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新闻雷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400初中生徒步15公里山区远足

家长:孩子从未走过这么长的路 校方:安排大巴车尾随防意外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组织远足春游,学生们兴高采烈。 记者 刘波 摄

  前段时间甬城春光明媚,我市陆续有中小学组织了学生春游活动,但也有部分学校已经有四五年没有组织开展此项活动了。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生来说,和同学一起去郊外踏青自然是一件让人想想就开心的事,可就是这样一件美事,为何在一些学校渐行渐远呢?记者调查发现,安全、经费、学习压力成为校方不组织春游活动的三大主要因素。  记者 李臻 

  ●活动

  420余名学生的首次“长征”

  近日,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组织该校初三、初二年级的420余名学生,从鄞州洞桥镇陈家村出发,沿着荷梁线行进,徒步3个多小时、行程15公里,最终到达章水镇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

  活动当天,老天爷很帮忙,春光明媚,温度不太高。早上7点20分,经过简单的启动仪式后,一支9辆大巴车组成的远足队伍浩浩荡荡从学校出发了,到了洞桥镇陈家村,学生们下车开始步行,400余人的队伍绵延近1公里。

  远足大部队以班级为单位,分成两列行进,学生们都背着装满书包的零食,刚开始时一路说说笑笑,走得很轻松。步行大约5公里后,有学生开始喊累了,有几个“小胖墩”更是明显放慢了步伐,落在了队尾。随着行进的路程越来越远,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的体力出现问题。

  不过,记者随即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感人细节:有些男生主动帮班里的女生背起了书包,有的班级还大声唱起了歌曲以鼓舞士气。更令人意外的是,有个班级的年轻班主任,变戏法似地拿出一个录音机,大声播放流行音乐,这个班级同学走路的步伐顿时变得轻盈许多。

  最困难的情况出现在最后5公里,学生们的脚步明显变慢了,还有人拖着腿边走边叫唤,“实在累死了……”、“真的走不动啦……”与此同时,队伍里总不时地传出“快到了,坚持住!”的声音,那是老师不断地在鼓励学生。

  “平时我最怕长跑了,我也从来没走过这么远。”1504班的一名女学生气喘吁吁地对记者说。

  “来,我推你!”说话间,这个班的男生在后面推着她,玩起了推车游戏,女孩笑起来,步伐也顿时轻松了。

  ●安排

  大巴车“蹲点” 私家车随行

  “组织这样的活动,学校方面其实是很有压力的。但我认为,如果把功课做在前面,准备工作做得足够充分,就能把意外降低到最小。”陈伟忠说,此次活动举行的一个多月前,我们就召集相关班级的班主任多次开会,还让老师数次到现场徒步勘查。与此同时,我们还征求了家委会的意见,发《告家长书》请家长填报意向。

  另外,陈伟忠还告诉记者,学校还对参加活动的全体老师进行了救护培训,并邀请江东区疾控中心专家,组织了一支由60余名老师、疾控专家、保安等组成的后勤保障队伍。“当然,我们还在学生中提前进行励志教育,包括播放四明山烈士录像等,告诉学生要战胜自己,尽量不要中途退出。”陈伟忠。

  在活动过程中,学校也进行了较为周密的安排。“其实,我们每隔5公里安排了一个点,有老师在那里等候。而且,我们还安排了一辆大巴车悄悄等在不易被学生发现的地方。因为我既担心万一有学生真的走不动了,大巴车就可以及时救援;同时我又担心,大巴车如果停在显眼的地方,被学生看到了,大部分人不肯走了,那此次远足春游锻炼学生的目的就大打折扣了。毕竟他们还是孩子,自制力肯定没有成年人那么强。”陈伟忠说,他一直和学生同行着,但心里并没有底,为了以防万一,除了固定点的大巴车外,学校还安排了2辆私家车一路跟随。

  加强对学生毅力的锻炼

  “我相信,这次远足活动会成为孩子们初中生活中最难忘的一幕。”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校长陈伟忠说,“励志、互助、传统革命精神等内容,如果只是在课堂中单纯地说教,效果十分有限,而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教育效果就会好很多。”

