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为居家养老的老人包汤圆 |
|
居民在小区旁的菜地里割菜 |
|
周琪儿展示自己画的画 |
本版摄影 记者 王鹏 记录时间:2014年2月12日 记录地点:海曙望春街道新星社区 记录人:商报记者 石承承 每年出发去新星社区前,我总会先在QQ上跟社工于蕾聊聊过去一年社区又有哪些变化。 “现在我们社区跟一般普通社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于蕾跟我说。 新星社区成立于2005年1月。从2008年10月开始,原新星村村民陆续入住拆迁安置小区———青林闲庭。6年时间,足以养成一个成熟的社区。 变化,总应该是有的。 哪怕只是一个人,一年的时间,鬓角多出的一根白发,也足以见证岁月的痕迹,更何况一个有着2500多户、6300多名居民的小区。 而我能做的,只有记录。 一个人的变化 和社区党委书记朱莲淼、社工于蕾一起走进周琪儿的家,她正在沙发前的椅子上看动画片,扎着两条长辫子,一侧别着橘黄色蓝条纹的蝴蝶结,黑色羽绒服,亮色短靴,清清爽爽。 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怎么一下长这么高了。 周琪儿的外婆抱怨外孙女穿得“太朴素”,该换件红艳艳的衣服。外婆自己穿了件玫红色的羽绒服,配了条白色的丝巾,很抢眼。 “现在小朋友流行穿黑色、灰色等暗色调,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穿红戴绿的。”周琪儿的妈妈反驳道。 时尚潮流的变化,有时让人难以琢磨,朴素了一辈子的外婆有点跟不上节奏。 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周琪儿跟着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去了趟福建的湄洲岛。她是2010年出生的,去过的地方已经不少,有厦门、广州、青岛、桂林、澳门。 外婆笑称自从外孙女出生后,自己也跟着沾光去了不少地方,“和以前村里的人相比,我去过的地方算多了。” 一户人家的变化 小区25幢1楼的阳台上,94岁的徐意章靠在摇椅上,腿上盖了条毛毯,面前还放着个取暖器。90岁的老伴孔阿香有时在他身边坐会儿,有时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到处看看,整理整理。 这景象不由让人想起了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只是对徐意章和孔阿香来说,生活不如歌中唱的浪漫,反而有些残酷———他们是失独老人。 门铃“叮咚”作响,徐阿香匆匆跑去开门。 进门的是61岁的仲阿菊。她家住在长乐新村,骑着小三轮车,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到青林闲庭。 仲阿菊是社区帮孔阿香安排的“服务员”,主要帮忙打扫家里的卫生,洗洗衣服。 朱莲淼说,从2005年新星社区成立开始,仲阿菊就被安排在孔阿香家帮忙,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农村有养儿防老的传统,但撤村建居,住进了楼房,脱离了原来农村互相帮衬的人情社会,老人们变得孤独起来,尤其是那些失独、残疾老人,照顾他们的重担落在社区肩上。 去年3月,新星社区助残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代表着社区养老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按规定,社区里70岁以上的困难独居、空巢老人、重度残疾人可以通过助残养老服务中心下属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安排志愿者结对服务。像徐意章、孔阿香这样的,还可以享受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一个群体的变化 小区围墙外,金仙庙边上有一块空地,用泥垒成了小山包。一垄垄的蔬菜,整整齐齐,绿油油的,很夺目。 山包上,有个中年男子在择芹菜。他说,这菜是自家种的,不卖,语气中带几分警觉。 也难怪的,在小区种菜,一度是件偷偷摸摸的事,被认为是破坏公共环境,是“很不城市化”的举动。 山包的另一侧,两位老人在割甜菜心。老人们善聊,说以前这块废地堆满了建筑垃圾,大伙儿闲不住,花了几年时间,一点点收拾、开垦,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原来就是农民,不种菜,闲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老人笑得很爽朗。 今年66岁的龚生国是社区里文化团队的核心人物,平时还在老年大学上学,被当作是从农民向居民转变的成功典型,不过他也在金仙庙的山包上开了几垄地种菜。 和以前不同,种菜不再是谋生之道,不在乎收成的好坏,“权当是锻炼身体”。 差不多就两三年时间,随着人们对餐桌安全的重视,“社区支持农业”这一新理念的流行,自己种菜自己吃,成了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 但对于渐成规模的菜“山”,朱莲淼也显得有些为难。毕竟,在城市里居民开垦荒地种菜,是个敏感话题,在管理规范上存在空白。 “最头疼的是,现在有些居民把小区绿化刨掉来种菜,这是绝对不行的。”朱莲淼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