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图中用红色圈标注的是跳广场舞区域,用黑色圈标注的是受影响的锦地水岸小区。 |
奉化江畔的濠河公园,晚上经常有好几支队伍在跳广场舞,热热闹闹。可住在一河之隔的江东锦地水岸小区居民却高兴不起来。“差不多从晚上7点到9点,满耳都是‘蹦嚓嚓’的音乐声,听久了挺心烦的。” 而奇怪的是,在濠河公园一侧的灵桥路上,稍微走远一点,这音乐声就听不见。为什么在隔着一条河,相距数百米远的锦地水岸,噪声反而会更明显? 记者 石承承 记者体验 广场舞曲过江扰民 根据锦地水岸小区居民反映的情况,记者分别到濠河公园和锦地水岸小区附近去感受了一下。 3月16日晚上6点50分,记者沿着灵桥路,由北向南走,一路都听不到音乐声。一直到过了琴桥,才隐约听见音响,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直到濠河公交车站附近,音乐才逐渐变得清晰。 跳广场舞的空场地,就在濠河公交车站后面。记者到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三拨人。靠近马路边的一拨,用的是功放,接了两个落地音响。中间的一拨,有4个音响。靠近江边的一拨,跳的是排舞,用的是常见的录音机。 三拨人用的音乐都不同,声音交错,听了好一会儿都找不到调。 站在路边,声浪“撞”在濠河公交车站斜对面的广发银行那栋楼上,能明显感觉到回音。 再往南走,声浪迅速减弱。差不多到莲桥加油站的位置,就基本已经听不到了。 18日晚上7点05分,广场舞已经准时“开跳”。记者经由琴桥,从西往东走,一路上感觉音乐声并不是很明显。 下了琴桥,右拐进入南演武街,右手边就是锦地水岸小区,原本稀薄的音乐声变得明显很多,仔细辨别,还能跟上其中的旋律。 直到四眼碶街和南镇安街交叉口,还能依稀听到江边传来的那种沉闷的“咚咚”声。 专家分析 开阔江面无阻碍,声波可直入对岸小区 而公园绿树成行是最好降噪带 从地理位置上看,锦地水岸小区和濠河公园之间隔着一条奉化江、一片沿江绿化带,还有一条江东南路。而且,对于那些住在普通楼房的小区居民来说,前面还有三幢高层挡着。 难道,这声音也会“遁形术”? 镇海龙赛中学物理老师嵇勇说,这其实跟声波的反射、衍射原理和声音本身有关。 开阔的江面对声波没有阻碍,因此江西侧的声波能长驱直入抵达锦地水岸小区的位置。接着,声波遇到三幢高层楼房。如果三幢楼房是连成一片的,那么对声波有削弱作用,可偏偏这是三幢独立的高楼,中间有缝隙,而小区里其他楼房和这三幢高楼不是呈一条直线排列的,声波在楼的缝隙间穿梭,“撞”到房屋后,会产生反射。而声波反射导致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回声。 这也是小区居民觉得声音为何隔了一条江还会那么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利用声波的反射来减弱噪音。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看到路两侧安装的隔音板。这中间的原理,就是声波的反射作用。 再来看看声波的衍射。 简单来说,所谓衍射是指波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直线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无论是光波,还是声波都会产生这种现象,我们通常说的“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嵇老师说,声波的波长较长,差不多可以达到10米左右,因此对于一般物体都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钢筋水泥的房屋,在声波面前,并不难穿越。而音响放出来的声音频率低,波长更长,因此也就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比如:老师往教室走去,老远就听到教室里传来一阵“嗡嗡嗡”的说话声,往往会以为是男生在说话,“其实这只是因为男生说话的声音相对低沉,波长更长,因此传播距离更远,而女生说话声音比较尖,传播的距离会近一些。” 嵇老师说,最有减弱噪音的方法之一就是种树,密密麻麻,最好是连人都钻不过去,连成一排,效果最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