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举行了纪念“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5名护士荣获宁波市“南丁格尔式”护理工作者称号。记者还在会上了解到,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我市护士人数快速增加,至2013年年底,注册护士总数达到19668人,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已由2009年的2.4人增加至3.39人。 记者 鲍云洁 通讯员 陈琼 俞水白 我市拥有近2万名注册护士 据悉,至2013年年底,注册护士总数达到19668人,较2009年年底增加了5940人,增幅达43.27%,三级以上医院床护比基本达到1∶0.65,临床护士配置数量大大增加,医护比例日趋合理。 我市的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更是由2009年的2.4人增加至3.39人,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是每千人口应有2名护士。 我市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也不断优化,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从2009年的27%增长到51%。 今年我市评选出5名优秀护士为首届宁波市“南丁格尔式”护理工作者,另有10名护士被评为宁波市卫生系统护理技术操作能手,53名护士被评为宁波市卫生系统“护理先进工作者”。 优秀护士的故事让人感动 首届宁波市“南丁格尔式”护理工作者分别为宁波市第一医院ICU护士长邵亚娣、宁波市第二医院大科护士长周明琴、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病房护士长章央儿、宁海县第一医院感染科护士长王晓英、北仑区人民医院大外科护士长兼骨科护士长沈志华。她们的事迹让人感动。 宁波市第一医院ICU护士长邵亚娣被护工阿姨们取了个外号叫“拉被子”护士,她经常为一些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擦洗身子,早晨早上班,晚上迟下班,每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她的影响下,原本闻者色变的ICU有了人情味。 一个流浪汉因躯体多处溃烂,不能行走,因查出患有HIV感染,转至宁波市第二医院住院。二院大科护士长周明琴精心护理,几个月后奇迹发生了,溃烂处皮肤居然慢慢愈合,还可以走路了。住院近一年,患者出院时,已养得白白胖胖,红光满面。 北仑区人民医院大外科护士长沈志华曾负责照料一位75岁的癌症老人,子女工作繁忙,没时间常来照顾。老人话语极少,只在每天向值班人员讨要安眠药时才说上几句话。一天,沈志华为老人护理时发现,老人口袋里藏着许多安眠药。她猜透了老人的心思,更加细心地做好护理。下了班,她就陪老人聊天并开导他,还偷偷地把老人口袋里的安眠药换成了维生素片。后来,老人在医院里安详去世,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安眠药”还在口袋里。3天后,沈志华收到了老人生前写好的感谢信。读着这封信,沈志华和老人的儿女都热泪盈眶。 护理工作者期盼更多理解 记者了解到,至去年12月底,全市三级医院共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病区)343个,占病房总数的88.89%,其中三甲医院已实现全覆盖,各项成绩均处在全省前列;宁波市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二)病区获得卫生部首批“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称号。 “我们希望更多市民能理解并了解护理工作,这样医患关系也会更加顺畅,对病人的康复也更有利。”在昨天的大会上,很多护理人员表达了这样的愿望。 重“医”轻“护”的观念在医卫系统中大大改观,但在市民当中,这样的观念仍比较普遍,不少人认为护士工作只是“量量体温打打针”,打骂护士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其实,护理工作对于患者康复也很重要。例如,心内科的危重患者很多,因为不少患者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市一院心内三护理小组就自创了“0~10分笑脸评分法”。她们在每一个病员床头放置一个笑脸表情图,如果患者评分是3分,责任护士要主动询问病情;评分是4分要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这种方法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挽救患者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