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中国男子冰壶队迎战加拿大,向自己的第一枚奥运奖牌发起冲击。不管结局如何,这已经创造了中国男子冰壶队的历史最佳战绩。 然而在辉煌的背后,冰壶运动后继无人、难以普及的困境仍待突破,不解决这些问题,男队此次的成功恐怕将与女队一样,只是昙花一现。 崛起 专业队 +外教 +长期集训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冰壶队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无论男女队,队员都是专业选手。前中国队主教练丹尼尔曾表示:“中国队员都是专业的,国家发薪水,他们每天训练;而加拿大冰壶运动员都是业余的,只用晚上和周末训练。”这是中国冰壶队独有的优势。 为了快速提升水平,中国冰壶队前后聘请了四位外籍主教练,这些外教带来了先进的技战术、训练方法和比赛经验,也带给了队员们信心。这次男队能够异军突起,曾率领加拿大队获得世锦赛冠军的主教练洛克功不可没。 此外,中国男队的主力队员刘锐、徐晓明、臧嘉亮在一起配合多年,除了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比赛,他们每年有五到六个月在国外集训,这就保证了整支队伍的默契和稳定。 隐忧 基础薄弱 就像一张纸 依靠着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冰壶近年来快速崛起。但整体上看,中国冰壶运动的基础仍薄得像一张纸。 据前国家队主教练谭伟东介绍,全国注册冰壶运动员不足150人,九成集中在北京和哈尔滨,专业场馆也仅有四五处。而加拿大只有3200万人口,却有150万冰壶爱好者,超过1200家冰壶馆和俱乐部。 国家女子冰壶队教练张为透露,“别看中国女队是世界冠军,运动员每个月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块钱,还都是因为她们的人事关系都在黑龙江省体育局里。”不仅如此,在国家队成立初期,多名运动员还因训练环境艰苦而差点放弃。女子冰壶国家队成员柳荫的母亲曾说,“2000年时,她们连个专门的冰壶训练场地都没有,每天只能在滑冰馆,等着其他冰上运动队训练结束后再上冰训练,哪一天不是练到半夜三更才睡觉?”岳清爽的母亲也“曾强烈要求女儿别练了”。 有行内人估算过,把只玩过一次的人都算上,全国的冰壶爱好者也就是六七千人。如果不是近两届冬奥会女队和男队轮番出彩,引起了球迷的关注,这个数字恐怕更少。可以想象,一旦冰壶队成绩出现滑坡,观众失去兴趣,中国冰壶运动可能瞬间落入低潮,只留下荣誉册上的一点回忆。 未来 避免重蹈 女壶的覆辙 相比于男子冰壶在索契冬奥会的异军突起,中国冰壶女队早在2009年就拿到了世界冰壶锦标赛的冠军,距离中国人开始接触冰壶运动仅为10多年的时间。而在2010年,中国女子冰壶队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摘得铜牌,并荣获了那一年央视颁发的年度风云人物最佳团队奖。 但在此之后,中国冰壶女队这匹黑马便迅速坠落,2013年她们在女子冰壶世锦赛仅以四胜七负的成绩获得第九名,无缘直通2014年索契冬奥会。而在最近结束的索契冰壶比赛中,中国女子冰壶队以4胜5负的战绩无缘四强,最终仅排名循环赛第七名,遗憾结束了冬奥会之旅。从温哥华冬奥会季军到索契冬奥会第七名,中国女子冰壶队的场上队员没有任何变化,青黄不接使女子冰壶队告别了“黑马”身份。 在中国体育界,冷门项目都逃不过这样的命运。发展初期,挑选好苗子,长期集训、聘请外教,创造各种条件提升水平,很短的时间内,靠这批队员竞争世界大赛,用专业队打别人的业余选手,然后登顶,试图创造出“XX强国”的假象。可是,这样的发展终究缺乏牢固基础,等到这批队员老了、伤了,水平下降又没人接班,而对手变强了,结果便是“泯然众人矣”。 事实上,国家体育总局引进这个项目,并不是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是为了到世界大赛上去获得金牌,给他们自己增加政绩。女子冰壶队队长王冰玉曾经笑言,“世界上只有两支专业冰壶队,一支是中国女队,一支是中国男队。”就此而言,中国男子冰壶队应该以此为戒,避免重蹈女队的覆辙。 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