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治水 净美港城”专项行动暨第九届“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启动

首站探访宁波人的“大水缸”

  环保志愿者和市民代表探访皎口水库复合生态湿地,了解生态水治理。记者 刘波 摄

  春风相伴,生态探访。昨日,“青春治水 净美港城”专项行动暨第九届“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正式启动。首站探访的是水源地皎口水库和横跨于鄞江之上的古老水利设施它山堰,30名市民志愿者走进治水、供水现场,了解治水护水的原理、方法,传递节水、爱水的生态理念。

  

  记者 苏钧天 

  通讯员 陈曙杰 

  “青春治水直通车”昨启程

  昨天上午9点,“青春治水 净美港城”专项行动暨第九届“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启动仪式在鄞州区云龙镇文化广场举行,此次启动仪式由共青团宁波市委、宁波市生态办、宁波市绿委办、宁波市水利局、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宁波市城市管理局、中国宁波网和本报联合主办,共青团鄞州区委和鄞州区云龙镇党委承办。

  在启动仪式上,全市11家优秀生态环保社团代表接受了青春治水英雄帖,他们将引领全市民间生态环保队伍倡行治水之责,“亲水使者”环保志愿总队负责人代表全市环保志愿者做了“汇聚青春力量 助力五水共治”的倡议,还成立了由城管、水利、市政等相关单位团员青年组成的青年治水突击队。

  共青团宁波市委书记鲍娴萍说,“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治水护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五水共治中来,倡议他们争当五水共治的传播者、参与者和实践者。” 

  之后,生态环保志愿者来到了长三江畔,开展了“小鱼治水·鱼我同行”鱼苗放养活动。志愿者们手提着装满鱼苗的水桶,沿着江畔,将3000苗适合当地水环境的花鲢和白鲢放归长三江。

  随着启动仪式的结束,作为“青春治水 净美港城”专项行动的环节之一,也是本届“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的最大亮点———“青春治水直通车”环保公益行系列活动也启动。首批30多名环保志愿者和市民代表坐着“青春治水”大巴车,驶向了首站活动的探访地———皎口水库。

  “大水缸”里的水有点儿甜

  下了“青春治水”大巴车,30多名环保志愿者和市民代表登上皎口水库的大坝。群山环绕,绿波荡漾,美景引得大家连连称赞。上世纪70年代曾在皎口水库当过医疗员的81岁老人杨福恩感慨地说,“以前这里到处都是沙石,尘土,周围是光秃秃的山,现在周围青山绿水,面貌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71岁的周德明曾在皎口水库当了10年修理员,从大坝打基础开始,一直到大坝蓄水发电,他是皎口水库建设的见证者。此次故地重游,他的内心感慨万千,“以前机械化程度低,主要运输工具是手拉车,工人们经常背着箩筐将石头从山上抬下来,大坝就是这样一点点造起来的。”

  据皎口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吴斌介绍,皎口水库地处宁波市奉化江支流樟溪上游,大小两皎溪汇合口———蜜岩村,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总库容1.2005亿立方米,每天向市区直供原水40~50万吨,皎口水库和上游的周公宅水库联合调度供水,约是宁波中心城区每天用水量的三分之一。

  皎口水库的工作人员还为每位探访者准备了一杯水库水。今年61岁的施培铨在品尝之后说,“这水挺适口的,还带一点儿甜味,和买来的矿泉水味道不太一样。”工作人员现场为大家监测了水库的水质,监测结果是PH7.8,水温11.5℃。施培铨曾是微生物检验方面的专家,他说,“这表明水是弱碱性,水温较低。”

  记者了解到,皎口水库的取水口在水下10米中层,通过山洞管道将水引入毛家坪水厂进行处理,经过处理的水再通过管网送至宁波城区的家家户户。目前,取水口已经实现了24小时管理,水面上的“浮标”是一个水质监测站,探头直接到水下,每20分钟监测一次,能够实时看到水质的变化情况,监测藻类是否过量繁殖,水体有没有富营养化。

  为了保护水库水质,原水集团还在每个取水口周围放置了网箱养鱼,如鲢鱼、鳙鱼等保水鱼,可以有效滤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提高水体透明度,也可以用以监测水质状况。

