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商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柴盒里的老宁波记忆

童车牌火柴,今年100岁了

  采桑火花
  嫦娥火花
  宁波风景名胜系列火花
  早期使用的童车牌火柴火花。
  1984年3月,糊合车间内内盒机生产情况。(资料图片)
  宾馆火柴
  火柴盒背面纸张
  计划生育宣传系列火花
  水墨画系列火花
  广告火花

  小小火花有秘密

  因为火柴,收藏火花也成了很多人的爱好。火花就是火柴盒上贴的画片,那时候,小小的火柴盒简直成了“百科全书”。“有几个宁波人在国内的火花收藏界小有名气。有一位叫王才俊的八旬老人,收藏了六万多枚火花,并将其中产自宁波火柴厂的300多枚火花送到了宁波市博物馆收藏。另一位收藏家李国良,曾在庆安会馆开过个人火花收藏展,展出了30余个类别的1000余枚火花。

  在宁波博物馆的馆藏中,记者看到了王才俊老人收藏的尘封多年的火花,捐赠者将它们进行了分门别类。在中国早期火花中,看到了“浙江”、“学生”、“嫦娥”、“采桑”等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火花;有四个版本的宁波风景名胜系列,将宁波地区的保国寺、天一阁、鼓楼、天童寺等著名景点印在火花上;宁波牌火柴出过各种颜色的月湖十景系列火花;还有为宁波第一家涉外宾馆———亚洲华园宾馆设计的十字形硬纸盒。

  据桂师傅回忆,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厂里开始生产花色火柴和旅游火柴,张鑫回厂后学以致用,设计了很多新潮的火花,深受市民喜爱。很多作品至今都被桂师傅完好无损地保留着。当时还有很多大商家行号为促销商品,纷纷在火花上打广告,“我记得有一个红灯牌卫生纸,是老家镇海的一个香港商人来下订单的。当时画了他们厂几个系列产品的火花。”红灯牌高级卫生纸、青竹牌卫生纸王、凤凰牌洗衣皂、海鸥牌高级洗衣粉、宝珠牌圆珠笔、新乐洗衣机、青春宝抗衰老剂、状元楼酒家……还有一些公益广告也出现在了火柴盒上。

  从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宁波火柴厂共生产1048501件火柴,为国家创汇436万美元,1988年被轻工部授予出口创汇先进单位,产品获优秀出口铜质奖。

  有人专门为收集火花而购买火柴。桂师傅说,当时国内几家大的火柴厂都开始生产专用来收藏的火柴,如开封火柴厂的清明上河图系列,南京火柴厂的国旗系列,长沙火柴厂的巴黎卢浮宫系列等等。作为全国火柴生产企业中的佼佼者,宁波火柴厂自然也不落人后,厂门口的门市部一度人满为患,挤满了抢购新品的火花爱好者。

  张鑫至今还保留着一张1985年的奖状。那一年,由她设计的普陀火柴获得了华东地区第三届包装装潢评比“入选证”奖。普陀火柴是一种全新尺寸的火柴,一套12小盒,分别记录了普陀山的十二胜景,千步金沙、海岸牌坊、普陀夕照、不肯去观音院等,“火柴盒的外包装上有一张普陀山游览图,火柴盒的背面有中英文对照,当时我自己一个人跑去杭州大学找一个老师翻译的。”

  当时设计火花,是全部采用手工绘制的,除了彩色样稿,还要画制版用的黑白稿,设计师全靠一支鸭嘴笔,万一画错了就用白颜料修改,过程既漫长又复杂。

    火柴厂背后的宁波商人

  三北观海卫东山头徐家的徐蕙生、徐日廑父子对中国火柴工业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大火柴厂创设于清光绪末年(1907年),是我国火柴工业中开办得比较早的一家工厂。当时我国的火柴工业还处于萌芽状态,不仅机器设备,就是一切原材料包括梗片,都是进口的,实际上它仅仅是利用了我国的廉价劳动力的加工场地而已。该厂原由法国人设在宁波的天主堂经营,有排板车7部和拆板车3部,有长工六七十名,加上女工约百余人。因天主堂早先在甬设有“光明皂烛厂”,所以将火柴厂定名为“正大”,取其“光明正大”之意。

  不到四年,因为经营不善,资金周转苦难,正大火柴厂于1911年宣告停产。这些情况被恰好从日本回宁波探亲的慈溪人徐蕙生看在眼里,他决意接下这个烂摊子。

  说起来,徐蕙生和火柴之间还有一些渊源。吴锦堂是我国当时在日本的一位爱国侨商,徐蕙生就在吴锦堂的怡生商号里办事。当时,怡生商号委托东洋燐寸株式会社定制的龙船牌火柴,通过吴锦堂在上海开设的义生洋行,大量销往上海、苏州、无锡、镇江等地。

  在吴锦堂和朋友们的支持帮助下,徐蕙生决心重新创办宁波正大火柴厂。可惜,时值1911年秋后,三北地区海啸雨灾,棉地绝收,徐蕙生好不容易凑资15000余块银元,还只能以租借的方式,租下正大火柴厂,为了区别前后业务关系,改名为“宁波正大新公司”。随后,徐蕙生往返日本购置新的设备和原料,聘请了两名日本技师前来指导,于1913年重新开工生产。开工之前,徐蕙生在工厂的大门口,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正谋地方实业,大展平民生计。

  之后,徐蕙生还创新了火柴的制造技术,发明首创黑头安全火柴,以赤磷替代低燃点的黄磷;放弃了长期应用的硫磺配方;用化学方法处理火柴梗,使之燃烧后成一根完整安全的炭棒。在市场营销方面,徐蕙生采用多商标运作经营,使宁波正大新公司的“浙江”、“童车”、“教五子”、“爱鹅”等品牌的火柴大量销往华东地区。

  宁波正大新公司经营稳定后,徐蕙生陆续在上海与南京分别筹建“正丰火柴厂”和“正生火柴厂”,设立各地火柴销售分公司,成为中国民族火柴工业的领先企业。并在安徽六合、江苏南通和上海等地投资煤矿、地产、银行等事业。

  1916年冬,徐蕙生将宁波的生意交给外甥余东泉打理,可惜因种种原因,宁波正大新公司经营情况日益困难。

  1930年,徐蕙生派大儿子徐日廑来宁波负责主持正大新公司的工作。在勇于改革的徐日廑的领导下,“正大火柴新公司”更名为“宁波正大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徐日廑一面扩大生产,把排板车从12部增加到18部,改手摇生产为动力拖带生产,改进烘房设备,使雨天也能投入生产;一方面又千方百计打开火柴销路,尤其是童车牌火柴的声誉,在浙、苏、皖、闽等地的消费者心中,树立了牢固的优质品牌形象,每月销售量达到1700箱,经营效益蒸蒸日上。

  1953年前后,国家对私营企业进行公私合营改造,徐蕙生、徐日廑拥有的在上海、宁波、杭州、南京等地的企业积极参加公私合营。1953年11月的《人民日报》,专门载文介绍了徐日廑对社会主义改造合营的思路。1957年,以徐日廑的上海正丰火柴厂为主体组建国营上海塑料制品三厂。1966年5月,已发展有1000多名员工的宁波公私合营正大火柴厂收归国家所有,成为国营宁波火柴厂。

  1994年,随着打火机的普及,宁波火柴厂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