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号/A208 吃过晚饭,铁路司机、26岁的浙江富阳人徐腱和妻子沈娇在床上逗儿子果果(小名)玩。果果已经9个月了,不怕生,嘴里咿咿呀呀,一会儿仰天躺倒,一会儿又挺身坐起,很好动。 头一天,徐腱上夜班,早上下班回来路上,特地给老婆去买一朵红色的绒布玫瑰花。 徐腱说,鲜花还要花时间伺候,容易凋谢,不如买布花,长长久久。 进家门时,徐腱把花藏在身后,突然递到老婆面前。沈娇说,觉得挺惊喜的。 |
 |
房号/A405 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宁波港二期码头龙门吊司机、36岁的山东济宁人杨兆静(正面右一)一家还没吃上晚饭,他抱着才1岁8个月大的儿子桂霖(小名)在房门口站着,老婆和亲戚在灶台旁包饺子,韭菜馅的。因为孩子年纪太小,杨兆静一家就留在宁波过年。他还有个11岁的女儿,采访时跑出去跟小伙伴玩了。 “元宵节也没啥特别的,就吃顿好的呗。”杨兆静说。 约好来聚餐的亲戚就到了,小小28平方米的屋子一下挤进7个人。 杨兆静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有酒喝才叫过年嘛。” |
 |
房号/B626 敲开门时,龙门吊司机、28岁的安徽人刘根正在做青椒炒蛋,不仅蛋有点糊,连米饭也烧糊了。他说,自己曾经做过4年厨师,“难得失手一次,结果被你们撞见了。”今天,刘根刚从春晓的家里赶回来。他老婆刚生下儿子半个月,正在家里坐月子。“自从孩子出生后,全部的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压根没心思过节。” |
 |
房号/A206 放在进门处灶头上汤圆很诱人,是樊宁静晚上刚包好的。因为老公石彦杰上夜班,28岁的河南邯郸人樊宁静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为了让这个元宵节过得热闹些,樊宁静还特地邀请了住在隔壁的邻居一起来吃汤圆。她说,老公一早就问过她,情人节想要什么礼物。她想了想还是算了,前不久她生日,老公刚送了她一只手机。现在家里靠老公一个人,钱要省着花。他们的儿子棒棒(小名)已经3岁了。樊宁静说,等儿子上幼儿园了,她就可以出去工作了。 |
 |
房号/A209 29岁的龙门吊司机陈帅承喂妻子郝金秀吃特意买来的情人节礼物———费列罗巧克力。回忆起送礼物时的场景,他自己都乐得眉眼间开了花:“我当时把巧克力藏在怀里。进了家门,我就问她,想要点啥礼物。她说,也没想好要点啥。我就把巧克力伸到她面前,‘你看这个可以吗?’” |
 |
房号/B111 再过二十几天,26岁的宁海人施丽丽就要生产了,他和27岁的丈夫张俊洋翻阅育婴书籍,为即将到来的小宝宝做准备。这对去年刚刚结婚的小夫妻就要升格做父母,因为有孕在身,小夫妻没有因为“双节”的到来准备什么特殊节目,就叫了老乡来房里吃火锅。
|
2月14日,元宵节“撞上”情人节。 陪家人还是陪佳人?吃大餐还是看电影? 远离城市的喧嚣,晚上6点多,我们赶到了北仑港强一村。 选择这里作为我们的采访点,是因为也想体验一下,那些来宁波打拼,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被媒体和商家渲染得五光十色的“双节”的。 港强一村是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自建的公寓楼,每栋七层,共356个房间;每个房间面积28平方米,“标配”一室一厅一卫一厨一阳台;家具、热水器、空调、冰箱、网络一应俱全。 房间虽然不大,但设计得很合理,把能利用的空间都利用起来,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 单位外地员工多,当初建楼,就是为了让大家安心工作和生活。 我们选择的6户人家都住在港强一村6号楼。听楼下路过的工友说,这是“夫妻房”。 一户一户地敲开各家的房门,听他们讲述各自的“双节”生活,或平平淡淡,或充满了小惊喜,最热闹的时候,楼道里都能听到大家爽朗的笑声。 结束采访已经快晚上9点半,因为第二天很多人还要上早班,很多窗户里的灯已经熄灭。 走出楼道,抬头看到了楼和楼之间高悬的一轮圆月,脑海中不由想起陈奕迅的那首歌: 我要稳稳的幸福 能用生命做长度 无论我身在何处 都不会迷途 记 者 石承承 文 记 者 崔引 实习生 祝泽芳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