  而至于组织此次远足春游的初衷,还要从学校晨跑说起。

  在去年冬季的一次学校千米晨跑中,陈伟忠偶然注意到,许多学生跑到最后三四百米时,就开始慢慢掉队,甚至还有人退出了队伍不跑了。于是陈伟忠上了心,接连观察了几天,每天的情况都是如此。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大多都是娇生惯养的,毅力方面的培养比较欠缺,因此,学校必须增加这方面的教育。”看在眼里,陈伟忠开始思考如何让孩子提高毅力,“我和政教处商量,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尽快抓起来。”

  经过筹划,学校决定利用春游进行一次“考验”学生毅力的远足活动。“红军长征是25000里,于是,我们一开始考虑的远足路程为25000米,也就是25公里,但后来经过现场勘查,再考虑到初中学生的体力、初三学生马上要进行体育中考等因素,最终将路程缩减到15公里。”陈伟忠说。

  但是,对现在的城里孩子来说,连续步行15公里也足以成为他们人生中的首次“长征”。而事实上,在整个远足春游活动中,最后只有两名学生坐上了随行的汽车,大多数孩子都在互相鼓励下走完了全程。陈伟忠说:“很出乎我的意料,超出我们的预想,其实只要给孩子们机会,他们是很有潜能的!”

  活动当天,还有10多名家长作为志愿者,全程跟着远足队伍走了3个多小时。“儿子从小到大从来没走过这么长的路,这次是破了纪录。说实话,出发前我还有点担心,现在看着他能顺利走完,我也很高兴,这个活动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同行的一位翁姓家长说,“春游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美好的,回想我自己的学生时代,也就是春游活动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安全、费用、学习等因素

  在这样的春游季节,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春游。记者调查发现,在过去的四五年时间里,我市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并未组织开展春游活动,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收费等敏感问题,甚至还有老师提到了学习压力。

  安全是条“高压线”。几年前,我市曾有学校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这让一些学校“引以为戒”,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集体春游活动。

  “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学校其实有很大风险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多,活动当天所有的老师都是战战兢兢的,眼睛紧紧盯着学生,唯恐出现什么意外。”海曙一所中学的老师说。  

  “春游要涉及到收费问题,也比较敏感。”采访中,有老师提到收费,“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的,但也有个别家长会有看法,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市各中小学组织春游的费用,一般包括租车费、保险费、门票费等。这是额外收费,比较敏感,一些学校担心会引起家长误解,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干脆不组织春游。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过几个月就要中考了,这段时间正是冲刺阶段,学习压力很大,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春游。”一名初三班主任老师说,“这段时间,不仅是学生,连老师们也是‘亚历山大’,我就告诉学生,过了这几个月,考个好学校,在暑假里,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破解之道

  有些学校正在积极创新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春游、一次远行,对学生成长的益处不言自明。但学校的担心也有道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准备工作再充分,也不能保证外出过程中,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那么,有没有什么比较积极的办法来破解这个难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让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春游活动,我市许多中小学都在进行创新尝试。

  “我们的做法是以班级为单位,由家委会牵头组织春游活动,这个办法实施了快5年了,效果很好。”镇明中心小学校长钱希有介绍说,在组织过程中,家委会和班主任老师会反复沟通,“比如在春游选址的问题上,有些班级会确定活动主题,通过主题来选址,而且每年主题还不一样,可根据农业、科技、动手实践等多方面,每年去一个地方。有关费用全部公开、透明,学生高兴,家长也放心。”

  东恩中学则每年分批组织学生到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参加活动,比如到月湖公园植树,到水文站、气象台参观了解水文、气象相关知识。老师们认为,这种方式也是春游的一种有益尝试。

  我市教育行政部门也正在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建设,未来三年,我市将充分利用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文博基地等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建成300家市县两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这或将成为学生春游好去处。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我市目前正在抓紧建立学校安全事故第三方协调机制,预计今年年底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中小学的校长们普遍认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将有望减轻学校在学生安全问题上沉重的心理负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