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警刘林波早已和居民成了朋友,仔细记下他们提的建议,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
 |
每次外出处警,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
 |
早已错过了饭点,刚刚出警回来的民警忻宇翔只能在忙碌间隙,吃几口泡面充饥。 |
在街头巷尾,经常看到他们开着警车昼夜巡逻;在社区楼宇,总有他们走家串户的忙碌身影;在危难时刻,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为民众排忧解难……人民警察,以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为己任,披星戴月,日复一日,辛勤付出。他们的真实工作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所知的酸甜苦辣?《警周刊》特别策划“警营24小时”系列,由记者带您走进警营,全方位体验基层公安工作。 派出所也有“早高峰” 4月16日上午8点10分,记者来到百丈路派出所,未走进大厅,“叮铃铃……”的处警声已经传了过来。 几位民警带着处警装备,从记者身边快步走过,上车,发动警车,驶向一个个事发地点。 在大厅,记者翻开报案记录簿,上面已记录了10多条:家里被窃、苹果手机丢失、行人道路纠纷…… “每个早晨都是一场‘战役’。”治安组组长余德林告诉记者,“每天有几个报案高峰,早上、傍晚、深夜,虽然法定上班时间是8点30分,但很多民警8点不到就来了。” 而余德林自己,已经值班24小时,眼圈微黑,面带倦容,但依然正常上班。 “这里属于江东繁华地段,流动人口多,治安压力大,所里实行接处警24小时值班,五天一班。”余德林说。 话音未落,接警铃声再次响起,“某小区发生纠纷……” 民警吴寒快步走来,查看完报案信息后,跑向了警车。车上,他告诉记者,这是他当天接的第三个警了。 “其实我是刑侦民警。”吴寒说,“我们所里是全员接处警,无论是刑侦民警还是社区民警,都要接处警。”这位爱笑的湖北小伙2005年进入宁波公安队伍后,一直在百丈路派出所任职。 几分钟后,来到事发地点,吴寒的警车刚停稳,一位女士就跑过来:“我停在小区楼下的小轿车被人划了!这个你要给我处理好!” 吴寒仔细查看了划痕以及车停靠的位置,并在物业处调出了当时的监控。然而监控只拍到了车尾部分,被划处没有涉及。物业人员表示轿车不在监控范围内,不应该由他们负责。 “车停在这里,物业就有责任,他们一定要赔!”由于爱车被划,这位女士的情绪很不好,嗓门很大:“你们警察干什么吃的,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面对情绪激动的事主,吴寒一边进行安抚,一边反复查看小区监控。终于在该女士停车的时段里,发现了一个人影经过,并最终锁定了嫌疑人。 “有时民警难免受点委屈,但这也是因为百姓对我们的期望大,所以才要求高。”吴寒说。 回去的路上,吴寒又接到了新的处警任务,直接往事发地点赶去。 破案不是刑侦队的专利 回到所里,已是10点30分,记者见到了吴寒口中的刑侦能手沃韩斌,他荣获2013年度全市十佳办案民警。 “派出所的刑侦民警,一般是处理‘短、平、快’的案子,遇到大案要及时移交上级部门。”沃韩斌告诉记者,“我们是跟着案情走的,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因为在白天8小时内,犯罪分子往往是不‘上班’的。” 去年年初,辖区连续发生了数起诈骗案,犯罪嫌疑人用假身份证和产权登记证,在租车公司租赁高级汽车,再将车抵押给贷款公司,以此骗取钱财。短短几月,就有5辆轿车涉案,其中包括宝马等高级轿车,涉案金额数十万元。 由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是假的,驾驶证是假的,甚至电话也是临时的,案子一时陷入了僵局。 但沃韩斌没有放弃,经过不断搜寻,终于找到了与犯罪嫌疑人相识的朋友,确定了其籍贯和活动范围,并将其抓捕归案。最终,经过半年努力,这个以赵某为首的三人诈骗团伙被连根拔起。审讯时,警方还发现该团伙牵涉3起钢材诈骗案,涉案金额数百万元。 “只要案子破了,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沃韩斌说。有时,为了破案,他可以连续几天通宵达旦。 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工作忙,难以顾家,妻子偶尔也会在微博上小小抱怨一下。 “现在孩子两岁了,连续几天加班后,见到他会觉得特别幸福。”沃韩斌说。 鸡毛蒜皮也会影响大和谐 中午12点20分,早已过了正常饭点,刚处警回来的社区民警孙昊,没顾得上换下处警装备,直接在食堂点了份简单的饭菜。然而,刚扒了两口饭,电话就响了起来。 “收到。我马上过来!”挂断电话,孙昊立即起身,外出处警。 原来,孙昊管辖的潜龙社区,有两户人家闹了纠纷,双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社区的“孙警官”。 “孙警官,你来了就好了。”看到孙昊来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 孙昊了解了事情始末:居民某女士信风水,觉得楼上住户的卫生间与自家客厅相近,心里十分别扭,上楼让对方拆掉卫生间,于是两家发生了纠纷。 虽然事情很小,但孙昊意识到,如果不尽快解决,会给邻里和谐造成大影响。于是,他一方面做这位女士的思想工作,封建迷信要不得,另一方面,与楼上住户沟通,是否在使用卫生间时因声音过大影响到了楼下。经调解,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渐渐平静下来,最终握手言和。孙昊这才长吁了一口气。 “很多时候,我们处理的都是别人眼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小事既关系到百姓的生活,也关系到辖区的安定。”孙昊说,“要处置好这些‘小事’,让百姓相信你,我们就得在社区多走动,多串门,这样百姓的安全感也会更高。” 由于潜龙社区流动人口多,孙昊在日常巡逻外,还会趁着上门做暂住证的机会,与居民聊聊天、谈谈话,在谈笑间,将辖区的一草一木印在心里。 居委会不管的事儿 我们也管 副所长欧洲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百丈路派出所辖区内多是敞开式的老小区,以最大的潜龙社区为例,常驻人口8000人,流动人口3000人,却没有一家物业,治安管理的难度非常大。 说话间,处警铃声又再次响起:宁舟二村某住户门锁被撬。 7分钟后,记者随民警张超君来到报案人家中,仔细询问了物品丢失情况。但报案人自己也不能确定到底丢了什么东西。 “现场你们先别动,一会儿技术科的人过来看看。如果发现丢了什么东西就来所里,我们就在巷子那边。”张超君说,“还有,赶紧通知房东换锁。” 报案人却拉着张警官不让他走,说道:“那我们不是白报警啦!什么都不做就走了?” 张超君只好一再解释,自己现在没有专业设备,技术科人员马上就来,请报案人放心。 临走时,张超君看见报案人家门口贴着电费催缴单,再三叮嘱道:“这样的催费单一定要及时撕掉,不然小偷看见,会认为家里没有人。” 回去路上,张超君告诉记者:“现在民警做的非警务工作比较多,好多社区居委会大妈不管的事我们都管了。没办法,出了事儿,群众就是相信110。” 有一次,凌晨四五点他接到报警电话,对方称树上的鸟叫吵到他休息了。 “说实话,接到这种报警,我们也很无奈。但无论如何,群众有需要,我们就得去。”张超君说。 当问到最后怎么解决的,张超君笑道:“好说歹说劝了一阵,告诉他这表明周边的环境好嘛!” 记者 石承承 实习生 李睿 通讯员 苏文清 记者 王鹏 摄 转1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