  水库复合生态湿地很奇妙

  离开水库大坝,沿着盘山公路下行,皎口水库复合生态湿地就在眼前。“皎口水库复合生态湿地现有20多种植物,可以对水质进行14道净化。经过净化的水,基本上能达到Ⅱ类以上标准。这种复合生态湿地在宁波是首创,在省内也不多见。”原水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皎口水库复合生态湿地包括小皎溪上游大片的水杉林,过了水杉林,是一片再力花和钱币草套种的第二道净化系统。接下来是梭鱼草、美人蕉、水芹、聚草、睡莲等水生植物。每一种水生植物,就是一个独立的净化系统,各有各的“领地”。

  “上游每个村落都有类似于‘湿地’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过‘湿地’的净化后,再流入水库。”原水集团的工作人员说,其最大功能就是对氮、磷的高效脱除。即使流入复合生态湿地之前的水有些浑浊,还有不少漂浮物,但经过复合生态湿地的三道净化之后,水已经明显变清。到第五道净化程序时,水已清澈见底。最后从出口处流出时,基本上和山间的泉水一样了。

  当过6届政协委员的黎慧敏听完介绍后说,“这样的净化方式真是大开眼界,而且是纯天然的,不需要添加化学物质。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技术,回去后要跟朋友们去分享。”在她看来,尽管现在的净水装置很先进,但大家还是应该尽量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我们都应该树立节水护水的意识,从自身做起,减少水污染。”

  昨天的探访者还有一位来自诺丁汉大学的老外博士,他叫华莱士,是大坝仪器测绘方面的专家。他问的问题非常专业,“大坝会沉降吗?有什么测量的仪器?水质测量的仪器又是什么?”原水集团的工作人员一一向他进行了解答。华莱士告诉记者,“皎口水库已经建成40年了,而且是纯中国技术打造,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它山堰里满是治水智慧

  临近中午,大家来到本次探访活动的最后一站———它山堰。大家一一从堤坝上走过,不时感叹古人的治水智慧。志愿者王晶晶说,“早就听说过它山堰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一直都想来看,真是很壮观,很神奇!”

  王晶晶听说它山堰由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于是他和几名志愿者一起在堰坝上数起了条石的数量,不过由于它山堰构造奇特,他们一时间很难将条石数清。

  据工作人员介绍,它山堰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代水利工程,将淡水与咸水分流,灌溉着鄞西平原的良田,其中一股淡水经南塘河入南门注入宁波的日湖和月湖。由此,当时的明州府治及鄞县县治也逐步迁移至三江口,形成了现在宁波市区的基本风貌。

  外籍志愿者阿里提出了疑问,历经千年的它山堰为何没有损毁?工作人员介绍说,除了历代的维护以外,其自身的科学设计也起了很大作用,堰体向下游有5度的倾斜,提高了水平抗滑能力;堰体内筑有黏土夹砂层,提高了堰坝的防渗性;堰体纵截面采用梯形设计,更能抵抗江水的冲刷。

  “真不敢相信,在没有重型机械的情况下,能开凿出这样一条分流咸淡水的通道。”阿里赞叹道。

  ■相关新闻

  “我的梦,绿色梦———青春治水”

  征文活动火热进行中

  今年的“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还将开展“原水杯·我的梦,绿色梦———青春治水”征文活动。

  按照比赛规则,参赛作品不限体裁,要求围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现象或事物作为切入口来展开。

  内容为有关水的一个故事、一个经历、一点体会、一条经验或是一段旅程,可以写自己的节水方法,也可以写对治水的建议和意见,甚至还可以是防洪防涝方面的论文。每篇参赛作品的字数不得超过1500字,不得抄袭。

  本次活动从今天开始征集参赛作品,并持续到今年的5月10日。届时,组委会将邀请相关专家,对参赛征文进行评选,最后确定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5名,并分别给予重奖。本报还将对获奖征文进行公开展示。

  参赛作品请发送到邮箱sh@cnnb.com.cn,请作者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详细的联系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