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0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斯卡“老白男”的评奖潜规则

  “老白男”,是近年来国内电影媒体对于奥斯卡金像奖投票评委的简称,意指“老年、白种人、男性”。要知道,在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评委会———这个白人占据94%,男人占比77%,平均年龄高达62岁的古怪团体中,他们习惯性地在家戴着老花镜观看提名电影DVD,心情不好时会公开抱怨在线投票太麻烦。

  关于这个神秘的“老白男”团体,流传着不少关于他们评奖的传说,传说要获奖,最好满足三大条件:

  一是“女人要虐,男人要老”。他们选影后,关注的是角色的悲惨和虐心程度,而选影帝,第一门槛便是年龄和资历,整个奥斯卡历史上,30岁前登顶的只有《再见女郎》的理查德·德雷弗斯(29岁)和《钢琴家》的亚德里安·布洛迪(29岁),即便是阿尔·帕西诺、保罗·纽曼之类的大神,也都是一把年纪才称雄。

  二是丑男会演戏原则。“俊男得到的已经够多,你以为世界全都是你的吗?”小李子、阿汤哥、德普叔、休·杰克曼等人,均以超帅魅男形象出道,通吃男女影迷,外加惊人片酬,自然要在奖项上吃亏,丑男会演戏和帅哥会演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是“演技不是全部,气势才是王道”。这条虽然有点坑,但“老白男”信奉的是,五个提名的演技本来就是难分伯仲,获奖当然要看前哨站和人缘人气的双重积分,小李子冲了4次奖最后仍然空手而归,冤吧,但历史上,比莱昂更冤的男人一大把,8提0中的彼得·奥图尔就是一例。此外,各种时运的交叉影响也决定了冲奥胜算,这和片方的公关策略关系紧密。综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