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船工的帮助下,游客捕了一条大鱼。 |
 |
游客们在湖面上静待大鱼上钩。 |
记者 周雁 江南自古为鱼米之乡,渔产特别多,春日水暖草肥,适于鱼群生长繁殖。摒弃过去粗放的渔业生产方式,经过近年来的综合整治,当下春日的东钱湖呈现出的是一派山清湖绿的自然和谐之景,而传统捕鱼业也摇身变成了钱湖休闲旅游业的新成员。清明小长假本报组织的市民一行有幸成为第一批休闲捕鱼体验者,感受到了江南水乡摇橹游湖的慢生活。 捕鱼成为休闲旅游新亮点 东钱湖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拥有20平方公里水域。作为宁波的淡水鱼仓,东钱湖有鱼类40余种,包括青鱼、草鱼、花鲢、白鲢、鲫鱼、鲤鱼等。 不过由于历史上的围湖造地和过度水产养殖,加上长期以来湖区周边生活和建筑垃圾的随意丢弃,在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成立以前,水清鱼多的场景只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2001年,东钱湖管委会成立。围绕建设国家级生态型旅游度假区的目标,为改善修复东钱湖水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先后投资数十亿元开展环湖工业企业搬迁、渔业功能退出湖区、清淤等一系列综合整治工程。 为改善湖区渔业生态环境,丰富鱼类品种,促进淡水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东钱湖每年投放一定数量的淡水鱼苗,进行野生放养。近五年来,东钱湖水质提升到饮用水Ⅱ类标准。 眼下随着生态环境的提升,捕鱼更是转变成了一种全新的休闲旅游业态。从今年春季开始,东钱湖旅游与湖区管理局整合区域内资源,打造并包装了东钱湖摇橹捕鱼与福泉山春日品茶为主题的体验游项目。 摇橹钱湖如在画中游 了解完了有关钱湖渔业的前世今生,一行市民对捕鱼跃跃欲试。在集散中心码头,船工们早已守候多时,渔船是传统的小木舟。除了船工,每艘船只能坐下两个成人。小心翼翼地扶着上了船,一行人开始了扁舟泛湖之旅。 要在老式渔船上坐得平稳并不容易,轻轻一个侧身,船就容易倾斜。参加活动的市民以70后居多,传统的渔业生活在他们的记忆中并不清晰,所以虽然在船上坐着并不稳当,但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好奇。 “师傅你掌好舵,让船停稳了我来放网。”游客孙女士想尝试一下放网。“这捕鱼是个技术活,没几年的功底可捕不到鱼。先把网抖开,千万不要让网打结。”船工师傅一边说一边教孙女士如何将一箱密密麻麻的游丝网抖开。这看起来容易的活操作起来却挺费体力。“手好酸哟,特别是最后一下抛网的动作,要不是船工师傅帮忙,基本不能成功。”孙女士感叹,看起来休闲有趣的捕鱼其实蕴含着不少劳动人民的智慧。 “妈妈,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冒险,捕鱼真是件刺激的事情。”和妈妈一起团结协作,6岁的小朋友豆豆在拉网时收获了2条白鲢。 市民李先生一家则非常享受在湖上远眺钱湖春色的过程。阳光洒在湖面上,泛起层层金色波光,陶公岛、小普陀等钱湖美景时而飘渺时而清丽。“不必去西湖,在东钱湖上就犹如在画中一样醉人。东钱湖也有很多值得深度开发的旅游项目,作为宁波人当然希望这个后花园能越来越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欢乐记忆。”李先生说。 福泉山品茗东海龙舌 听完了款款作响的橹声,登高望远,品茗春茶是在春日的东钱湖不可错过的另一处胜景。 福泉山内可谓青山连绵,山谷纵横。福泉山的海拔虽然不是很高,最高的山峰海拔只有556米,但它讨得却是一个“巧”字。“置身山顶,向东可远眺海上日出云蒸霞蔚,向西可俯瞰钱湖胜景鳞鳞波光,寻找‘一山观湖海’的感叹。”听了随车导游的介绍,愈发激起一行人对神秘福泉山的向往。 经过一番颠簸,终于到达了福泉山顶,眼见万亩茶树环坡而栽,树形圆润成垅,依山起伏,形成“茶岭碧波”的美景,大家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去沐浴春光。“茶山是那样的美好,静谥,让人舍不得去破坏,春日踏青郊游,东钱湖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市民孙女士是个忙碌的都市白领,周末放慢脚步一游东钱湖,让她感觉从身体到身心得到了全方位放松。 在福泉山不仅有美景可欣赏,清明前的“东海龙舌”更是不能错过的香茗。轻轻呷一口,清爽滑口,一阵香甜裹满了齿颊。拿起杯端详眼前,舞动着的“一芽一叶”仿佛也被雾气笼罩。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福泉山,品味“东海龙舌”后龙心大悦。 品好茶,总会使人意犹未尽,叙茶、聊天、说事、嬉笑、开怀,品茶姿态不同。东钱湖新一季的捕鱼品茶游线带给人们的是田园诗歌般的生活,留给人们的是梦里与画中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