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晓梅挽着爸爸苏以彬的手走在校园里。 |
在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每天上学路上,一群花样年华的大学生中,44岁的苏以彬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女儿到哪上学,他就举家随迁。如此三次,苏以彬被网友称为“男版孟母”。然而父亲的“严加看管”,却让女儿高中时产生逆反,厌学、逃课……不得已,苏以彬索性关掉餐馆,与女儿一起学习,一起参加高考,并双双考入同所大学。但外界对他的质疑却从未停歇。一个学期下来,苏以彬用“高数满分,总成绩全班第四”的亮眼成绩单,回击了所有质疑。而他与女儿的关系,也终于破冰。 不惑之年勤学不怠 44岁大叔被尊为学霸 与一帮十八九岁的孩子们拼学习,44岁的苏以彬并不怯惧。在同学吴博辉的眼里,这位“大叔”十分和蔼可亲,最令他钦佩的则是苏以彬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 原本数学基础就不错的苏以彬,很快就在高数课堂显现了自己的优势。每到课间,总会有一些同学围住他探讨学习问题。苏以彬不仅乐于帮助同班同学,对自己女儿的学习更是关怀备至。上学期临近期末,对高数提不起兴趣的女儿苏晓梅,只能向爸爸这位数学“大牛”求助。临考前一周,苏晓梅成了苏以彬寝室的常客。 考高数当天,苏以彬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全部试题,而与他一样神速的,还有女儿苏晓梅。交卷时,苏以彬听到不少同学啧啧称他“果然是学霸啊”!最终,苏晓梅高数92分,苏以彬则拿下全年级唯一一个满分。对于爸爸骄人的“战绩”,苏晓梅满是自豪。 勤工俭学当辅导员 这位过来人得心应手 去年9月,与女儿一起报到的苏以彬,差点放弃读书机会。“如果脱产上学,我和孩子的生活费谁来给呢?” 苏以彬的情况也引起了校方的关注,考虑到他的年龄,学校决定让他担任两个会计电算化班的辅导员助理,这样他每个月可以拿到1800元左右的工资。 每天早晚自习,苏以彬都会去担任辅导员的班级点名,对每位同学的情况他都如数家珍。这位辅导员第一天点名,班上小欣(化名)便引起了他的关注。“喊了几次她的名字,她都没答应。走到她身边和她说话,她也不搭理我。”仔细了解苏以彬才知,这名女生特别内向,平时也很少和同学交流。 为了走近小欣,苏以彬再次拿出了身为学霸的“杀手锏”,主动询问并指导小欣高数的学习。渐渐地,苏以彬成了小欣最亲密的学习“伙伴”。 “和这些孩子接触后,才发现现在的孩子都挺叛逆的,对待他们不能用管女儿的方法,而要循循善诱。”苏以彬说。营销与策划专业3班班长杨明告诉记者,苏以彬常会和他们聊起自己年轻时的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他们要多听父母意见,不要一味地叛逆。 笑对质疑心存梦想 老爸的执着感动女儿 自打“陪女读书”的事情引起热议,对苏以彬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歇过。半年过去了,对质疑一向一笑而过的苏以彬,终于向记者敞开了心扉。 “很多人都以为,我读大学是为了女儿。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读大学其实一直是我自己的梦想。”1989年,苏以彬曾在老家湖北省公安县参加高考,但495分的成绩让他与大学失之交臂。 苏以彬对学习的热爱程度,都看在了女儿苏晓梅的眼里。“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爸爸当时考大学,也是为了实现他没有完成的梦想。”女儿的理解也换来了父女关系的首次“破冰”,今年过年时,苏晓梅用自己兼职挣来的第一笔工资,给爸爸买了书包、皮鞋和保温杯,让苏以彬既欣慰又自豪。 “上有老,下有小,没工作。”这是苏以彬对自己现状的总结。他的寝室挂满了从老家带来的腊鱼腊肉,“这些够我吃大半学期,平时只用买点青菜,省了不少生活费。” “这么难得的读书机会,就算借钱,我也得读下去。”苏以彬告诉记者,将来还想去考个研究生,希望能在大学当个老师或辅导员。 据《楚天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