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揭示培养名师的秘密:

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商报讯(吴 彦 陈树宝)如何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如何培养“学科教育家”?受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与北师大教育家书院合作举办的第十四届甬城·汇智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活动邀请,22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师大教育家书院院长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家书院常务副院长郭华与宁波市教师培训工作负责人、市“学科教育家”培养对象代表等面对面交流,围绕我市骨干教师培养,探讨破解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011年下半年开始,市师训中心相继推出“学科教育家”(中、小学语文)、(中、小学数学)培养对象四个培训项目。宁波二中副校长江一鸣说,培训让自己开阔了视野、促进了专业成长。江校长也提出了个人困惑:“我是一名高三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压力大。我很关心如何疏导老师的心理问题,有关教师心理的培训内容又该如何充实?”

  针对老师们关心的话题,顾明远认为,许多地方教师培训中存在着“被培训”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变革培训内容、更新培训形式。“不妨以轻松愉快的沙龙开展培训,没有压力的状态下,交谈中更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作为培训对象的高端层次,名师又该如何培养?顾明远表示,名师需具备两个条件: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能把课上好,把学生培养好,能在教学过程中提炼出个人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而教师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其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了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才会有对教育的悟性。”

  宁波市目前有中小学教师近6万名,其中由市教育局通过评选考核等途径产生的骨干教师2500多人,占教师总数的4.2%。近年来,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举办名师教学展示活动、特级教师带徒活动、创建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借用国内外高校及有关培训机构力量,培养了280多位中小学各学科名师,占骨干教师总数的11.2%。通过为不同群体教师提供多元化、梯队式的培训体系,逐渐形成了面向农村骨干、青年骨干和骨干教师高端培训等不同主体,辅以“汇智课堂”等平台的多元化的骨干教师培训“宁波模式”。

  “宁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教师培训工作体系,培训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发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顾明远肯定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