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TⅠ叠05版 推进“宣传月”主题活动 提升金融服务针对性 2012年以来,宁波银监局按照银监会统一部署,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宁波市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2013年,按照“助小微、强服务、防风险、惠民生”的活动主题,联合市工商局、金融办、经信委、科技局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部门和单位成功举办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在传统的银企对接、金融宣传之外,针对辖内具体金融环境和小微企业实际需求,邀请工信部中小微企业司等多个领域专家学者开展10场系列讲座,内容涉及与小微企业息息相关的税务、融资、风险投资、资产评估、资本市场对接等多个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对小微企业进行辅导,增强小微企业自身竞争力。活动期间引导辖内银行业举办银企对接会、产品推介会、设摊宣传、调研等各类活动1510场次,为2384户企业提供约120亿元的信贷支持;其中首次发生授信业务的户数达到近千户,金额达到20多亿元,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 根据宁波市委、市政府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宁波银监局确定“个转企”、“小上规”、外贸企业和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四个板块,作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点工作领域。引导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申报,联合对应的政府牵头部门层层推进,营造良好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舆论宣传氛围和社会关注效应,并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批示与肯定。如联合市金融办出台指导文件,明确“个转企”重点培育对象的认定标准,建立已具备“个转企”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名单并在银行业间信息共享,以实现金融服务有效对接。邮储银行宁波分行与宁波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将在2年内提供10亿元信贷支持,并专设绿色贷款通道。 针对部分困难企业实际情况,宁波银监局主动实施金融帮扶“名单制”管理,助力有发展前景但受担保拖累、外部影响而面临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要求银行对于名单内被帮扶企业严守“不随意调减信贷额度”的底线,并强化银行同业间对底线要求执行情况的互律互查,引导银行为困难企业倾斜价格优惠的信贷配置,推动困难企业重新轻装上阵。目前,83户企业已被纳入前三批金融帮扶名单,涉及银行用信81.03亿元,其中帮扶方案已落地推进的有29户,相关信贷投放总额达到31.59亿元,金融帮扶的阶段性成效显现。 开展金融秩序整顿 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和谐的金融环境是经济发展之基、社会发展之源,宁波银监局为了营造良好的小微金融环境,积极开展金融秩序整治工作。 在政府、银行及社会各界齐心帮扶困难小微企业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在出现风险后通过转移资产成立新公司、处置已抵押资产、恶意虚假诉讼抗辩银行债权等逃废银行债务行为重新抬头,给辖区银行业稳健经营带来消极影响。宁波银监局和宁波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沟通和联动,建立由法院、银监局和银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开展交流沟通,同时定期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征集提请法院加快立案、审理、执行案件名单,帮助维护银行债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秩序。与市金融办、公安、法院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逃废金融债务专项治理活动,向银行业征集103家涉嫌逃废债务企业名单,并向市公安局提交手段恶劣、金额较大的企业名单作为重点打击对象,齐心协力对企业“老赖”行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开展联合打击。在打击逃废债活动的威慑下,宁波市企业逃废债行为有所收敛,配合执法意愿有所增强,目前已维护银行合法债权约1.66亿元,对群防群治逃废债行为、优化宁波金融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积极作用。 同时,为了保护小微企业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银行业金融服务质量,宁波银监局开展金融秩序整顿系列工作。2013年起推广授信客户风险提示制度,要求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授信流程中需增加客户风险提示环节,并书面告知、短信提醒客户银行工作人员明确禁止的行为和投诉电话。配合开展不规范经营治理回头看工作,由监管部门进行随机抽查,查处和纠正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向客户附加不合理条件、收费管理不规范、参与客户资金往来等问题。同时开展银行经营行为动态监测,每年至少开展2次业务收费和服务匹配满意度调查,每季度对部分银行的部分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客户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