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芳华(化名),女 年龄:32岁 记者:陈也喆 倾诉热线:87682535 15888563497 倾诉邮箱:dnsbqg@126.com 倾诉QQ群:78365797 公众微信号:dnsbqg 他叫“霍元甲” 十年前,我还是个青涩的大三女生,在学生会做宣传干事。有一次,轮到我做宣传海报,正好是秋天,我想画几片枫叶应景,却苦于绘画功底不好。想来想去,只有找“霍元甲”帮忙。 “霍元甲”是霍云(化名)的外号,因为他姓霍,又热情仗义,拜托他帮忙的事,他一定爽快完成。久而久之,这个外号就在同学之间流传开来。 他与我同级不同专业,平常上公共选修课时在一个大教室。那天课间,我走到他面前,喊了他的外号,他愣了下,旋即展露出让人愉悦的笑容,听我说完来意后,满口答应,并跟我约好晚上在一楼空教室里帮我画。 吃完晚饭,我就去教室准备宣传海报,先上底色,再打草稿,哪里需要填充文字,哪里配图,都要事先构思好。因为宣传海报要张贴在学校布告栏里,每天有很多师生驻足。因此我格外用心,不想逊色于其他同学。 晚上7点,他准时来到教室,拎着一袋颜料笔和调色盘。看着他全副武装的样子,我说,除了画几片枫叶,再勾勒下花边吧,这样宣传海报就比较精致了。 他依旧笑着说好。枫叶在他笔下,枝枝蔓蔓,生动逼真。他画画屏气敛息,看着他这副认真的样子,我真想笑出声来,又不忍打扰他,只好在一边静静地翻书。 一个小时不到,他就把该画的画了。我说:“我先把海报的文字写完,大概需要一个小时,9点多,我请你吃夜宵吧,谢谢你!” “不用那么客气,举手之劳,我平常也喜欢涂鸦。” 我执意要请他,他便搔搔头皮答应了,真是个好说话的男孩。 那天我们吃完夜宵,他抢着付账,我还没反应过来,他说:“你请客,我付钱,有什么不对吗?我怎么能让女人掏钱。” 我顿时心里一暖。第二天,一帮多事的同学到处宣扬,说霍元甲有女朋友了,半夜三更吃夜宵。我知道这是个误会,但并不恼怒,反而有一丝窃喜。后来,我们真的在一起了,他成为了我的初恋。 寻找初恋 霍云对我很好,是那种校园爱情才有的好。为我买早餐,占座,打水,考前帮我复习,情意绵绵的情书里写满了爱,真是细致入微,又大方豪爽。 不过时间一长,他的缺点也暴露无遗。他的脾气很火爆,几句话不和,就会青筋暴露,满脸通红。这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发完火就跟我道歉。备感压力的毕业前夕,我终于无法忍受他疾风骤雨般的性格,跟他提出分手。 毕业后,我回到宁波,他在老家工作,天南地北,不再有联络。偶尔,看到书上,电视里,出现“霍元甲”这三个字,我就会想起霍云。 想到他,心里便暖融融的,初恋像一段朦胧的记忆,在时光的隧道里,过滤掉所有不快,只留下美好的画面。 这些年,我谈过几段恋爱。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段恋情都把我伤得体无完肤。一个男人把我捧上了天,新鲜期一过,就对我冷若冰霜;一个男人浪漫多情,却背着我跟很多女同事暧昧…… 我很想找回初恋时那种倾心投入的感觉,也很想有一个男人,如霍云那般,把我捧在手心,即便有摩擦,有争吵,那也是爱情里的小插曲,无伤大雅。 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知道霍云过得好不好。疯狂想找他的时候,才悔恨自己当年把他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删除了。 我在学校贴吧上,发了一条帖子:《寻找霍元甲》。我把当年初恋的情形描述了一遍,只是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许早已没有当年的感情。我还在帖子里留了联系方式,希望有知情人告知。 看着日渐荒芜的学校贴吧,多年未顶的帖子早已石沉大海,我没抱什么希望。过了几天,我好奇地点进去看,帖子的关注度挺高,还有一些网友默默转载,大多数人说不认识这个风云人物,有人说他在上海打拼,还有人说他在宁波。众说纷纭,没有谁提供确切的消息。 一个月后,我接到一个电话。那个熟悉又温暖的声线,我永远不会忘记。 兜兜转转 霍云说,有个哥们看到那个帖子,转给他看,他一看,就知道是我写的。他的声音里透着激动和眷恋,我知道他对我还有感觉。 果然,过了不久,他请了半个月的长假来宁波看我。十年光阴过去,他比以前成熟稳重了,脸上稚嫩的痘痘也不见了,变得英气逼人。他夸我没什么变化,还像二十几岁的样子,比从前还时髦精致。我们像久别重逢的老友,滔滔不绝中,往事穿过岁月的断层扑来。 那天晚上,我们依偎在一起看电视、吃零食,仿佛一对情侣,分别了一段时间,又重聚到一起,小别胜新婚。 直到他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我才知道,他有一个快要谈婚论嫁的女友。 他看出我的犹疑和失落,坚定地对我说,这个女友是相亲认识的,并没有太多感情基础,父母很喜欢这个女孩,但他不喜欢,他的心里只有我。 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与那个女友分手,并一星期来看我一次。我们都已经过了做梦的年纪,难得他还有这份热情。 我又一次全情投入,想找回年轻时候的美好感觉。然而,十年的时光也许没有改变太多外表,却改变了一些内在的东西。 我渐渐发现,霍云没有以前那么爽朗大方了,他变得斤斤计较,也许是工作以后体会到赚钱不易,他买完东西会喋喋不休地谈论,这东西在老家是如何如何便宜,在这里却那么贵。 他还变得自私。有时候我周末需要加班,他不管那么多,一定要跟我见面约会。我确实有十分紧急的工作要做,他就气急败坏地等在我单位楼下,让我备感压力。 我和他还有很多观念上的不同。比如,他父母还不同意我,我觉得我们年纪都不小了,谈恋爱应该考虑到结婚,首先要获得他父母的认可。他说谈恋爱挺好的,干吗要被婚姻束缚,也没必要获得所有人的祝福。 冷静下来,我想了想,这十年,我们遇到过不同的人,也被不同的人改变着,生活的环境也不同,不再像校园那么静谧单纯,社会的功利与尘世的复杂,让我们渐行渐远。这段寻寻觅觅,来之不易的感情,那么辛苦那么累,我还要继续吗? 情感观察团辣评 姚志刚(企业职工):校园里的爱情总是被我们贴上单纯、美好、简单这样的标签,但常常又都会因为毕业后的分离而结束。踏入社会之后,我们繁重的工作压力、狭小的交友圈子以及父母以爱之名传递给我们的“经验”都让我们觉得感情世俗、物质和复杂。于是很多人又会像文中的芳华一样怀念曾经的校园爱情,怀疑现在的感情,尽管这两段感情面对的都是同一个人。但其实我们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拥有的人生经验不同,看待“感情”的角度自然也会变化,这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成长。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她在现实中遇到了几段不如意的感情,她是否还会怀念他的“霍元甲”?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面对感情时所持有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