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穴

我市警方集中打击扒窃、盗窃车内物品犯罪 9个团伙61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警方当天缴获大量赃物

  记者从宁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了解到,最近,宁波市、区两级公关机关开展了针对城区特大系列性扒窃、盗窃车内物品犯罪的“2·20专案”集中收网行动,共出动警力600余名,9个团伙61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扒窃手机、盗窃车内物品,单从每起案件案值看不算大案,但发案率高,和老百姓关系密切,对社会安全感影响大,警方非常重视。

  据数据显示,该犯罪网络被打掉后,海曙、江东、鄞州、江北四区扒窃发案,环比直降83.9%;与去年历史同期相比,下降83%。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俞敏 崔毅 黄军 茹彬彬 苏文清 本版摄影 记者 王 鹏

  

  收赃者牵出“盗收销”犯罪网络

  这是一间毫不起眼的调剂行,位于江东张斌桥菜市场附近,小小的门面,平日几乎没什么生意。

  调剂行的老板胡某,看样子是个“勤快”人,从早到晚守着店,半夜11点多才打烊,比附近的店铺还要晚一些。

  店里的“生意”也有好的时候,多半集中在傍晚五六点钟到半夜11点多。陆陆续续有人进来又出去,待的时间都不长。

  时间久了,次数多了,连附近商铺的老板们也察觉到,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个人。

  时不时,会有一辆黑色轿车停到调剂行门口。开车的是个男子,径直走进胡某的店里,没几分钟,就夹着一包东西出来,不经意地看看四周,上车走人。

  直到3月25日深夜,几个便衣民警冲进店里,一把将胡某摁住。

  经查证,胡某,不只是个小老板,在整个扒窃、盗窃车内物品犯罪网络中还扮演“收赃”的角色,收的是偷来的手机,每天多则十二三台,少则四五台。

  那些经常在胡某店里进出的“熟面孔”,就是散布在超市、菜市场、商圈等地的扒手。

  寻踪觅源。收赃者,正是警方斩断整个“盗窃—收赃—销赃”链条的突破口。

  今年1月15日,市公安局特别召开了一次收赃线索汇报会,汇总排查所得的6条收赃犯罪线索。

  调剂行老板胡某,只不过是牵扯其中的9名收销赃犯罪嫌疑人中的一个“小虾米”。江西永丰人高某和浙江台州人陈某才是“大鱼”。

  46岁的高某,在海曙碶闸街附近开了一家二手手机收购店。因为业务关系,她经常会接到询问二手手机收购价格的电话。

  好几次,高某一接到电话就跑到店外去,不久就会有人拿着手机来跟她交易,而且每回来的都是这几个人。

  这让盯梢的民警起了疑心:如果是正常的手机回收,何必搞得那么神神秘秘?

  经过10多天侦查,民警发现高某和4个盗窃团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41岁的陈某,没有正当职业,通常是接到盗窃犯罪嫌疑人,上门“收货”。经警方侦查,平日跟他联系紧密的盗窃团伙多达5个。

  胡某、高某、陈某等人收来的手机,又去了哪里?

  很快,浙江温州人张某和老乡陈某浮出水面。

  40岁的张某,就是那个经常开着黑色轿车去胡某调剂行的神秘男子。他的真实身份,是城区被盗手机外销的“总代理”,上述9个盗窃团伙盗窃的手机汇总到他手里后,再由他快递给远在上海的“终极boss”陈某。

  至此,整个犯罪链条完整呈现。

  办案最苦恼的是如何找到失主

  3月25日深夜,一张编织严密的法网正在收紧。

  晚上9点半,和往常一样,张某开车去了胡某的调剂行。就在一个小时前,胡某打电话给他:可以来拿货了。

  张某从调剂行出来时,手里拎着一个包,里面装了8部手机。

  如果不出意外,他第二天要把手头收到的所有手机打包快递给上海的陈某。当天或者隔天就要出货,是他们这行的“行业规矩”,既是为了回笼资金,也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

  收完货,张某的兴致不错。虽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他还是开着车去了江东宁穿路上的一家大型浴场。

  浴场里的人多,不适合警方动手抓人,盯梢的民警只能在外面蹲守。

  谁也没料到,从浴场里出来的张某丝毫没有回家休息的打算,一路悠闲地开着车,直奔鄞州石碶的一家KTV。

  等啊等,等到张某从KTV里摇摇晃晃地出来,已经是凌晨4点多。

  守候了一整晚的民警立马冲了上去,一把将他抗到肩上。

  等张某酒醒,已经是天亮了。而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现在在哪里?”

  一直到3月26日凌晨5点,集中收网行动才宣告结束,整个抓捕过程持续了7个小时。

  这次行动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1名,其中目标对象50名;当场缴获232部手机,4台笔记本电脑,2万余元现金、24张银行卡和一批作案工具。

  周建波说,从1月15日到3月25日,两个多月的“经营”,民警们的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其中,最辛苦的,不是挖出犯罪网络,实施抓捕,而是如何做到有效打击。

  民警的一次遭遇,或许能窥见其中的辛苦程度。

  在海曙一家大型超市,民警抓到了一名正在行窃的犯罪嫌疑人,失主就在一旁。可是,当民警要求失主配合去派出所报案,做份笔录,却遭到了拒绝。

  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周建波说,仅以手机失窃为例,报案数只占发案数的三分之一。

  “这样一来,即便我们找到手机,却找不到对应的报案,失主没法拿回手机,犯罪嫌疑人也有可能因此逃脱惩罚。”海曙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街面中队中队长宋如浩说。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对于那些串号明确的被盗手机,民警争取在第一时间找到被害人,要求其补报案件,确定犯罪事实。

  对于那些只知道品牌和型号的手机,民警就通过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查询报案记录,查找同一时间、地点的手机被盗案件和被害人,调取涉案视频,固定犯罪证据。

  “做到盗收销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案件、被盗物品一一对应,才能为抓捕、审讯、定罪等工作奠定基础。”周建波说。

  ●破案分析

  两起大案

  同一种破案模式

  这回破获的城区特大系列性扒窃、盗窃车内物品案,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1名,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有48名,其中,被刑事拘留的有47名。

  这个数据构成,和今年年初破获的城区特大系列性电动车盗销团伙案相似。

  在那起案件中,警方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5名,采取刑事刑事强制措施103名,其中,刑事拘留97名。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周建波说,这两起系列性大案的侦破,得益于同一种破案模式。

  从收赃者突破,向上游销赃者和下游盗窃者拓展,从而挖出整个犯罪链条;

  除常规侦破手段外,发挥视频监控的作用,不仅要查清犯罪嫌疑人的来龙去脉,还要跟前科人员进行比对;

  查清所有涉案案件,固定犯罪证据,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整合各警种、各部门力量,确保精准打击每名犯罪分子。

  周建波表示,今后,这种破案模式,还将会被推广到其他系列性案件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