778笔,调度成功10007笔,成功率在五成左右,并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用电话叫车是门槛最低的,语音沟通和交流的用户体验也是最好的,但通过手机软件叫车更加直观清晰,两者互有利弊。而官方推出的电招手机客户端也是汲取了打车软件的民间智慧。

  相关人士表示,我市的出租车电招系统是每个出租车1台,现在已经覆盖宁波4000多辆出租车,而打车软件只针对司机个人的手机,虽然安装软件数量要超过电招系统,但覆盖范围并没有电招平台广,而且管理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电招平台的使用,服务质量也是有保障的。“我们希望能通过不断提高电招的成功率和服务质量,改善用户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让乘客自己做出选择。”

  打车软件的未来在哪里?

  差异化、个性化是打车软件的出路

  撇开两款打车软件幕后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争,单从打车软件来说,当硝烟散尽之后,它的“个人前途”又在哪里呢?

  有一则消息不妨做一些借鉴:就在年前,国外知名的全球性打车软件Uber悄然抢滩上海,推出了自己的中文版主页,这家2009年初创于美国旧金山的软件,其资料显示已覆盖全球41座城市,而与中国的打车软件不同,Uber提供的是豪华车型的预约服务。Uber官方目前已经给出了上海地区提供服务的车型和定价:目前可供选择的只有黑色豪华型轿车,车型包括奔驰S级、宝马7系以及奥迪A8。打车有起步价,设最低消费,可以分为时间和公里数两种计费方式,完全走高端化路线。

  市政协委员、宁波工程学院交通学院院长、交通研究院院长杨仁法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对于用车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打车软件的出现填补了一些空白,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存在是客观合理的,它同样给管理部门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借鉴和经验,有其积极意义。随着城市基础电招服务平台推出并日益完善,作为打车软件,应该走差异化服务之路,满足更多乘客个性化的需求。比如增加用户的体验,推出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高端用车、酒后代驾等,就可以有一些盈利的空间,或许“私人订制”才是未来打车软件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一条出路。

  深度阅读

  马年“二马”请客打车

  “烧钱”大戏尚未剧终

  黄色图标的“嘀嘀打车”和绿色图标的“快的打车”最近一个月在全国刮起了一阵打车旋风,在他们背后分别是微信和支付宝两家支付渠道的角力。网上有段子说,“马年到了,这是二马(指腾讯的马化腾和阿里巴巴的马云)请小伙伴们打车。”

  据“快的打车”COO赵冬介绍,活动前后订单量变化可以用“暴涨”来形容。赵冬透露,“活动前的日均订单量约为60万左右,而开始补贴活动之后订单量已升至128万。我们从零开始到累计订单数突破100万用了8个月,现在我们日均订单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的预期。”

  “嘀嘀打车”宁波地区的负责人魏照伟也告诉记者,截至昨天,宁波地区已有7100多位司机安装了嘀嘀打车,宁波地区使用软件的人数突破了50万人,平均每天大约有1.2万人次通过嘀嘀打车叫到了车,并通过微信完成了支付。从1月10日,“嘀嘀打车”最先推出了打车补贴的活动到2月9日第一阶段活动结束,全国范围总共补贴了4亿元。

  具体对于针对地区的统计数字比较难得出,两家公司也对外表示不方便透露,不过可以粗略计算:按照“嘀嘀打车”宁波每天1.2万次享受补贴,如果按照每单10元,这一补贴就是12万元,再算上给出租车司机的补贴,光宁波一地,“嘀嘀打车”每天的补贴就接近25万元。两款软件,保守算也有50万元以上,再加上其他的额外奖励,保守估计一个月两家打车软件仅宁波一地就“烧钱”1500万元。

  对于现在补贴降低了,不少人猜测,是不是因为“嘀嘀打车”钱不够了?对此,魏照伟表示,这只是他们活动计划中的一部分,在活动之初,他们就将2月9日作为活动第一阶段的节点,而从2月10日起,活动的第二阶段开始,他们会根据用户使用状况的改变,对活动进行一些调整。公司给的口径是:在第一阶段4亿规模的基础上,第二阶段的活动力度将更大,而且没有上限。

  作为紧随其后的“快的打车”及支付宝一方,他们的活动力度也在“嘀嘀打车”调整后悄然发生了变化,两家对于这场“烧钱”游戏尚未到曲终人散的那一刻。

  专家分析

  “烧钱”的背后是什么?

  业内人士:这是两大手机支付平台的用户之争

  为什么两家打车软件和背后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会这么慷慨地请大家打车呢?这样的“烧钱”行为是否还会持续?这笔钱最终由谁来埋单?这些都是小伙伴们最关心的话题。对此,一位互联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两家打车软件的竞争,倒不如说是其背后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竞争,作为后起之秀的微信支付,如果要实现逆袭,势必要出奇招,比如新年红包,而支付宝同样要加以应对,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微信支付通过补贴,让更多人把银行卡绑定在微信支付上,然后再请你花钱,让你感受到微信支付的便利和良好体验,如果你觉得方便,势必还会使用它做其他的消费,比如给手机充值、买电影票或者投资理财通,那么消费习惯就逐渐形成了。一旦微信将支付这一环握在手中,那么其通过腾讯庞大的互动社交体系,创造出来的价值远远不是现在可以想象到的。“要通过手机付款,你首先想到谁?”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微信支付在和支付宝的正面交锋中,如果其中一家能占据主动,甚至将其中一家消灭或逐渐被人们所忘记,那打车软件的“烧钱”就是值得的。说到底,对于乘客和司机的补贴其实是一场用户的争夺战,而补贴的对象———乘客,如果使用智能手机,经常需要打车,就是都市中比较具有消费潜质,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一类人,则是更为优质的客户。

  其实,对于用户使用习惯和信任感的培养,同样可以在“嘀嘀打车”一方得到印证。据“嘀嘀打车”宁波地区的负责人魏照伟介绍,在他们通过微信支付开始补贴的初期,出租车司机对于每笔进账的补贴常常是每笔都通过银行卡提现,有10元提10元,“他们一开始是对这种方式有新鲜感,也有不信任。”但现在,魏照伟说,很多司机是几天一提现,甚至过更长时间再提现,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使用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这位互联网业内人士还谈到,通过这一轮的PK还能看到,与早些年相比,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花钱也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精细。以前争夺团购市场,也在“烧钱”,一张电影票20元买进,9元卖出,目的也是为了争夺市场,但那种“烧钱”是盲目的,不符合市场规律,招来的只是一群贪图便宜的消费者,并不会对消费行为和习惯构成任何影响,一旦你不“烧钱”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没有人再来捧你的场。从这个角度来说,“嘀嘀打车”一个月就开始下调补贴,恰恰说明这轮投入对于消费习惯的培养已有成效,用户人群也已比较稳定。

  记者 范洪 杨江 孙美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