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米格”总设计师别利亚科夫。 |
俄罗斯著名飞机设计师、“米格”飞机设计局名誉总设计师罗斯季斯拉夫·阿波洛索维奇·别利亚科夫于3月1日在莫斯科去世,未能等到3月4日的95周岁寿辰。别利亚科夫曾经亲自或者参与设计了一系列米格战斗机,堪称米格设计局历史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别利亚科夫参与设计的作品对中国军工业也影响深远。 别利亚科夫1919年3月出生于弗拉基米尔州穆罗姆,1941年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毕业后的他立即加入了成立仅仅2年不到的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担任航空工程设计工作。由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年轻的别利亚科夫被苏联著名飞行设计师阿尔乔姆·米高扬所赏识。 1962年,别利亚科夫被任命为米高扬的第一副手。在格列维奇退休、1970年12月米高扬去世后,时年51岁的别利亚科夫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米格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别利亚科夫本人也于1971年获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并获得3枚苏联最高勋章———列宁勋章。 别利亚科夫的所有工作经历都与“米格”飞机分不开。在他的领导下,研制出了苏联著名系列战机,米格系列飞机也成为了一个大家族,全球保有量超过6万架。 别利亚科夫设计的“米格-25”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款最大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虽然该机技术水平并不高,但依旧一度令西方为之胆寒,从1969年服役至今,已经有40多年了。 值得一提的是,别利亚科夫曾经参与设计的“米格-21”战斗机最终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该型战斗机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是装备数量最多的第二代战斗机,现在至少还有20个国家的空军仍在使用。 别利亚科夫参与设计的这款作品对中国军工影响也极其深远,中国军工体系在米格-21基础之上设计生产的歼-7、歼-8系列战斗机也曾经是中国空军的支柱力量。 苏联解体之后,进行“休克疗法”的新俄罗斯经济急速滑坡,原本人才济济的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的经营状况和口碑也因此雪上加霜。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迈的别利亚科夫依旧坚持在工作岗位,咬牙于2000年实现了技术水平相当于五代机的米格MFI(米格-1.44)技术验证机首飞。可惜的是别利亚科夫个人的努力也无法挽回俄罗斯工业体系衰落的趋势,米格MFI战斗机计划最终也因经济等各种原因而半途夭折。 据《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