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周刊·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把教育正能量传得更广更远

宁波四位2013浙江教育年度新闻、影响力人物畅谈获奖感言

  2013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影响力人物近日揭晓,宁波有三位人物和一个团队当选。荣获2013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的有:宁波外事学校校长俞毅、宁海县大佳何镇成校校长林追飞、宁波市海曙教育心理咨询热线教师义工团队。荣获2013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的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长黄炜。

  他们虽然职务不同、岗位不同,但他们将无私、舍己、责任、坚强、大爱等这些词汇转化为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本真,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倾听他们的获奖感言,希望质朴实干的教育正能量不断升温传播。

  吴 彦

  俞 毅:坚守内心深处的信仰

  做一个教育工作者,是自己的选择;做一名校长,只有选择担当。十三年,忙碌而充实,因为喜欢,不觉得辛苦。

  我想告诉年轻的一代:成功不是生活的目标,不是对生命最好的阐释;人格和善良是公民的立身之本;幸福的含义不是因为得到了多少,而是丢掉了多少,简单和朴素才是常人可以拥有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

  我始终认为:学校是未来一代成长的地方,除了知识和技能,更应该给他们良知和道德、健康和快乐。教育是静待花开、慢慢改变、点滴改变;教育是优雅精致、人文弥漫、生命呵护。只有不功利、不浮躁才是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才圣洁和高贵。

  暮鼓晨钟,追求,始终不渝;信仰,坚如磐石。

  事迹回顾

  俞毅率先提出“品质职教”理念。于是,在宁波外事学校,德育被摆上了重要的位置。要求教师做到的,俞毅身先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鼓励教师以身作则……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要,从2001年起,俞毅在横向开设外经贸、艺术和学前教育三大专业群的平台上,纵向设计了集就业、升学、出国于一体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外事学校由此成为中国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拥有7种外语教学能力的中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带领教师探索了中外合作、五年一贯制、“3+2”、中职与自考结合等多种中高职贯通模式,尤其是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澳大利亚悉尼TAFE学院三方合作成立的“宁波TAFE学院”,为全国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和职业技术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范本。

  黄 炜:微博平台好比我的讲台

  在微博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做一名教师的荣耀,因为受到学生的喜欢,得到学生的尊敬。虽然不上讲台,但平台就好比我的讲台,我用微博倾听、感知学生,我亦用微博沟通、影响学生。

  获得的这份荣誉更应该属于我们的团队。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学校师生的积极参与。这几年,许多教师成为微博用户,学生中有了不少“微博领袖”,他们参与学院的微博管理,强化校园主流言论。还有我们的公寓辅导员、宿管阿姨也有自己的微博,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了解思想动态。

  事迹回顾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微博纺服———校园微博文化育人平台建设”项目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院官方微博位列2013年度新浪微博高校百强榜第75位,这离不开学院党委宣传部长黄炜4年多的努力。

  在4年多的校园微博建设中,黄炜开创了诸多“第一”:筹建国内高校第一家学生微博社团;提出高校校园微博体系概念,并率先实践;首提校园“微博导师”概念,聘请该院孔德民律师为首位微博导师(法律类);举办校园微博节,牵头发起首届宁波大学生微博论坛,发布大学生微博《宁波倡议》;推出首个高校微服务平台……

  林追飞:为建设滨海生态强镇贡献绵薄之力

  大佳何镇是一个偏远的滨海农村乡镇,背山面海,象山公路贯穿而过,也是明儒方正学先生故里,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有较深的文化积淀。作为大佳何镇成校校长,我深知只有开拓思路、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才能为建设滨海生态强镇贡献绵薄之力。

  获得年度新闻人物称号是对我的鞭策,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为学校发展奠基、为农民增收铺路、为企业发展献智”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发新的培训项目,搭建新的服务平台,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事迹回顾

  在宁海县大佳何镇,林追飞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村民们但凡在生产中遇到技术难题,总爱找他;乡镇部门、工厂、企业的老总准备开展村民和员工培训,也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从当年的贫困镇到率先成为县小康镇,林追飞和他的学校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番面貌的改善,耗去了林追飞20多个年头。

  如今,大佳何镇已建成了以对虾、青蟹、梭子蟹、蛏子、牡蛎、海带为主的万亩国家级海水养殖示范园区;建有土鸡、蛋鸭、葡萄、草莓等一批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拥有蔬菜、柑橘、杨梅等一批无公害特色农林产品。当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更是逐年提高,真正步入了康庄大道。

  海曙教育心理咨询热线教师义工团队:把关爱照进孩子的心灵

  在海曙教育心理咨询热线平台,我们与家长、教师一起体验与解决孩子成长的困惑与烦恼,传递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每一位义工教师都心甘如饴地做一个传递心理正能量的使者,涌现了“宁波最美教师”提名奖周蓉等一批优秀志愿者。获“2013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是全社会对热线平台的高度肯定,更鼓舞了义工教师们的服务热情,我们将再接再厉利用这个平台,架起心灵的彩虹,照进孩子心灵,照亮更多的家庭。

  事迹回顾

  12年间,每天晚上6点到8点,无论窗外雪花飞舞抑或狂风暴雨,号码为87321890的红色电话机旁,总会有一名教师志愿者默默地守候在那里。他们为宁波市甚至外省市的学生、家长们提供着免费的“心理按摩”。这个庞大的团队中,这些无私的奉献者们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小学一线女教师。她们往往在校是班主任,在家是母亲、妻子和女儿。虽毫无报酬,但志愿者们依然很开心地做着这教育心理咨询热线的工作。

  ■点评

  不妨追追身边的“时代之星”

  2013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影响力人物共有20位,宁波占据4席。近几年,历届的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影响力人物中,“宁波名星”还真不少。2012年甘为教育写春秋的余姚市教育局局长王标,2011年自费办图书室的东恩中学退休教师王亚萍,2010年为残疾儿童成长呕心沥血的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2009年被称为“终身”班主任的宁海职教中心教师张彩花……在时间河流中,这些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人,用执着的坚守、无私的奉献,展示了宁波教育人的精神丰碑。

  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影响力人物作为浙江省教育厅常年举办的一个品牌活动,在全省教育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每届当选人物有如此之多的宁波教育工作者,看似偶然,实则包含众多必然因素,彰显着宁波教育工作者积极、坚定、持续追求的精神品质。

  感动源于付出,先进凝聚力量。宁波市拥有总数超过10万人的教职工队伍,他们心底最纯净的真善美在一代代教育工作者身上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真在朴实无华的“坚守”,善在危难之中的“义举”,美在真实可敬的“人格”,这也是最能打动人心、最能震撼人心的力量。

  他们并非是可以让人发出疯狂尖叫的“偶像”,却似一面面旗帜、一个个标杆,能够持续为我们注入充满精神活力的正能量,时下的“追星时代”,更应该追追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影响力人物这些“时代之星”,不断积蓄教育的正能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