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去年针对旅游业内顽疾的《旅游法》已出台,但为了规避法律制裁,一些不法旅游企业仍旧变着花样设下了新型旅游陷阱。随着今年春季旅游旺季的来临,本报记者搜集整理了眼下常见的旅游陷阱供市民防范。 记者 周雁 通讯员 王一宁 骆益琼 陷阱1 零负团费转战网络团购 赖小姐十分热衷于网上团购,去年年底,她发现宁波某团购网站发布了一条关于旅游的团购信息:仅208元!到旅行社另付380元享原2860元“韩国小清新”五天四晚三星品质双人游贵宾券+10万元旅行社责任险!后经市旅游质监所调查,该旅行社从未印制并授权过任何单位和个人发售此旅游产品抵用券,该网站为无证经营旅游业务,涉嫌“零负团费”。 ■点评:旅游是特许经营,经营相应的旅游业务应持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旅游者在选择旅行社时,不可盲目轻信旅游产品广告,应多方了解旅行社的资质及其是否有相应的旅游产品,以确保该产品的真实性。旅游者在选择团购券时需警惕“零负团费”,要对旅游产品价格及其服务质量有合理的心理预估,以防贪小失大。 陷阱2 机票退改签费用加价收取 在机票的退改签费用等方面加价牟利是一些“黑代理”的常用招数。 春节前,张小姐通过网上机票代理订了一张6.8折北京到广州的机票。此后,张小姐因为订到了高铁想退机票。退票时,她发现手续费竟然高达票价的60%。客服人员说如果选择改签,除去为票价60%的改签手续费外,还要补上换乘机票的折扣差价。 代理声称60%的退票费,海航的规定却是飞机离站前改签的最低收费标准为舱位票价的5%,最高收费标准为舱位票价的10%;退票的最低收费标准为舱位票价的5%,最高收费标准为舱位票价的30%。 ■点评:问题的症结是机票代理商加价收取了退改签费用,而一般消费者因对机票产品不熟悉,可能就要多掏不该掏的钱。机票销售代理环节集合了众多中小代理商,市场鱼龙混杂。出于安全考虑,携程建议消费者挑选可靠的大型票代商,或登录航空公司官网预订机票。 陷阱3 高品质团服务却不见品质 今年春节,周女士一家参加了宁波某旅行社的海南高品质五日游,团费一人就达8550元。周女士一家经济水平较好,她认为出门旅游就是身心的放松和享受,所以她选择了宁波市规模较大的一家旅行社中最贵的一趟行程。 在旅行社工作人员天花乱坠的介绍下,周女士一家开开心心地出游了。可到了海南他们发现,吃的、住的根本就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毫无品质可言,令他们一家郁闷不已,一回宁波就向旅游质监所进行了投诉。 ■点评:旅游团费受旅游市场淡旺季因素影响较为明显,高团费不一定代表高品质,还得考虑春节、黄金周等特殊时期对团费价格的影响。在签订旅游合同时,要看清楚具体的条款,根据合同约定的餐饮、住宿的具体标准来判断出游团的品质程度,作出合理的预估,不要盲目听信旅行社工作人员的解释。就同一条线路要货比三家,多询问几家旅行社。在行程中,如遇到降低服务标准的情况,可通过手机拍照、录像等方式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回程后进行维权。 陷阱4 团队机票加价卖给散客 去年暑期,邱女士通过旅行社买了7张杭州往返三亚的机票,含机场建设费是2480元一张。因为变故,机票需要改签,改签时用票号去网上验证却发现,7张票有4种价格,最便宜的一张1760元,3张2020元,2张2160元,1张2300元。差价最大的一张往返机票,邱女士竟然多付了720元。其余6张,差价少则180元,多则460元。 业内人士解释说,其实7张机票是散拼团的机票,通过几家旅行社,把7张往返票分散到这一天已有的一些团组中,而不同的团队拿到的机票折扣有所不同,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票价。旅行社再加价转卖给邱女士,赚取高额差价。 ■点评:旅客购买机票后,一定要让票务代理出示电子客票行程单,上面除了航班、票价等信息,会有一个电子客票号,旅客一定要上网或打电话至当地航空公司进行机票验证。如果旅客对购买途径不是很有把握,即便验证是真票,还需要在出发前再做一次验证,以免到了机场才发现不良代理已私自退票。 业内人士表示,旅客还要注意辨别购票渠道,要选择有一定知名度或信誉良好的票务代理,喜欢网上购票的,最好到各家航空公司的官方网站购买。只要掌握一些窍门,在官网上不仅能买到特价票,权益也是公开透明的。 陷阱5 购物点“绑架”景点 新《旅游法》实施后,马先生一家参加了宁波某区一家旅行社的“昆大丽”6日游。马先生发现,在行程单中看着很不错的景点,如云南民族村、云南茶乡、七彩云南等,到了“景点”才发现都是购物商城,卖玉器、卖茶叶、卖小商品的都有,真不知道到底逛的是景点还是商店,让马先生一家十分失望。 ■点评:《旅游法》明确规定,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可以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但应当按照诚实信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与旅游者订立书面合同。并且,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不得通过指定具体购物场所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不得诱骗消费者,也不得影响其他不参加相关活动的旅游者的行程安排。 在出行前,旅客要尽可能做足功课,通过网络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谱。在签订旅游合同时,要逐条仔细查看条款,如有疑问可要求旅行社作出明确的解释,以免在旅途中“不经意”遇上购物点。在旅行过程中,如遇强迫购物等问题,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证据,以便回程后进行投诉维权。 ●特别提醒 凌晨出发航班时间莫弄错 吴先生与妻子在网上订购了2月27日出发去马尔代夫的4晚6天蜜月自由行,花费2.7万元。2月27日晚,夫妇二人来到浦东机场,准备搭乘凌晨1∶00出发的航班。但到了值机柜台,工作人员却说他们买的是前一天的机票,航班早就飞走了。 原来,吴先生搞错了出发时间,误把“凌晨1∶00出发”理解为2月27日晚上到机场,乘坐次日凌晨1∶00的航班。 更让吴先生感到郁闷的是,他们购买的是一款“马尔代夫6天4晚”的特价自由行产品,限制条件比较严格。事后尽管委托旅行社向航空公司与酒店进行了多次交涉,但航空公司与酒店均不同意退款,并向吴先生开具了全损证明材料。这也意味着,全部的损失只能由吴先生自己承担,原先期待许久的旅行,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点评:携程旅行专家告诉记者,一些特价线路多以凌晨红眼航班居多。但游客需要明确的是,所有航班的起飞时间票面显示均为当日。购买凌晨航班的乘客,务必前一晚就到达机场,办理值机手续。例如,机票票面显示为3月20日零点10分起飞的航班,乘客需要3月19日晚间就到机场办好登机牌。 另外,由于出发时间比较晚,不少凌晨航班的价格都比较便宜,在退改签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有退改签的需求,乘客请谨慎购买。 专家还提醒,如果乘客没赶上凌晨航班,比较理想的弥补方式是再自行购买一张下一个航次的单程机票,先到达目的地,之后再按照原定时间回程。不过,有一些特价国际机票规定,去程未使用,回程也不能使用,建议客人先到航空公司值机柜台问清楚自己的机票属性,以免花费冤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