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国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俄“海豚尖兵”暗战黑海

军用海豚不仅能排雷、侦察,还能攻击水下蛙人和舰艇

  美军士兵正在训练用于军事行动的海豚。

  目前,随着乌克兰正在东部城市斯拉维扬斯克进行“反恐”,俄罗斯和欧美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对弈逐步升级,黑海则成为俄与西方争斗的前沿。然而,在黑海最先对峙的,有可能是美俄的“海豚部队”。

  美国海军海洋哺乳动物项目发言人拉普萨近日表示,美国将派军用海豚参与今年夏天的北约黑海军事演习,这将是北约首次在演习中动用“海豚部队”。在这一海域,同样活跃着俄罗斯从乌克兰“接收”的数只军用海豚,这些海豚很可能在黑海展开“对决”。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拉普萨近日表示,美方将有20只军用海豚和10只海狮参与到本次军演,它们将在军演中停留一到两周时间。届时,美方海豚将测试一种新的反雷达技术,该技术将用于迷惑敌方声呐装置。

  另外,美方军用海狮将演练寻找水下鱼雷和蛙人科目,并将在演习中训练保护舰只和港口等科目,还将测试由夏威夷大学研究中心专家研制的一种新型防护系统。

  拉普萨称,举行演习前,美方将用飞机将这些海洋哺乳动物和专用水池等设施运到乌克兰。2009年美国海军曾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运到澳大利亚参加军事演习。

  俄罗斯媒体称,由于目前俄罗斯从乌克兰接收了一批军用海豚,随着美国“海豚部队”即将开赴黑海参加军演,俄罗斯的“海豚部队”也将亮相黑海,两支“海豚部队”狭路相逢,不排除决战可能。

  美国海军海洋哺乳动物项目发言人汤姆·拉普萨说,目前我们并没有俄罗斯建有类似中心的正式资料,因此,无法评估俄罗斯军用海豚的作战能力。但苏联时期在这一领域确实取得过巨大成果。

  美国和前苏联在军用海豚领域具有统治地位,冷战期间,美苏曾开展“海豚竞赛”。

  前苏联主要在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国家海洋馆从事军用海豚训练工作。前苏联解体后,这些“海豚士兵”成为了乌克兰海军的资产。但一些“海豚士兵”提前退役,许多海豚被卖给了水族馆或者世界各地的海上乐园,直到2012年,乌克兰军方又恢复了军用海豚计划,甚至训练它们攻击水下蛙人和军舰。

  俄罗斯媒体上月报道称,位于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国家海洋馆”一匿名工作人员表示,克里米亚的海洋馆和所属的“海豚特种部队”相应也属于俄罗斯,英美等媒体将这一事件描述为“海豚间谍的叛变”。

  从2012年起塞瓦斯托波尔国家海洋馆就恢复了苏联时期对海洋哺乳动物的训练工作,甚至训练它们攻击水下蛙人和军舰。俄海军在接管这支部队后,将会全面展开训练工作,再现海豚部队的风采。

  ■特点

  海豚聪明镇定且扛打

  美国和前苏联训练的海豚尖兵多为一种宽吻海豚。成年宽吻海豚在海洋动物中具有较高的智慧性,被认为是世界上智商仅次于人类的动物之一。

  宽吻海豚可用回声定位法确定目标的具体位置,即使在全盲的环境下也能发现目标,就像是活的声呐系统。宽吻海豚的视网膜上还有一层脉络膜层,具有强烈的反光性,能够在昏暗的水下环境中提高对物体的辨别。此外,海豚的抗爆能力要比人类强5至6倍。在强度较低的爆炸中,海豚只会颤抖一下,不会受伤,还能保持镇定。

  正因为海豚具备这样的生物特性,经过人类的训练之后,海豚就能够执行一些特殊的作战任务,比如用于军用扫雷、发现敌方目标,甚至绑上炸弹当作“活鱼雷”对敌舰船发动正面进攻。

  军事专栏作家朱江明说,海豚不像蛙人需要定时上岸换氧气瓶,比水下机器人更为可靠。海豚可以袭击敌方的蛙人,对于水雷等爆炸物,也可以及时发现。此外,用海豚携带侦察设备进入其他国家控制的海域进行侦察,也是风险较低的一种手段。

