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访队员来到鸳鸯樟下。记者 王鹏 摄 |
踏上布满青苔的青石板路,感悟古村的沧桑悠远。触摸磐石卧龙般的银杏枝干,想象千年的世事变迁。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午后,慈溪市龙山镇方家河头古村这个“世外桃源”迎来了一批批慕名前来的访客。 前天,本报和市生态办、团市委、中国宁波网联手举办的第九届“环保·故乡·山江海”系列活动之“生态文化古村行”继续前行,探访慈溪河头古村。 置身于桃源仙境一般的古村,由20多位市民代表组成的环保志愿者探访队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激方氏祖先为后人留下的这块原生态的风水宝地。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刘小哲 ●古井幽幽 有水自天上来 慈溪市龙山镇方家河头村地处慈溪市东南边陲,河头村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村中沿山高地一带就有人居住,在村东部照山曾发现商周遗址。 到了秦汉之际,这里成了商贾来往的港口。相传,秦始皇东巡达蓬山,将临时行宫设在此地,并用自己爱妃的名字命名“兰屿”;徐福东渡,也在此留下痕迹。 汉代村口建大塘,是三北最早的古塘之一;至唐宋,村落形成,人口密集;进入明朝,河头古村正式走向兴盛。 到现在为止,河头村是慈溪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千年历史文化古村落,也是国内方姓第一大村。村庄800余年的悠久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古迹,可以归纳为“四古”:古井、古道、古树、古屋。正因如此,这里还被命名为慈溪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对于河头村世世代代的村名而言,水是上天赐予的最大财富。一行人沿着古村主干道进发,没走几步,就会看到水源。河流池塘比比皆是,溪涧绕村而行。 淙淙水流之声不绝于耳,房前屋后到处都是一眼眼古井。走着走着,位于老街东侧的方井引起了环保志愿者金家杰的兴趣。据村民介绍,河头村历经多次大旱,唯独这口却从未干涸。金家杰忍不住感叹:“数百年来,这里可就是村民们取之不竭的生命源泉啊。” 不过,最奇妙的莫过于不远处那口清澈见底的生儿泉。相传,此潭泉水为送子观音所赐。正因有了生儿泉水,古村才一直人丁兴旺,老人长寿,青年健壮。 ●古树翠蔓 鸳鸯樟相依偎 相传,河头村是由明朝开国元勋汤和所设计的,大量古迹至今保存较为完整,村主干道不远处的一个名叫“镇风岭”关口就是其中之一。 据方头村村委会文书方秀珍介绍,当年,关口之外就是汪洋大海。为了抗击每年夏季台风的频频来袭,汤和就在关口种上了一排柏树。冬天时,还可以抵御北风的入侵。 跟随方秀珍的步伐,我们来到村里另一道靓丽风景线—古村兰屿生态公园。公园南首,巍然屹立着两棵盘根错节的大香樟。 两树高17米,树干合抱分别为4.2米和5米,平均冠幅分别为14米和17米,树龄超过了500年。历经五百年的岁月沧桑,而今依然枝繁叶茂。更为神奇的是,两棵樟树相依相偎,宛若一对亲密无间的情人,鸳鸯樟由此而得名。 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鸳鸯樟下到一到,相敬如宾同到老;鸳鸯樟下走一走,夫妻恩爱到白头。在这支探访队伍中,有一对老夫妇———退休教师陆贤芳和他的老伴。他们告诉记者,退休后最喜欢出来走,特别是到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的地方去。同行者笑着插话说,你俩的感情也会像鸳鸯樟一样常青呀! 而老街旁一株大有来头的老槐树则因“枯木逢春”被称为一大奇观。据史料记载,此古槐为时任鄞县县令王安石所亲手栽种。曾在1956年大台风中被拦腰折断,一度枯萎,村口老人都为此叹息。孰料,30年前,老槐树竟又重新长出新叶。 ●古道漫漫 桃花岭通三地 河头村背山面海,所背之山系四明山余脉延伸。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稻蓬山、青龙山、旗盘山俗称河头岙山,三座山中也有许多山岭,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桃花岭了。 “灵户河头村、十里桃花岭”。从秦代起,方家河头就以桃源仙境而声名远播。这条200多年历史的桃花岭古道,伴着粼粼湖水,蜿蜒于九龙山脉。桃花盛开时节,沿路十里开遍桃花。 十里桃花岭,又分大桃花岭和小桃花岭。大桃花岭从今横溪村起至慈溪市方家河头,小桃花岭从现在的横溪村往西蜿蜒至秦山村,风景胜过大桃花岭。 同时,桃花岭也是江北、镇海和慈溪的三邑分界点。在交通运输十分不便的年代,就是这条崎岖的山路,连通三地,承载着当地村民外出经商求学的希望,是宁波的茶马古道之一。 后来,由于修建了新的交通线,这条曾经连接镇海、余慈的繁忙古道,渐渐湮没于荒野蔓草间。不过,现如今却俨然成为了市民的健身步道。2013年,被评为国家登山示范工程,为古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宅倩影 穿越时空的古朴 走在方家路这条百年老街上,古民居星罗棋布,随处可见。明刺史第、清益新门头、清思本堂大屋、民国洋房、天一门头……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彰显着河头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看到这些让参加探访的志愿者兴奋不已。几位年纪较大的市民志愿者不断交流对古村的印象,尽管之前互不相识,但对大自然的热爱使他们有了共同语言。自第九届“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启动以来,市民读者非常关注本届安排的有关探访活动,在周宿渡社区工作的钟女士说:“我这次打报名电话参加活动终于如愿,所以,下雨也要来。商报的活动很有意义,宣传环保,热爱家乡,今天看了这里的山水风光,更增添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几位年轻的志愿者一边拍照一边向朋友发微信,既记录着美丽生态文化古村风貌,也将春天的信息传递给家人。 在参观了古村保存较为完整的、建于民国时期的兰屿大屋后,市出租车有限公司明殷车队代表唐意娜也有感而发:“希望方家的子孙后代能够尊重先辈们保留下的珍贵遗迹,让世世代代都能够尽享这份恩泽。”活动组织者介绍说,这次探访活动得到了市出租车有限公司明殷车队的支持。他们派了最有经验的驾驶员送市民代表来古村探访。车队的戴师傅说,我们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也算为宣传环保生态出份力吧。 为了让古村源远流长,方家河头村村委不遗余力地维护修缮,保持原样。与此同时,方秀珍希望通过商报向各位热爱自然的到访游客呼吁,爱护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不要随意破坏野外植被。离开时,请还古村一个干净的原样。 ■相关新闻 “市民环保讲师团” 今起招募10名讲师 商报讯(记者 林伟)继共同打造“环境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平台后,宁波市环境保护促进会、东南商报社、中国宁波网又有新环保大动作———成立宁波市市民环保讲师团。从今天起,主办单位将联合向社会公开招募第一批10名“市民环保讲师团”讲师。 除了参与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外,讲师们还需要到全市相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传播生态环保知识。 为此,作为讲师必须具备:年龄为18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的环保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须自己制作相关课件,比如PPT。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讲师团和市民环境监督员一样,也是属于义务性质,但因为讲师团需要自己制作课件,并到各个单位上课,因此主办单位将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此次“市民环保讲师团”讲师的招募人数为10名,试用期1年。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募人数的话,还将通过试讲的形式择优录取。 报名时间为今天起至5月10日止。有意者请登录中国宁波网(www.cnnb.com.cn)报名,并填写完整的《市民环保讲师团报名登记表》。有兴趣的市民也可以拨打市环境保护促进会的咨询电话:0574—87086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