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文明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少年“雷锋” 活跃在甬城

  3月3日,奉化市岳林中心小学2000余名师生家长参与了义卖活动,为身患重病的花季少女王毓募捐。
  孩子们面对志愿者送来的物资兴奋不已。

  雷锋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榜样,依然像永不熄灭的明灯,指引着无数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雷锋精神在今天依然在甬城青少年身上传递,许多孩子走出校园,走进孤寡老人的家,走到智障聋哑孩子身边。

  虽然是再平凡不过的善举,却还是以朴实的力量温暖着世界。

  记者 张昊 

  让“雷锋”常在身边

  三月是学雷锋的时节,那剩下的11个月呢?镇海中学团委和李惠利幼儿园,让孩子们参与爱心公益,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镇海中学:让“学雷锋”常态化

  3月4日中午,位于镇海区的一所智障儿童学校———景和学校,因为一批镇海中学志愿者的到来而热闹非凡。志愿者们带去了精心准备的活动节目,还有价值近千元的“神秘大礼包”。当孩子们打开礼包时,欣喜不已: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零食、玩具……

  志愿者们与景和学校结对,成立“爱的”超市,将长期为超市提供物资,希望借此活动让这种“雷锋服务”成为常态化。

  与众不同的是,这家“爱的”超市除了物资是真货,收银台、POS收款机、钱币均为模拟设备。景和学校和镇海中学的志愿者们希望通过打造这样一个仿真超市,让这群智障孩子能在学校模拟社会生活,更好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景和学校的校长钱晓燕表示,这对辅助教学很有意义。

  李惠利幼儿园:爱心基金汇聚爱心

  马年春节之前,李惠利幼儿园亲亲园保育员吴阿姨的外孙女小嘉怡不幸患了白血病,全园教职工和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为小嘉怡送去了9000多元爱心款。

  3月3日上午,李惠利幼儿园四所分园在升国旗后,举行了“嘉怡,我们和你在一起”捐款活动。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带着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投入到爱心箱中。各分园的善款经家长志愿者点数后汇总,共计82278.35元善款。此外,新都园大班年级组还组织了玩具义卖活动。

  据介绍,李惠利幼儿园已多次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还专门设立了“李幼爱心基金”。

  记者 范洪 通讯员 赵多加 

  “爱撒无声”传递有声的爱

  “‘爱撒无声’言语听觉康复志愿者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让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从无声世界走向有声世界,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鄞州区“小雨点”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园长陈雪芬说。每天,这家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都会迎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爱撒无声”言语康复志愿服务队的学生们。

  孩子们的进步让志愿者很欣喜

  “晨晨今天能清晰地发出sh的音了”、“小欣会跟着鼓声打节拍了”、“我们有专业的技能和足够的爱心,特别希望能帮助这群特殊的儿童,改变他们的命运”……“小雨点”听力语言训练中心听觉有障碍的孩子们的每一个进步,都令志愿者们欣喜万分。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爱撒无声”言语康复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12月,由98位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师生组成,是全省高校言语康复方面唯一一支专业志愿者团队。

  志愿者为语训中心的聋儿提供免费的一对一的个别化康复训练(听觉康复、言语矫治、语言教育)、集体康复教育和家庭康复指导。通过专业、持续、规范、全面的言语康复志愿服务,帮助“小雨点”的孩子们缩小与同龄健听幼儿之间的差距,最终融入社会。

  “爱撒无声”言语康复志愿服务队队长黄霞说:“我们的目标是做一流的特色志愿服务。”

  志愿者在付出中实现自身价值

  来自四川的小宁是个孤儿,从小丧失听力,7岁的她几乎不会发音。自从进行系统的言语听觉康复训练后,她在有趣的小游戏里练得不亦乐乎,很快就能发出准确的单音节。小宁的养父发生车祸,得知这个消息后,志愿者们还在协会发起了募捐。

  “我们特别欢迎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志愿者,孩子们在这里学会了说话,但发音总是不太准确。”陈雪芬说,这批言语听觉康复志愿者来了之后,孩子们的听力灵敏度提高,说的话和脸部表情都多起来了。

  尽管来回奔波劳累,但能帮助到孩子们,志愿者们都说很有成就感。“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孩子们带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眼中充满了疑惑。一年多来,我们使出浑身解数跟孩子们接近,他们渐渐就把我们当成亲人了。”何莉说,志愿服务不仅仅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还在于我们从自己的付出中,扎实了专业知识,锻炼了专业技能,积累了社会经验,加深了社会阅历,实现自身价值,不断成长。

  记者 张昊 

  志愿者27载温暖孤寡老人心

  青年学生是尊老敬老的主力军,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三月这个春寒料峭但又充满温暖的月份,来自北仑和宁海的学生践行着自己奉献社会的誓言,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让爱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27载温暖孤寡老人

  3月3日,宁海滨溪社区赵四老人家里特别热闹,宁海第一职业中学“志愿者服务队”的爱心志愿者们来到这里,为老人带来了别样的问候。“孩子,你们不用忙,我自己能行。你们都坐,都来坐……”今年90岁高龄的赵四老人,看到志愿者们冒雨赶来看望,不住地和大家打招呼。“您别出来,外面冷。”志愿者陈乐之急忙将站在门口迎候的老人劝回屋中。

  “奶奶,您坐着,有我们呢。”一进屋,志愿者们就开始忙起来了,有的打扫卫生,有的帮老人叠被子,有的为老人摆好糕点和水果,两名女生还坐在老人旁边与她聊天……

  宁海第一职业中学团委书记吕柳飞告诉记者,27年前,学校刚搬迁到南门时,大家就萌发了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设想,后来有15%的学生参与了这支队伍,当时学生的服务对象是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志愿队的名称叫“重晚情,送温暖服务队”。27年来,志愿者累计服务的老人对象已达6500人次之多,同一服务对象帮助时间最长的达到15年,服务区域覆盖宁海5个乡镇,最远的到达革命老区王爱山岗。

  为敬老院带去欢笑

  岷山中学志愿者服务队刚成立不久,志愿者一行45人参加了成立以来第一次“学雷锋”活动———走进安心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

  在老师的引领下,小志愿者们来到老人们的房里,热情地和老人问好,搀扶着他们,询问着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听老人讲那些陈年往事……当服务队把买去的饼干、八宝粥送到老人手里的时候,当小志愿者们把亲手包好煮熟的饺子递到老人手里的时候,看到老人们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连声说“谢谢”的时候,志愿者们说,心里有些不好受。一名小志愿者说:“我们也有爷爷奶奶,我们的亲人有家人的照顾,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这些生活在福利院的爷爷奶奶却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的内心会是多么孤独啊!”这次敬老院之行,志愿者们温暖了孤寡老人的心,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记者 范洪 通讯员 王瑶瑶 王家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