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19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去世

享年87岁 他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生平

  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1940年,马尔克斯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在大学期间,马尔克斯如饥似渴地阅读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诗歌,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北京时间18日凌晨在墨西哥首都因病去世,享年87岁。

  “魔幻”代表人物

  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他曾经告诉媒体,小时候从祖母那里听到的神话和民间传说,成为他日后创作的养分。 

  1967年出版的《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影响力最大的作品,曾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该书的灵感来自他开车驶往阿卡普尔科的路上,为了抓住这难能可贵的艺术灵感,马尔克斯直接掉转车头回家,将自己锁在了房间里。此后,他每天以香烟为伴,埋头苦写。在1年半的艰难写作中,马尔克斯欠了12000美元的巨额债务,好在《百年孤独》终于初现雏形,并在日后成为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畅销书之一。

  影响中国作家

  马尔克斯的作品对中国很多作家产生影响,并助推了一股寻根文学和故乡书写的热潮。尤其是《百年孤独》,不少作家甚至模仿它的开头写法:“多年以后,站在行刑队面前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想必会记起父亲领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对于当时一直处在机械的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中国作家来说,这样的一个句子显得如此新鲜和玄妙。从马原的《虚构》、莫言的《红高粱》、韩少功的《雷祸》、洪峰的《和平年代》、刘恒的《虚证》、叶兆言的《枣树的故事》,到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余华的《难逃劫数》、格非的《褐色鸟群》、陈忠实的《白鹿原》、阎连科的《炸裂志》等,都能看到马尔克斯的“影子”。

  著名评论家朱大可曾分析说,这样的一个句子使时间和空间互相移植,有一种显明的他者化效应,进而制造了作者和叙事对象的疏隔,由此跟此前的以“我”为主语的伤痕文学和朦胧诗划清界限。 

  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82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至今各大学中文系学生都言必称《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爆炸”,其影响之巨可见一斑。

  2010年中国农历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马尔克斯才向中国的新经典出版社正式授权出版《百年孤独》中文版,对于中国出版界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新经典于次年(2011年)出版的《百年孤独》是中国大陆第一本正版马尔克斯作品。

  晚年遭受打击

  据悉,马尔克斯1999年就被查出癌症,在美国接受化疗后,肿瘤缩小。由于受家族遗传、癌症化疗等因素的消极影响,马尔克斯罹患老年痴呆症,其写作能力受到严重打击。上月31日,马尔克斯因肺炎及相关疾病入院治疗,医生发现癌症扩散至肺部、肝脏。本周一,他的病情再次恶化。

  综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