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2》周播或为最大限度获收益

投资3000万收益上亿元

  白岩松:饱餐后迎接世界杯

  昨日有媒体报道,上周开始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投资估计在3000万元左右,而收益,包括播出权冠名、版权销售及其与其他节目之间插播的广告,应达上亿元。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舌尖上的中国2》(下称《舌尖2》)的总导演陈晓卿在《舌尖2》首映时表示,“一般而言,敢于周播,表示团队对作品的内在品质信心爆棚”。

  白岩松:饱餐后迎接世界杯

  《舌尖2》从4月18日起开启周播模式,这也让陈晓卿有时间考虑《舌尖》下一集该如何安排。最后一期是6月6日,白岩松将此戏称为“饱餐后迎接世界杯”。

  与第一季相比,《舌尖2》在保留相似制作流程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了拍摄时间。《舌尖2》主创团队有30多名成员,分为8个摄制组,历时一年走访拍摄了150多个地点,以及部分海外拍摄地。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采用了全新的拍摄设备,包括高空、水下、红外、显微、窥镜等。

  记者了解到,《舌尖2》比第一季高出30%的投资。一位业内人士称:“从技术层面分析,这部纪录片很多手法和拍摄一部电影差不多,一集的成本在300万元左右。”由此推算,第二季的投入应该在3000万元左右。

  周播的“秘密”

  《舌尖1》当年创下单集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销售纪录,目前已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覆盖领域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舌尖2》在2013年年初已在一次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启动了首轮海外版权销售,单片销售额就达到了35万美元,创造了近些年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

  据了解,《舌尖2》在去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时,就获得了两家企业的冠名播出权(约8000万元),加上版权销售(电视台、网络、海外版权),已获不菲的收益。知情人士称,如果加上《舌尖2》与其他节目之间插播的广告,《舌尖2》的收益已达到1亿元以上。

  “相对于第一季一口气7天播完,周播的形式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一个项目7天就结束了,无论是留给广告客户还是冠名企业的宣传营销时间与空间都是很狭小的。”业内人士表示,“而改为周播,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这有利于冠名企业配合宣传与做相关的活动。”

  第二季最终决定进行周播是央视决定的,这是进行了一个半月评估的结果。数据显示,《舌尖2》第一集的收视率达到了1.57%。海都 

  《舌尖2》第二集《心传》今晚亮相

  淮扬菜大师刀工惊人

  由纪录频道制作的八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将于今晚9点和10点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同步播出。

  在已经曝光的第二集《心传》花絮中,分别展现“榨油”和“刀功”两门技艺。

  一条鲤鱼剔掉全部骨头

  淮扬菜大师、扬大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周晓燕入镜,展示三鲜脱骨鱼、三套鸭的刀功。这也引发众网友猜测,《心传》会不会是淮扬菜“刀功片”?

  刀功是中式烹饪的核心技艺。记者在曝光的“舌尖2”第二集《心传》花絮中看到,周晓燕用兰花刀法切莴苣、对鲤鱼进行剔骨,接下来是三套鸭剔骨,再是三鲜脱骨鱼的成品,刀从鱼身中部切开后,里面填充的是肉馅,看起来非常诱人。

  最后,镜头以三套鸭成品收尾。

  专家:或引发传统菜肴回归潮

  《心传》花絮公布后,引发各地网友的关注,淮扬菜大师周晓燕入镜再次惊艳观众。网友“@猫非虎2012”形容观后感“简直出神入化”。不少网友还被周晓燕的刀法折服,迅速成为他的粉丝,网友“@梦影纱”表示,“这师傅好厉害!”

  据了解,随着野鸭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传统淮扬名菜三套鸭在扬州市场几乎绝迹,目前已经将野鸭改成麻鸭。这次亮相央视的三套鸭主要是由3年以上的散养大公鸭、1斤半的麻鸭及家鸽作为食材。

  “将骨头取出来,不沾一丝肉,从外表看起来整个食材完好无损,并且在长时间慢炖后,还能保证菜式的外观完整美观。”市烹饪协会秘书长邱杨毅介绍,三套鸭经过改良后亮相央视,食材亲民,或将引发扬州本地乃至淮扬菜风味集聚区的传统菜肴回归风潮。屠明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