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小川(中)、尚福林(右二)、肖钢(左二)、项俊波(右一)、易纲(左一)答记者问。
|
两会新闻中心11日上午举行记者会,央行行长周小川,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证监会主席肖钢,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五位金融部门负责人围绕金融改革与发展回答记者提问。 周小川:人民币国际化要做好“家庭作业” 关于利率市场化问题,周小川说,存款利率放开是利率市场化中的最后一步,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 谈及人民币国际化,他说,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首先要做好“家庭作业”,包括解除不必要的限制,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从而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的便利程度。对于推广人民币使用,央行只创造条件,不安排速度、节奏、时点。 他强调,人民币在贸易与投资中的跨境使用时间不长,基数很低。应取消对人民币歧视,可用硬通货的地方也应可以用人民币。 关于人民币汇率,周小川说,一般来说,金融市场对短期变化反应灵敏,但从人民银行角度来讲,更关注中期趋势,短期的趋势并不见得能代表中期的趋势。 他强调,人民银行更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选择。 尚福林:今年启动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 对于民营银行何时挂牌问题,尚福林说,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已列入今年改革任务,目前已选择一些民营资本共同参与首批5家民营银行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的试点。 他说,试点将采取共同发起人制度,即每家试点银行的发起人不得少于2家民营资本。银监会将按照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的原则审慎推进,挂牌营业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试点银行自身。 在回答有关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难问题时,他说,银监会正积极推进建小微企业信息平台,以便银行及时获取小微企业经营信息。此外,鼓励政府和民间资本共同设立担保机构,解决担保难问题。今年将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的覆盖率,并对三农贷款实现机构、服务全覆盖。 肖钢:大力发展私募市场,扩大QFII投资 谈及今年资本市场改革,肖钢说,将主要围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展开,包括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股票市场;进一步深化债券市场改革;进一步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大力发展私募市场。 他说,今年还将进一步扩大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将会同有关部门明确QFII的税收政策等问题。 在回应如何平衡改革和股市波动问题时,他说,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未来改革就是要朝着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方向推进。在改革过程中统筹平衡好改革的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对证监会的确是一个挑战。 但他表示,相信通过不断地、持续地市场化的改革,市场会越来越成熟。“但即使是成熟的市场,也难免有波动。” 项俊波:巨灾保险启动云南、深圳试点 谈到巨灾保险,项俊波说,这是个世界级难题,国际上巨灾保险赔款一般占到灾害损失的30%至40%,我国还不到1%。中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 他说,下一步首先抓好制度设计,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以商业保险为平台,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摊机制;其次要稳步推进云南和深圳的巨灾保险试点工作;还要协调相关部门及早出台巨灾保险条例。 易纲:外汇管理行政审批减少七成 围绕外汇管理简政放权,易纲说,近年来外汇管理力推简政放权和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五大转变:从重审批转为重监测分析;从重在事前监管逐步转为重在事后管理;从重在管理行为转为对主体进行监管;从有罪假设转为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为负面清单。 他指出,推行五个转变目前已见成效。如推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外汇管理局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制度,全面改革了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企业办进出口收付汇业务从原来平均一笔要20多分钟缩短到现在小于10分钟。目前,外汇管理行政审批大约减少70%,提高了中国企业、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新华时评 存款利率放开在望,释放重大改革信号 央行行长周小川11日在两会一个记者会上说,存款利率放开肯定在计划之中,我个人认为,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此言释放重大改革信号,引人关注。 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业,走向市场已从呼声变成脚步声,其中利率市场化是重要一环。而存款利率的放开,是利率市场化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被喻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临门一脚”和“关键一跳”。虽然近年关于存款利率放开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权威部门一直没有公布时间表。周小川这次表态,无疑又增强了市场对这一改革启动的预期和信心。 目前来看,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已水到渠成,不论是银行推销的理财产品还是近来风头正劲的余额宝,其收益率都已超过了存款利率,也吸引了不少原来属于银行存款账户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的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市场化。 其实,存款利率管制的放开是一件多赢的好事,不仅可以让老百姓货比三家,谁家利率高就存给谁;还可以让银行从此不敢“爱存不存”,倒逼其更合理地进行资金投放,开拓中间业务,提升自身竞争力。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将使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多地由市场而非政府部门说了算,大大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血脉畅通肌体才会更加健康,金融的活水方能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存款利率放开因此将为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提供动力。 当然,“临门一脚”不是随便一踢就能进球的,还需要配套的制度安排。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存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后曾出现一些银行机构倒闭。然而,因为有存款保险制度安排这一“后手”,存款人利益得到保护。因此,存款利率放开的同时,中国当然也会做好建立相关制度安排,保证这“临门一脚”踢得漂亮、踢得精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