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开始,宁波各大医院的体检中心逐渐热闹起来,持续数月的体检旺季随之而来。如今,市民的防病意识越来越强,花在健康体检上的钱也越来越多。体检项目如何搭配?体检报告怎么看?看到异常数据后如何处理?记者昨天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一些医学专家。 记者 鲍云洁 苏钧天 通讯员 庞赟 张基隆 早期癌症 怎么查 普通体检只能查出中晚期, 建议高危人群做强化检查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参检的29000多人次中,发现早期肿瘤80多例,早期癌症检出率约为0.28%;到了2013年,37000多人次的体检案例中,发现早期肿瘤已有近600例,早期癌症检出率约为1.62%。 早期肺癌的发病率尤其值得重视,其中2011年发现肺部小结节368例,考虑早期肺癌的为50多例;而2013年发现肺部小结节2765例,考虑早期肺癌和癌前病变的高达435例。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东告诉记者,早期癌症检出率提高的原因有几点,一是检测手段不断更新;二是每年的固定体检人群有老龄化趋势;三是环境污染等外部因素导致癌症发病率提高,这和我市整体统计数据也是相吻合的。 “癌症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降低死亡率,这正是体检的意义所在,但一些早期癌症通过普通B超和X光手段根本查不出来,必须通过强化手段。”宁波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蒋永宝主任告诉记者。 例如,早期肺癌和癌前病变只有低剂量CT才能检查出来,胸片照出的阴影一旦是肺癌,那肯定已经是中晚期了;早期乳腺癌通过普通B超也很难查出,必须结合红外线扫描、再加上有经验的医生仔细观察,才能看得出;肝胆胰部分的早期癌症也需要通过上腹部平扫才能看出,腹部B超只能查出中晚期。 蒋永宝建议,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体检之前最好能够和体检中心有充分的沟通,如果是个人体检最好详细告知相关病史、遗传病史、工作环境等,以便医生搭配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体检套餐,“高危人群和40岁以上的人群做一下强化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和早期癌症检出率增高相反,各大医院体检中心的数据显示,定期体检人群、尤其是单位体检人群中,由“三高”疾病引起的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少了,血脂、尿酸指标也有所下降,这和市民体检后遵医嘱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有关。 肿瘤标志物 异常怎么办 别担心先复查,肿瘤标志物指数 和PET/CT检查仅供参考 很多体检者一拿到体检报告,首先关注的就是肿瘤标志物指数。“一看到这个指标升高了,很多人就特别紧张,拉着医生不停地问。有一次我们通知一位20岁出头的女孩CA199指数偏高,她当时就吓哭了,和家人一起,慌忙地从宁海赶到医院复查。经过医生反复解释后,她才平静下来,结果检查出来根本没问题。”一家医院体检中心的主检医生告诉记者,“其实肿瘤标志物仅有参考作用,有些人某个标志物指数原本就比别人高一点,一些炎症也有可能让指标上升。” 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指数如果高达几倍以上,或者在复查时升高幅度明显,才有可能是某种癌症的征兆,因此体检者发现指标异常后,只要遵照医嘱复查就可,没必要太担心。 “换个角度说,患者希望通过肿瘤标志物确定自己是否得癌症的想法也是片面的,一些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数很可能是正常的,和该指数同样的,不少体检者会来询问我院有没有PET/CT的肿瘤检查设备,其实起到的作用也是类似的,早期癌症是很难被发现。” “三高”疾病 素食者也会得 人体营养需要荤素搭配, 偏食者都要检查“三高”疾病 哪些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些“三高”疾病的高危人群?一般,长期抽烟、喝酒、熬夜、血脂高,有家族遗传的人,伴随着年龄增大,患病风险会越来越大。 在体检中,是不是做做心电图、血常规、空腹血糖就够了? 中华医学会宁波分会内科学会顾问、宁波市干部保健医疗专家组组长洪中立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误区,心脏好不好,光靠这些检查是不够的,“高危人群还应该做血管的检查,就是做颈部动脉血管B超。通过这个B超,可以看到体内动脉血管是否出现了早期的硬化斑块,如果有,就要及时治疗,控制斑块的发展。” 