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运河上交通枢纽
都市繁华商贾云集

  华商始祖王亥的雕像
  商丘古城
  胡龙召 摄

  记者 程鑫

  这里是中原大地上最具文化底蕴的地方之一,燧人取火、仓颉造字、少康造酒······这里还是三商之源,商祖圣地。时至今日,仍有海内外商人不远万里,纷纷来此祭祀商祖王亥。这里就是被称为归德府城的河南商丘。

  前、昨两日,《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来到商丘,沿着隋唐运河通济渠的遗迹,追寻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真颜与足迹。 

  妇孺皆知的商祖故事

  商丘人有太多引以为傲的历史积淀。前天下午,听说我们专程为行走大运河而来,70岁的商丘老人赵朋华非常热情,他带着记者前往华商文化广场,一睹中国商业的创始人———华商始祖王亥的雕像。

  “他是我们商丘人心目中的圣人,同孔子一样。”老人很健谈,一路向记者畅谈着他的故事。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带着他去祭拜,希望他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但终未能如愿,至今仍靠着三轮车赚点小钱。

  尽管如此,老人却很满足。随着商丘运河遗址的陆续发掘,商丘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旅游旺季,南来北往的游客涌向商丘,他一天可挣200多元钱,“很多老外都来朝拜呢,我到现在都能说上几句简单的英语了。”老人一脸的自豪。

  作为华夏商人、商品、商业的缔造者,王亥早期的商品交易对我国的商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海内外商人或飘洋过海,或千里迢迢,纷纷来商丘祭祀他。

  王亥,商丘人,夏朝诸侯国商国第七代诸侯王。王亥的商业活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他重视畜牧业,是中国畜牧业的创始人。王亥不仅养猪,而且还养马养牛。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业,商族人生产的粮食和饲养的家畜等物品,除供本族人食用外,还有剩余,王亥就萌生了用剩余物品去交换其他部落剩余物品的想法。

  在物品交换过程中,王亥发现有利可图,于是除了自己从事物品交换的工作外,还鼓励商族部落中身强力壮的男人到更远的部落去从事物品交换,从而出现了专业从事物品交换的人,这就是最早的商人。王亥因此被推崇为中国的第一个商人,亦为中国商业的始祖,被称为商圣。

  运河成就的商业之都

  受商祖王亥的影响,专门贩运货物进行贸易的商贾应运而生,他们的交易活动就是商业活动,商丘成为“商人、商业、商文化”起源和发展的热土,因此而成就了三商之源,商祖圣地。

  王亥的商业行为,在华夏大地一代又一代的商人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大运河的开通,为商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位于中原大地的商丘古城因此而繁荣。

  说起这座古城,至今还有很多老商丘人会拿美国人开涮。据说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遥感卫星在商丘古城地下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建筑,疑是新建的高科技地下工事,引起五角大楼警觉,后来才弄明白,那是淹没在地下的千年古城遗址。

  中美联合考古队历时四年,在坦荡如砥的豫东平原一层层黄沙下,发现了从上至下叠压着的宋代应天府城、隋唐时代宋州城等多座古城池。

  这是昔日商丘古城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最好见证。同所有运河沿线的城市一样,商丘古城的繁荣,也与运河的开凿贯通密切相关。

  在隋唐运河通济渠南关段考古发掘工地,商丘市申遗办工作人员陈登华告诉记者,当年从中发掘出大量唐宋时期的砖瓦碎片及钱币、船板等物品,这些都是都市繁华的实证。据介绍,运河商丘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一段,西起开封杞县与商丘睢县交界,经睢县、宁陵县等7个县(市)区,全长近200公里。

  作为大运河的一个中转站,商丘一头连着黄河文化,一头连着江淮文化。运河通航后,商丘水路西到京师,南达江淮,粮商、盐商、茶商、丝商云集,商业繁荣,成为隋唐宋时期中原乃至北方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商丘因此成为运河沿线上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城内店铺林立,商业极为发达。

  运河历史印记依旧鲜明

  因为黄河多次泛滥,运河故道渐渐被泥沙掩埋于地下。

  “游子停车试问津,隋堤寂寞没遗尘。”隋唐大运河如今只是曾经意义上的河流,它曾经的鲜活,曾经的脉动,曾经的波浪粼粼,都已伴随着久远的岁月渗入了泥土之中,但它所承载的古老文明却无法被历史所淹没。

  作为中原大地最具文化底蕴的地方之一,商丘创造的文明,足以推动整个华夏文明滚滚向前,而这里所创造的商业文明,至今对所有的华夏商人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2011年,由宁波富田集团、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和中国手套协会3方携手打造的中国手套城落户商丘,总投资达45亿元。宁波富田集团董事长陈衫中正是看中了商丘浓厚的商业氛围和中原崛起的时机,拟在商丘打造全国除宁波外第二个手套总部基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