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茂名市原政协主席冯立梅(资料图)。 |
已退休两年的广东茂名市原政协主席冯立梅近日被调查,标志着沉寂两年的“茂名官场腐败窝案”重新掀开。 2009年~2012年,以两任茂名市委书记落马为标志的官场贪腐窝案爆发后,茂名官场几近瘫痪。为“保持茂名稳定”,相关部门采取了“办案”和“挽救”并举的做法。包括时任市委书记罗荫国供出的贪腐名单上的大批涉贪官员,被采取了“高举轻放”的处理,窝案后维持原职。 冯立梅便系免责者之一。对冯的重新调查,将再次考验有关部门在官场窝案面前的“政治智慧”。 平安落地的 “实力派” “罗荫国任市委书记时,冯立梅的根基已经非常深, 是地方的实力派,在茂名,他可以当半个家” 出生于1951年的冯立梅为广东阳江人,仕途起步于阳江县委宣传部,在阳江工作22年,曾任阳江县委副书记、阳江市阳东区委书记等职。 1992年,冯立梅由阳江调任茂名,担任茂南区委常委、区委副书记,之后在茂名官场20年,直至2012年初退休。 20年间,冯立梅历任茂南区委副书记、茂名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秘书长、市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等职。 2003年5月起,冯立梅任茂名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并在2006年12月,升任茂名市政协主席,官至正厅级。 2012年1月,冯立梅因到退休年龄退休,平安“落地”。 多位熟知茂名政情的人士告诉记者,冯立梅在茂名官场的升迁黄金期,恰逢前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任茂名市委书记的时期。 周镇宏于2002年至2007年任职茂名市委书记,此后,周升至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2012年1月,周镇宏因涉嫌严重违纪,在统战部长位上被调查。今年2月28日,周镇宏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死缓。 周镇宏主政茂名时期,冯立梅由市委秘书长转任茂名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3年又7个月后,冯立梅升至茂名市政协主席。 冯立梅的升迁速度,被茂名一位退休老干部称为“犹如坐直升机”。 上述知情人士介绍,2007年至2011年,在罗荫国任市委书记时期,茂名官场形成以罗荫国、冯立梅等人为主的三足鼎立的势力版图。 “罗荫国任市委书记时,冯立梅的根基已经非常深,是地方的实力派,在茂名,他可以当半个家。”茂名一位前组织部官员说,冯立梅喜欢结交房产商、矿山老板等企业家,并且擅长在官员和商人之间牵线搭桥、平衡关系。 为茂名当地人所熟知的是,冯立梅与房产商柯国庆走得非常近。茂名一位商人曾见到冯立梅与柯国庆在茂名一家酒店开房打麻将。“当然,几乎都是冯立梅赢。” 柯国庆被称为茂名“地下组织部长”,据公开材料,柯国庆曾向茂名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茂名原市委书记罗荫国行贿。目前,杨、罗均已被判刑。 买官卖官 几成公开化 茂名系列腐败窝案已波及茂名的党委、政府、人大及政协等四套班子,且仍有蔓延之势 罗荫国是一位由基层成长起来的官员。出生于1954年的罗荫国是高州人,父母均是普通农民。 18岁时,高中毕业的罗荫国到邻镇做小学教师,两年后当上了村干部,之后成为镇委书记;1984年,30岁的罗荫国开始到高州市任职,由对外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一直升至高州市委书记。 1998年,罗荫国调任高州所在的地级市茂名,历任茂名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等职;2007年11月至被带走调查前,罗荫国身兼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要职,到达个人权力顶峰。 罗荫国案卷宗显示,1993年至2011年1月的18年间,有63人向其行贿。其中党政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44名,商人19名。 广东省检察院披露的罗荫国涉案金额为,受贿共计人民币862万元、港币1318万元、美钞40多万元以及丰田牌轿车一辆(价值人民币35.5万元)、房产一套(价值人民币51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共计人民币2565万元、港币2823万元。 在罗荫国的案卷材料中,其受贿罪事实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罗荫国在干部任命、人事调整、工作调动、职务升迁、关照工作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第二部分是,罗荫国为商人承揽工程、中标项目、土地办证、企业用地、酒店评级等方面谋取利益。 