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月湖雅集 晒宝鉴宝

开场高大上 压轴小清新

  梅调鼎秦权紫砂壶
  茶文化博物院雅集现场
  伊秉绶书法册页(局部)
  何道洪大松竹梅壶茶具(其一)

  

  5月9日,一场顶尖雅集在月湖畔宁波茶文化博物院举行。

  雅集由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主持,西泠理事唐子穆、西泠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胡西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健华、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廖宝秀研究员,以及全国各地60多位藏家参加。

  记者 鲍云洁 黄银凤 文/摄

  “高大上”的出场

  伊秉绶书法册页被评为全场最佳

  晒宝一开场,宁波资深藏家“鸽子”亮出一件伊秉绶书法册页,专家们一看,连称“眼福不浅”。

  “这幅伊秉绶作品,第一开写着‘鸿爪偶留’四字,组合非常好,称得上天衣无缝。藏家很用心,进行了重裱,还是很难得的。”童衍方点评道。

  “伊秉绶生于乾隆时期,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童衍方介绍,“眼下喜欢伊秉绶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了。”

  对这套藏品,胡西林点评道,难得的是册页信札与第一开的隶书相映成辉。信札对研究伊秉绶有史料价值,信札用纸也十分珍贵。从书法、内容、纸张等方面反映了伊秉绶作品风格。

  “伊秉绶书法册页是我个人认为的本场最佳!”雅集结束后,童衍方对记者如是说。

  70后藏家的实力

  “中国的收藏事业会越来越兴旺”

  “70后藏家了不起。中国的收藏事业后继有人,会越来越兴旺。”童衍方对几位70后藏家的藏品非常赞赏。

  杭州藏家“散石”,1979年生人。雅集现场,他拿出一幅马一浮的书法作品,并讲述了藏品背后的故事。这幅作品原是马一浮在创办乐山书院时赠给其弟子的。他辗转在马氏弟子的后人处发现了此物,锲而不舍地求购,从8万元起价直到两年后的30多万元才成交。当时,这笔资金已足够在当地最好的小区买一套房子了。

  宁波藏家朱先生也是70后,他带来的两件吴昌硕作品令专家大加赞叹。

  一件是以过百万元的价格从朵云轩拍得的对联,另一是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出400多万元的书画(原装原裱,于右任题跋)。童衍方认为,吴昌硕的作品价格离实际价值还有很大差距,“当年齐白石对吴昌硕的艺术敬畏有加,曾对弟子说‘这辈子是画不过吴昌硕了’,如今齐白石的作品早就轻松过亿,而吴昌硕的作品才值数百万。”

  “这幅书画裱得太新,有火气,回家再多挂挂、去去火,就更好了!”童衍方笑着提醒朱先生。

  随后,朱先生又拿出一幅“清初画圣”王翚的山水画。“王翚这幅裱工和成色非常好,挂书房正合适,这是眼下最受追捧的王翚的画风,大约是他在68岁时所作。”童衍方透露,今年西泠拍卖有一件王翚的画梅作品,成交价170多万元,也是他60来岁的作品。

  古今辉映的紫砂精品

  收藏何道洪等名家壶 两套别墅变十套

  既然是在月湖的茶博院做雅集,本土藏品玉成窑自然不得不提。朱先生拿出两把紫砂壶,一把是清代梅调鼎铭文、王东石制秦权紫砂壶。“这把文人和紫砂名匠合作的老壶,不管是书法铭文还是器形,都非常好。”童衍方点评道。

  另一把钟形壶则有点“重口味”,初看有点丑,但越看越有味。“会审美不稀奇,能‘审丑’才厉害!”梅调鼎玉成窑紫砂文化研究所所长、宁波茶文化博物院负责人张生说。

  宜兴藏家蒋小平带来两件藏品———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的大松竹梅壶茶具和集思壶。

  这两件作品的制作时间分别是1978年和上世纪90年代。紫砂壶分圆器、方器和花器,这把大松竹梅壶属于花器,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使用的是非常珍稀的段泥。而集思壶则是大器,大方、敦厚、圆润,暗合“集思广益”之韵。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何道洪的大松竹梅壶和集思壶分别在拍卖场上拍出805万元和747.5万元的高价。

  持宝人蒋小平称自己是“壶痴”,从2008年开始收藏何道洪的作品,遇到好壶,常常兴奋得一夜不眠,最后把自家两套别墅也换成了一把把好壶。一位宁波藏家对蒋小平说:“两套别墅现在变十套别墅了,值!”

  晚清民国篆刻家书画

  宁波藏家藏品被赞“大博物馆级”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宁波篆刻家张奕辰带来了一批金石名家的书画大作。

  亮相的第一件作品是黄士陵(晚清篆刻六家之一)的篆书七言对联,内容是:传家各自闻诗礼,寿骨遥知是弟兄。“这是数年前购置的。作品的稀缺性与高端性,决定了它的高价值,以后很难有条件收藏类似东西了。”张奕辰说。

  “黄士陵书画在篆刻家中算得上极好的。这件作品堪称完美。刚刚结束的西泠拍卖,黄士陵为岭南画家居廉刻的自用印“古泉书画”,成交价75.9万元。想不到在这里欣赏到了他的书法真迹,很高兴。”童衍方说道。

  张奕辰带来的西泠名家黄易的一幅书画也得到专家的肯定。黄易是西泠前四家之一(其他三位是丁敬、蒋仁、奚冈)。这件冰梅笺作品,是张奕辰从香港苏富比拍来的。

  “张奕辰的这两件宝贝都是大博物馆级的藏品。实属难得。”童衍方赞叹。

  张奕辰紧接着又亮出了民国篆刻大家王福厂、高野侯、唐醉石等人的作品。童衍方认为,他们的作品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如高野侯,书工汉隶,篆刻为时所重,尤擅写梅,家藏前人画梅五百余件,堪称今古第一。现在上拍的明清名家篆刻作品未落款的,大都由王福厂、唐醉石、高野侯等补款后才显示其价值与魅力。

  三件压轴小物

  大部头有大气象

  小清新也有别样乐趣

  本场雅集的压轴藏品自然由童衍方提供,但大家颇感意外的是,压轴藏品并非重器,而是小物。

  “来宁波之前,预料本次雅集重器甚多,我就故意带了几件私藏的小物,一来与大家的藏品相映成趣,二来也借此给大家一点启发———大部头有大气象,小清新也能找到别样乐趣!”童衍方解释。

  第一件画卷细小狭长,有诗有画,且都是名家所作。中间是唐云32岁时的小幅画作,一看就知学石涛的画风。当时,唐云的天赋已显露。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是唐云在来楚生家里画给来楚生儿子的,画意又多了另一层意思。画后来楚生请谢稚柳在旁题了引首,此后又有其他大名头文人在旁题跋。

  “到我手中后,我感觉非常有趣,这样的小藏品,其艺术内涵和个中情趣,怎会比大作浅呢?”

  第二件看起来更不起眼,薄薄一小片宣纸,发黄,还有破损,但现场发出一阵阵惊叹之声。原来,这是著名书画家白蕉1950年的作品,用的是珍贵的乾隆纸。

  “一直犹豫要不要用同等珍贵的乾隆罗纹纸裱一下,方便保存?”童衍方刚说完,立马就有几位藏家反对:“不要裱!纸都那么好看,裱了就可惜了!”

  第三件是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刘墉(刘罗锅)的册页,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光看这两句‘不能自知来处,安能知归出也’,作者对人生的哲学思辨,耐人寻味!”童衍方指着册页的一处感叹。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