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德勒索”使让座问题复杂化

  一吐为快

  当一个身患糖尿病、肾病的人和一个抱婴儿的人同时站在你面前,你会把座位让给谁?8日在南京市地铁2号线上,记者就亲眼目睹了因为一个座位而引发的纠纷,抱婴儿的妇女因为没有“抢到”座位而一路辱骂、威胁身患疾病的乘客。令人意外的是,所有乘客都纷纷站在了病人这一边。(4月9日《金陵晚报》) 

  面对新闻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回答起来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比如很多人可能会干脆利落地表示,谁更需要我就让给谁。问题在于,如何判断一个生病的人比一个抱孩子的人更需要一个座位?或者反过来,如何判断一个抱孩子的人比一个生病的人更需要一个座位?

  当我们为这个问题陷入两难境地的时候,却似乎忘记了让座事件中还有另外一方,那就是被让座的人。实际上,当让座的人站起身来,把自己的座位让出去,就已经完成了他个人的道德选择,体现出了他应有的道德与文明素质。现在需要做出选择的,是两个或者多个需要座位的人,该如何分配别人让出来。

  很显然,发生在南京地铁2号线上的这一幕,其中一方的表现,令人遗憾,她自觉自己抱着一个孩子而又被对方“抢走”了座位,于是对身患疾病的一方不依不饶,一路辱骂与威胁。

  这样的行为,就像是一种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的“道德勒索”,只会让本来可以很简单的让座问题复杂化,是不能提倡的。让座,说到底是一种道德自觉,而不是法定义务,没有人可以逼着别人给自己让座。

  事件中的女乘客以语言辱骂或威胁逼迫别人让座的行为,一方面暴露出自己在文明素质上的欠缺,另一方面也容易激发别人的逆反心理,你越逼,我越不让。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把一件小事闹成大事,引发双方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因此酿成惨剧。类似的事情,以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要想使让座问题简单化,其实也不难,那就是宽容与理解、体谅与谦让。

  当我们坐着的时候,面对身边更需要座位的人,我们只要站起来,把座位让出去即可,这体现了坐着的人对站着的人的理解与体谅;而对于那些站着的人,到底谁该优先坐下去,也同样需要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体谅,而不是只为自己利益考虑的争抢与争执。

  像新闻中这位抱孩子的妇女,先是以语言暴力逼迫别人让座,在别人做出解释,并且愿意把座位让给自己之后,仍旧不依不饶,甚至威胁让别人走不出地铁站,这样的行为,除了让别人看了笑话,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呢?

  苑广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