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洪 通讯员 方新年 郑国江 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公共自行车投放力度,在目前609个网点、15000辆自行车的基础上,再新建200个网点,投放6000辆自行车。目前,这些新投放点的位置已基本确定,其中高新区、保税区等区域首次被纳入公共自行车布点范围。此外,今年我市公共自行车还将首次引入“社会捐赠”模式进行融资。 日租借量目前已接近10万人次 公共自行车运营半年多来,已经得到了市民的普遍接受。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每天的租借量已接近10万人次,从统计来看,市民每次租借自行车时间约为25分钟,每次骑行2.5公里。 相关人士表示,如果这10万人次原先的出行方式都是机动车的话,那么换算成燃油和排放量,相当于每天节省了18.1吨燃油,减少了57.5吨碳排放。 统计数字还显示,公共自行车每天租借有早晚两个明显高峰,其中早高峰为6点30分至9点30分,约占日租借量的25%;晚高峰为16点至19点,约占日租借量的29%。双休日的高峰通常会出现在15点至17点30分。 高新区、保税区被列入布点范围 今年,我市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建设力度,今年新建200个网点和投放6000辆车的方案已经确定,其中,海曙、江东、鄞州各36个点,每区各投放1080辆;江北28个点,投放840辆;镇海和北仑各20个点,每区各投放600辆;高新区和保税区各12个点,每区各投放360辆。 同时,结合轨道交通运营和常规公交线网优化,将网点扩展至轨道交通沿线。其中,高新区和保税区为首次投放公共自行车。此外,在原先布点的区域中,海曙布点将向机场路以西,江北将向环城北路以北、洪塘,北仑将向春晓镇延伸,而此前,这些区域都没有公共自行车覆盖。 预计今年9月前后这些网点就将完成最终建设并投入使用。 将接受捐赠,企业可享“冠名权” 对于目前运营的网点,管理单位将根据实际的租借情况进行优化,比如,对租借量大的网点,适当扩大自行车的投放量;个别布点不合理或周边有施工需要的网点,则优化布点位置。另外,管理单位将进一步开发手机客户端查询等功能,考虑用免费wifi覆盖网点,以吸引更多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 此外,管理部门将考虑扩大自行车建设的融资方式,接受捐赠。待自行车车辆中标厂家确定后,由各区联系自愿捐赠的企业,捐赠企业可在自行车挡泥板上以“××捐赠”的字样冠名,冠名期限为三年。 热点解答>>> 研发新系统缓解高峰期租车难 针对租车高峰期难以租车、还车的问题,市客管局相关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表示,他们也在做进一步改进和调整。 公共自行车受城市布局和运输能力限制存在“潮汐现象”,比较通俗讲就是:想借车时锁止器上一辆车都没有,想还车时发现点位上锁止器都满了,还不进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部分市民的流动方向相对集中,比如早高峰时段,住宅区附近的自行车借不到,而商务区附近则车辆扎堆,还不进。 对此,该负责人说,目前管理单位正在研发一种新的预警系统,当某网点车量高于80%或低于20%时,指挥中心将会出现预警,他们就立即派工作人员到现场处置,确保市民能及时借还车辆。 该负责人表示,“潮汐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交通方式在高峰时段都会出现紧张情况,比如在某个居民区的公共自行车网点,其周边有2000人,如果有10%的人在早高峰时段需要用车,那么要让这个网点瞬时满足所有人的租车需求,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该负责人建议,在管理单位尽可能做好服务的同时,市民也应理性对待:早晚高峰时段,如果发现该网点没有车辆或还不进车辆的情况时,可以耐心等待一会儿。 私自锁车者将被列入“黑名单” 前不久微博上热议有市民私自锁车一事:在琴桥东网点,有租车人在还车同时,用自行车自带的车锁将车锁住,并把钥匙拿走。导致自行车虽被归还,但别的市民却无法租借。 对此,管理部门表示,虽然目前他们只发现了一起这样的案例,但这种行为已构成了对公共自行车的恶意侵占,他们已通过监控和数据后台找到了当事人,并对其进行了约谈。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市民在租车时发现了类似情况,可以直接通过热线电话967277热线举报,租借自行车的市民卡是实名制的,因此,他们可以很快查到租借卡办理人的具体身份信息,再通过监控比对,就能找到当事人。 “按照规定,如果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我们会以批评教育为主,联系当事人立即到现场解锁,如果第二次再出现这种情况,该市民卡将被列入‘黑名单’,取消其租借公共自行车资格。”该负责人说。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市民最好用自己办理的租借卡租车,如果丢失应尽早挂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