另据媒体报道,至案发时止,罗荫国的妹妹、妹夫、妻弟等人分别在茂南区劳动局、茂名市刑警支队、信宜市检察院、茂名市中级法院、茂名市财政局、高州市卫生局等部门担任要职。其子女分别加入了中国澳门、澳大利亚籍,并在境外置业。 多位知情人士介绍,茂名窝案案发前,买官卖官几成公开化。这种官场生态,始于2002年,当时,周镇宏调任茂名任市委书记。随着罗荫国的落马,弥漫于官场间的买官卖官之风才刹住。 有报道称,在周镇宏及罗荫国主政时期的茂名,通常情况下,仅仅一个科级职务,不花一二十万元是不可能的。一般情况下,每年春节和中秋节,下属都要向上级领导贡献红包。给科级领导的红包不会低于1万元,给处级干部的红包则大概是科级干部的10倍左右。 随着冯立梅被调查,茂名系列腐败窝案已波及茂名的党委、政府、人大及政协等四套班子,且仍有蔓延之势。 “办案”和 “挽救”并举 罗荫国涉案后,茂名官场几乎瘫痪, 保持茂名稳定成为上级重点考量的事情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罗荫国案发的直接原因是受下属、茂名市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案影响。 前文提到茂名“地下组织部长”商人柯国庆向杨光亮行贿的同时,也向罗荫国行贿。柯国庆在交代时,将罗荫国一并供出。 罗荫国是被检察机关直接带走调查的,并随后被宣布刑拘。茂名一位厅级退休干部分析,正是因为罗荫国的措手不及,导致他没有时间与涉案人员串供,大量权钱交易在此后浮出水面。 随后,2012年初,罗荫国的前任周镇宏亦被调查。周被指“对茂名发生的系列严重腐败案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现在看来,恰是如此之多的官员涉贪,反而使其中的官员安全了。 公开资料显示,罗荫国案发后,供出了10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那段时间,茂名官场人人自危。”长期任职茂名的一位科级干部说。 如何处理涉案官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茂名一位厅级退休干部介绍,罗荫国涉案后,茂名官场几乎瘫痪,保持茂名稳定成为上级重点考量的事情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案件波及面太广,有关部门不得不将“办案”和“挽救”并举。 2012年4月,广东省纪委通报称,全案共涉及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波及党政部门105个,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领导全部涉案。 但是,只有61人被立案查处,属省管干部19人、县处级以下干部42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人。 一位接近广东省纪委的人士说,很多涉案官员被定义为消极腐败。“作为市委书记的周镇宏和罗荫国收钱,你不送钱行吗?很多人是被裹挟的。” 这一震惊全国的腐败窝案最终被高举轻放。媒体报道,当年放过了160余名官员。 2011年2月,罗荫国及妻子被带走调查;2013年7月,罗荫国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缓。 落马官员不服 一直向上反映情况 此次冯立梅被抓,就是中央巡视组接到类似举报 茂名检察院一位官员介绍,罗荫国案发后供出了冯立梅,但冯主动向专案组作了交代并退赃,最终未被追究刑责。 茂名一位官员说,冯立梅拉着妻子一起到纪委退赃,他当着纪委办案人员的面,大骂妻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钱。冯由是得以从窝案中“幸存”。 多位认识冯立梅的官员、商人介绍,自2012年1月退休后,冯立梅一直过着悠闲的、深居简出的生活。“很多退休老干部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但冯立梅甚至不到熟人的公司办公室去坐。” 据媒体报道,冯立梅是在3月28日中午被纪委带走的。当天下午6点钟,广东省纪委即对外发布公告。快速定性是因为他在纪委已有案底,追责程序可随时启动。 茂名一位厅级退休干部表示,“高举轻放”的处理方式使得有处分的人不服气,没有受到处分的人不会得到深刻教训。 更有一些茂名系列腐败案件中受到处理的官员家属采取了实际举动,他们向广东省、中央反映这一情况。 在中央巡视组来到广东后,茂名政法系统一位被追究刑责的官员妻子给巡视组写了举报信。今年春节前,她接到茂名市信访办的相关回复。 冯立梅被调查后,有媒体报道,中央巡视组接到相关举报后认为,当年对茂名腐败窝案的处理,尚欠妥当。在中央巡视组的要求之下,广东省纪委准备复查茂名官场窝案,“很多原来不追究的,现在要重新追究。” 而冯立梅被视作此次重新调查的风向标。茂名一位正科级官员分析,冯立梅深耕茂名多年,又做了3年多纪委书记,他掌握茂名官场的一切秘密,冯立梅被调查,意味着“谁都有可能被查,主要看查处的力度。”据《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