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下岗职工到“金牌”调解员

奉化奉中社区“永定工作室”主任何永定10年调解400多起纠纷

  何永定工作笔记本的首页上写着自勉的话。
  调解时,何永定总是微笑而耐心地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诉求。实习生 祝泽芳 摄

  200多本调解卷宗,成功调解428起社区纠纷,调解后无一例反悔。在奉化市锦屏街道奉中社区,有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永定工作室”。工作室的调解主任何永定今年55岁,他在社区人民调解岗位上工作了10年。从一名下岗工人到金牌调解员,10年来,何永定调解的全是社区居民的纠纷,是个不折不扣的基层事务工作者。昨天,记者走进了“永定工作室”。

  记 者 陈爱红 通讯员 郑晓红

  下岗工人成了人民调解员

  奉中社区是一个有着62年历史的社区,目前有3357户居民。生于斯,长于斯,何永定对这个社区再熟悉不过了。

  2004年9月,何永定从一名下岗工人变成了社区人民调解员,在奉中社区开始了他的人民调解之路。

  作为下岗工人,何永定深知底层百姓疾苦,在调解工作中有一定的亲和力。但是,从下岗工人到人民调解员的角色转换还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做调解工作的初期,何永定就跟着社区工作者柳先生学习了3年。

  学什么?首先是学法。家庭矛盾涉及到婚姻法,工资纠纷涉及到劳动法和合同法,邻里纠纷涉及到物权法……而柳先生是法律科班出身,何永定便结合调解案例向柳先生学习这些法律知识,认真做好笔记。

  其次是学调解技巧,通过参与和用心观察,何永定总结出一些经验,人身损害的赔偿,越拖对弱势方越不利,应该快刀斩乱麻,这是热处理;婚姻家庭纠纷,要冷处理,今天吵了明天好了的情况比较多;邻里之间的纠纷,要对事不对人,人民调解的三方都是平等的,所以大家要有事说事,尽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再次,要学业务知识,熟知调解程序。

  三年下来,何永定调解纠纷就得心应手了。

  调解居民纠纷有求必应

  何永定调解的都是发生在社区内的纠纷。他有一个24小时服务热线,居民纠纷小到1.5元的分摊自来水费,大到50多万元的家庭财产分割,他都随叫随到。

  去年5月的一个周末,正在家中休息的何永定接到居民王先生的电话,楼上住户漏水,王先生家水漫金山。

  何永定马上向双方了解情况,原来,楼上住户当天中午洗菜时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出去了,而洗菜的水龙头还开着,从下午1点多流到了4点多。等到发现时,王先生家里的墙壁、地板、电器和衣柜都遭了殃。

  当天晚上,何永定约了两户人家进行调解,王先生估算了损失,索赔5000元,楼上住户却只愿意拿出1000元补偿。当天晚上谈了4个多小时,没有结果。

  第二天上午,何永定又将双方叫到调解室调解,仍然谈不拢。

  第三天,何永定叫上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做漏水住户的工作,分析利弊。最终,对方同意赔偿2000元,而王先生也觉得何永定是真心在为老百姓做事,同意了。

  何永定有4本工作笔记,记录了他成功调解的428个案例,其中有近七成是相邻权纠纷,除了漏水,还有噪音、采光、通风等问题。

  调解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婚姻纠纷的调解大部分都是调和不调离,但是何永定却帮助一对夫妻调解离婚了。

  2013年6月,社区里的一对夫妻吵架吵到了永定工作室。

  李女士和刘先生结婚12年却分居了8年,她带着女儿在奉化城区租房子住,眼看女儿就要上初中了,她要求丈夫负起责任。但刘先生不相让,要求离婚。

  “结婚12年,分居8年,我是觉得他们早该离了。两人在文化上有差异,性格都很火爆,离婚对双方都有好处。”何永定了解情况后,向双方分析利弊,两人果然早就有了离婚的念头。

  几天后,何永定帮他们起草了离婚协议书,进行了财产分割,约定了孩子由女方抚养,男方一次性付出11万元抚养费,双方不再发生任何交集了。

  在关于老年人的家庭纠纷调解成功后,何永定还要更多地关注后续问题。前几年,何永定曾帮助调解了社区一老太的医药费问题,老太的5个子女经济都不太好。在分摊了医药费后,他们又就母亲的赡养问题找到何永定。于是,何永定又帮他们联系了敬老院,并建议每个子女每年拿出1000元钱作为老人的医疗专项基金,以满足老人的不时之需。

  如今,老人已经离世,这家的几个子女有什么事情还会找何永定帮忙。

  用行动赢得妻子的支持

  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24小时的服务热线,有时候发生了突发事情,当事人会打电话或者直接到何永定的家中去找他。

  何永定对工作的投入,起初家人都不理解,特别是他的妻子仇女士对他颇有微词。“工资低,干活又累,没有星期天,你不要干了。”“自家的事情不放在心上,人家的事情你倒很热心。”“外面人家说你好,在家里你却没尽责。”诸如此类的牢骚,何永定听了不知多少次,但他总是赔着笑,他知道自己确实亏欠了妻子很多。

  何永定家开了个小超市,妻子一个人照顾超市很忙很辛苦。何永定当过兵,还学过9年厨艺,曾经几乎包揽了各种家务活,自从做了调解员,对家务活就很难再兼顾了。

  2012年,何永定被评为宁波市金牌人民调解员。当年,“永定工作室”成立。

  看着丈夫的工作有声有色,仇女士的态度也慢慢转变了,开始理解和支持。

  何永定很自豪地说:“我是做人家思想工作的,如果家里的思想工作没做好,怎么去做别人的思想工作,我是用行动慢慢感化她的。”

  何永定在奉中社区做人民调解10年,参与调解的案例涉及社区居民近500户。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7%。

  问他为什么对调解如此专注,何永定说:“我调解的虽说都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不及时化解,也会演变成治安或刑事案件,我觉得很有意义。”

  如今,何永定正在和同事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要让社会稳定、社区和谐、家庭邻里更加和谐”。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