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宁波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禄国王魂居德州

“神京门户”诉说中外友好关系

  德州运河畔老人讲述往事。周建平 摄

  这里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这里史有“人文飙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之盛誉,它就是中国大运河边的名城德州。昨日,《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来到第五站———山东德州,记者跟着当地的文博专家行走在齐鲁大地上,一路探寻关于运河的古老传说。

  

  记者 李臻 

  因河设卫,河兴城兴

  “因河设卫,河兴城兴。”德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张立明用8个字概括了古代德州与运河的关系。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深入运河德州段的多个文化遗产点,深切感受到运河在这片热土上留下的深刻记忆。

  张立明介绍,德州历史悠久,传说中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这里。自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德州就一直是沿河重要商埠,特别是元代大运河南北通航后,一度成为沿河四大漕运码头之一,每年抵京城的粮食约有300万石。明永乐年间,这里是全国33个经济重镇之一,城内“车舟所会,名士所经,食货集散”,是通往北京的水陆要冲。

  明朝程敏政在《德州舟中》一诗中写道:“出逢漕中来,入逢漕中去。联樯密于指,我舟无着处。”描述了当时德州运河码头漕粮船挤、游人如织的漕运盛况。

  大运河的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全长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南运河45公里。

  苏禄国王魂居德州

  在德州留下了很多与运河有关的历史文化古迹,其中运河东岸的“苏禄国东王陵墓”就很特殊,这是全国惟一带有守陵村落的异邦王陵,是中菲友好历史的见证。

  昨日,记者在专家带领下前往采访。整个墓园看起来古朴肃穆,“历史上的大运河德州段是碧水盈盈的,它不但是南北货运物流通衢,而且是内外政治文化友好交流‘大道’。”苏禄王墓管理处副主任杨玉梅以一口地地道道的德州话自豪地向记者说起了苏禄国王。

  原来,明朝永乐年间(1417年),位于东南亚地区的岛国苏禄王国(今属菲律宾)的东王、西王、峒王三位国王,联袂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他们率领一个340多人的大型使团,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永乐帝以上宾之礼接待了这些友好使者,三国王在京访问25天后,乘舟从运河南下返程。船行冀鲁交界处,三国王中地位最尊的东王殿下不幸病殁。按照苏禄风俗,就地择土而葬,东王于是葬于德州城北。永乐帝遣使致祭,并亲撰亲书了一篇祭东王碑文,刻石竖立于墓前,拨款修建了王庙。

  东王的长子回国继承王位,王后、次子、三子与随从等留在德州守墓,地名北营村。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苏禄人后代以温、安两姓加入了中国籍,繁衍至今,已经有500余口人。

  四女寺流传感人传说

  在运河德州段,有一项水利工程成为当地标志性的节点,也成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更成为中国大运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就是四女寺水利枢纽。

  四女寺水利枢纽位于德州市德城区、武城县和河北省故城县的两省三县(区)交界处。是漳卫南运河中下游的主要控制工程,由南进洪闸、北进洪闸、节制闸及船闸组成,是以防洪为主,兼有排涝、航运和蓄水等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

  而该水利枢纽所在的四女寺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西汉年间建镇,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明清时期,这里是商贾云集、享有盛名的运河重镇,“千乘旌旗分羽卫、九河春色护楼船”是这里真实的历史写照。

  这里更流传着一个凄美而感人的传说。27岁的王宪令在四女寺镇出生长大,站在闸边,他绘声绘色地说起当地流传已久的故事:“东汉时,附近村庄有一对姓傅的老夫妻,膝下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女儿。但是,女儿们都非常孝顺,为了给老人养老,谁都不愿意嫁人。最后,她们只好约定,各自种一棵槐树,如果谁种的槐树没有养活,谁就出嫁。但是,大家的槐树都种活了,因此她们都留在家里为父母养老。在她们去世后,当地人为了纪念她们的慈孝,就修建了四女寺,这个地方也因此而命名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