  ■战绩

  美“海豚部队”参加越战

  冷战期间,美苏不仅在核武器和常规武器方面展开竞争,还进行了特殊的“海豚竞赛”。

  美军从20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利用海豚,目前在美国海军中共有约100只军用海豚、加州海狮和白鲸服役,它们的主要训练基地位于加州的圣迭戈。据悉,这些军用海洋哺乳动物曾参加过美国海军在越南、巴林和伊拉克的军事行动。1964年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为了对付经常攻击美方舰船的北越潜水员,对基地和舰船加强了保卫,并成立了特种部队对付北越潜水员。起初美军曾经试过布置陷阱网、利用鱼叉和军用弩等多种办法,但均不奏效,于是只好动用了6只军用海豚。受过训练的海豚能在300多米外发现敌方潜水员,然后接近目标,将连接高压气罐的空心尖管刺入敌人身体内,将其击毙。

  前苏联的海豚部队紧追美国,担负了很多非战斗任务。1974年,海豚“戈尔库列斯”在51米深的水下发现并标明了一枚沉没鱼雷的位置。1983年,海豚“季坦”在“扫雷比赛”中完胜人类操作的扫雷艇。

  ■性情

  海豚士兵曾“为爱逃跑”

  尽管海豚的智商非常高,也出色执行过一系列作战任务,但同样有“情商”的海豚也当过战场上的逃兵,为了追逐异性,它们曾为爱逃跑。

  朱江明说,目前接受军事训练的海豚大多是雄性海豚,在执行任务时如果它们突然发现一只雌海豚就有可能放弃任务,或者发现比任务更有趣的事情也可能中途打退堂鼓,这都是很难控制的。

  2013年3月,美国媒体曾报道乌克兰海军在黑海进行一次海豚训练时,5只海豚只有2只返回塞瓦斯托波尔港基地,另外3只失踪。据乌克兰一名前海军军官说,宽吻海豚的交配繁殖季节就在每年的2至5月,这些雄性海豚多半是在训练时遭遇了雌性海豚,因而为了“爱情”而放弃任务。

  朱江明说,海豚的训练和警犬类似,也需要从小和主人培养感情,通过一些玩游戏的方法让海豚去学会完成任务。当然,除了为爱逃跑或者“见异思迁”,海豚在海洋中也会因为遭遇天敌而放弃任务。

  战场“叛变”报复人类

  军用海豚经常会在军事行动中因为自己的“个性”而耽误事。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派出了最新的扫雷舰“关岛”号,该舰装备了有号称水下特种尖兵的海豚和全套的电脑图像排雷系统。

  一天,全体海豚入水,在附近海域寻找水雷。很快,扫雷舰就收到海豚发出的信号。不到两小时,海豚就扫清了附近大片海域的水雷,美军运输舰可以安全通过。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正在行驶中的运输舰发出“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大型水雷在前舷猛烈爆炸,运输舰被炸出个大窟窿。直升机赶紧起飞营救落水官兵,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第二天清早,舰队所有扫雷舰和海豚一起上阵扫雷,全体海豚们保持着战斗队形向雷区游过去。莫里斯舰长全神贯注地指挥着扫雷舰工作。可是,扫雷舰还没有行驶多远,就再次碰到了大麻烦:一艘正在工作的扫雷艇突然触雷被炸。

  就在此时,前面的扫雷舰再次传来警报,许多官兵都看到了恐怖一幕:有两只海豚竟然拖着—个重型水雷,向最前面的扫雷艇快速冲过去。扫雷艇上的官兵马上向这两只海豚开火,它们被迫扔下水雷跑开了。莫里斯舰长震怒,大骂这两只海豚是“变节者”,决定对它们执行战场纪律。不久,这两只海豚像没事儿一样归队了,值班军官立刻将它们关押看管。

  美军军法条例规定,战场叛变者将被处以极刑。经扫雷舰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两只有叛徒行为的军事海豚予以处决,并上报舰队司令部。舰队司令部立即同意,两只海豚被拉到海面上执行枪决。

  伊战结束后,美军成立专门机构调查这起水下尖兵叛变事件。很多军事专家和生物学家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有人认为,海豚平时的军事训练太过严格,所以在战场上“叛变”以报复人类。综合《新京报》、《春城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