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是否就意味着一切都安全了? 洪中立说,这也是一个误区。他曾经碰到不少素食者,动脉硬化也非常严重。 人体的营养需要荤素搭配,荤菜可以提供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如果身体缺少这些物质,就自动会分解,将米饭、蔬菜中的糖元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这样也会引起“三高”。 洪中立建议,健康的饮食应该一荤一素一菇:即半斤以内的荤菜,以鱼为首选;一斤蔬菜,以绿叶蔬菜首选;一类菇,各种菇都行。 另外,不吃荤的人更要多吃些豆制品,因为豆制品中含有高密度脂肪蛋白,我们称之为“清洁工”,可以清扫血管中的垃圾(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肪蛋白),从而使总胆固醇保持在正常水平。 “脸红”项目 要不要做 肛检能较早发现结肠癌, 最好每隔3到5年做一次 鄞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医生告诉记者,看了体检单,发现很多人的大便常规和肛检两项是空着的,就是说没有做这两项检查,原因显而易见,大便常规很麻烦,肛门检查很尴尬。 其实在专家们看来,大便常规和肛检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大便常规,大便隐血一项是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如果隐血阳性,要做两到三次复查。如果反复复查仍然呈阳性,建议做肠镜,排除肠道肿瘤、大肠息肉等疾病。如果肠镜检查结果正常,还要考虑做胃镜,排除胃出血、胃癌等问题。 肛检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肛肠科检查方法。专家说,许多肛管直肠疾患仅凭肛检即可早期发现。80%的肠癌发生在直肠,其中有2/3发生在手指能够摸到的地方。肠癌大都是由良性的腺瘤恶变发展而来,腺瘤恶变大概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如果市民每隔3到5年,做一个肛肠科的健康体检,对较早发现结肠癌意义很大。 另外,大便检查最好取早上新鲜大便,送检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否则会影响结果。检查前几天不要吃鸡血、鸭血、猪血等食物,否则也会产生假阳性。 ■如何解读报告 体检报告最好请专家解读 很多人很重视体检,但对体检报告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看到肿瘤标志物指数没问题就扔在一边。市第一医院开出了专门的检后门诊,给市民解读体检报告,但就诊者一直寥寥无几。 体检中心的医生提醒,有些数据不能说明问题,但也有一些疾病的征兆就藏在各种数据当中,市民拿到体检报告后,一定要到体检中心进行咨询,并在中心医生指点下,针对异常指数,到医院专科就诊。 个别指标超标先不要惊慌 宁大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闫医生说,血常规一项的箭头很多,很多人看到体检报告单中高高低低的箭头,往往会被吓到,其实单个的箭头并不能说明问题。 比如,有人一看到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就十分恐慌,以为得了大病。其实,大部分白细胞值高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感染,运动过后白细胞数量也会上升。 闫医生说,市民拿到血常规单子后,不要只根据一个指标去评判猜测,如果查出异常,建议隔两周复查,不需要空腹。如果近期有感冒,就等感冒彻底好了再去复查。 甘油三酯超标表明血脂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中,高血脂是最受“冷落”的一个,主要是因为高脂血症的病人,身体往往没有异常感觉。蒋永宝说,现在很多人体检时查出了高血脂,可能会控制饮食,但控制几天就忘了,继续大鱼大肉。 翻开你的体检报告单,在生化检查一块中寻找4个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前三者中有一项超过正常值,或是最后一项低于正常值,就可确诊为高脂血症。 蒋永宝特别提醒,体检结果显示甘油三酯超过正常值,同时体重很轻的人要当心,血脂高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另外,复查前不要大鱼大肉高油高脂,最好在家里吃点清淡的食物,以免影响指标。尤其是甘油三酯这一指标,如果体检前一晚吃得太油腻,十有八九指标会有偏差,这样会妨碍医生判断病人是病理性高脂血症还是吃出来的高脂血症,影响后续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