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看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战士走了

卢业香在琼海家中去世 享年100岁

  卢业香残缺的手指,记录一段光辉岁月。
  红色娘子军战士晚年时的合影(右二为卢业香)。

  昨天上午8时40分,中国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战士卢业香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排田村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夺炮楼手指被炸断

  卢业香于1914年农历11月13日出生在琼海市,1931年5月1日,卢业香和100多名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的穷苦农村女性一起,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这是中国第一支妇女革命武装。

  女子军特务连主要任务是保卫领导机关、看守犯人和宣传等。随着形势的变化,女子军特务连成立仅一个月,就参与了消灭乐会县国民党“剿共”总指挥陈贵苑的沙帽岭伏击战。战斗时,只有连长和指导员各有一把驳壳枪,多数战士手里拿的是简陋的七五枪、五排枪,甚至是打猎用的猎枪。最终凭借顽强的战斗精神,漂亮地打赢了这场仗,而且无一人伤亡。从此,“女子军”的英名威震琼岛。

  卢业香曾任红色娘子军连2排2班班长,先后经历过“沙帽岭伏击战”、“炮轰白石岭”等一系列战斗。在拔除(琼海)文市炮楼战斗时,卢业香的左手中指被敌人的子弹打断了。在火烧文市炮楼战斗中,女子军特务连活捉了大恶霸冯朝天。不幸的是,1932年8月,国民党派遣警卫旅陈汉光部,围剿琼崖革命根据地,女子军特务连与红军一营奉命在马鞍岭阻击敌人,迎来了最为惨烈的战斗。“女子军”的这一场阻击战,伤亡惨重,直到弹尽粮绝,她们用石头砸敌人,跟敌人拼刺刀,最后用牙咬。女战士们用自己的牺牲成功掩护中共琼崖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红军师部安全转移。

  卢业香曾化装农妇,一人深入敌堡附近侦察,也曾赤手空拳俘虏国民党的两名“民团”。不久,琼崖红军主力作战失利,“女子军”被迫化整为零,疏散隐蔽。这支特殊部队仅仅存在了不到500天,却参加了50多场战斗。毛泽东、周恩来曾对“女子军”作出高度评价,称之为“世界革命的典范”。

  晚年喜欢看战争片

  在卢业香孙女翁文丽、翁文丁眼中,奶奶更是集勇敢和智慧于一身的女英雄,她也讲述了一段,奶奶不为人知的经历。

  据了解,卢业香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个丈夫在革命中牺牲。改嫁后,在40岁时生下翁祚雄,这也是她唯一的孩子。

  据卢业香的孙女翁文英描述,当时奶奶所在的九曲江乡的仙村是个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却因为有个德高望重的卢业香老人,而使得仙村远近闻名。村里夫妻吵架她要去劝架,谁家遭了欺负她要去评理,谁家生活困难她主动照顾,就连村里的小孩无人照管,她也要领过来抚养。 当时村里年过花甲的翁炸兴是个光棍,他父母去世得早,又没有兄弟姐妹,卢业香老人把他当儿子一样照顾,还给他钱治病。

  除此之外,翁文英还表示,奶奶最热心的是帮人做媒。当时村里有个小伙子,老实能干,由于家里穷,二十八了还没有找到媳妇。于是,卢业香老人就张罗为他找对象,介绍了一个邻村的姑娘。在她的撮合下,两人结婚了,婚后生下一个男孩。他们逢年过节都带着孩子给卢业香老人拜年。翁文英说,像这样的事情很多,每逢过节,都有很多人去看望奶奶。

  卢业香的儿子翁祚雄说,2004年之后,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慢慢的,不记得往事了,不认识人了。虽然她已经不认得我,但她喜欢看战争片。家里的电视,只要听到‘嘎嘎嘎’的战斗声,她就会特别有神。”早些年,卢业香甚至能挥着被打残指头的手,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近乎标准的行军步。

  1956年

  被首次称为“红色娘子军”

  1956年,海南军区收到一个开展建军30周年征文活动的通知,当时22岁的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刘文韶被指定完成这一工作,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刘文韶从一位琼崖纵队战士的一本破旧油印小册子上发现了这么一句话: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下属有一个女兵连,全连120人。

  正是因为这短短十余字的描述,刘文韶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调查采访,并完成发表了3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已经消失25年的“女子军特务连”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翻开尘封已久的“女子军”历史。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被人们称作“红色娘子军”。当时的刘文韶并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这不经意的发现,让“红色娘子军”这一名字在全国迅速传播,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文章发表后仅4个月,他就接到了电影制片厂邀请他将报告文学改编为电影剧本的信函。

  1961年,谢晋执导拍摄的《红色娘子军》和一首慷慨激昂的主题歌传遍大江南北,再次让这支曾在琼崖奋战的女子部队闻名天下。1964年,中国第一部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搬上舞台,成为红色经典。综合《法制晚报》、《海南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