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高翔在病房查房。记者 王鹏 摄 |
高翔,曾经的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骨干,现在是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在上海,高翔的发挥空间是一年400多台手术;来宁波,高翔的发挥空间是整个宁波地区的神经外科领域。 “他的到来,不仅推动了整个宁波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也推动了宁波在影像、麻醉、骨科、眼科、病理等相关医学领域整体水平的发展。”市第一医院院长阮列敏如此评价。 而高翔说,“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限的。”一个医疗领域的发展,人才梯队建设很重要。 事实的确如此,宁波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是高翔一个人的“团队”战斗。 与此同时,“高翔模式”也为宁波的医疗合作模式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人才引进来,平台搭起来,技术才能真正留下来。 记者 鲍云洁 术后老人的笑脸 让众人“点赞” ●现在 4月21日,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高翔又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短时间内就收到了100多个“点赞”,这是一位颅底深部脑瘤患者的手术前后CT图片,最后一张是愈后照片,60岁的老人笑得非常开心。“点赞”的人里,有他原先在上海的同事,也有现在在宁波的同行。 “他们是在为这张笑脸点赞。”高翔指着老人的照片告诉记者,“同行们看一台脑部手术是否成功,不是手术难度有多大,也不是肿瘤切得够不够干净,而是你是否为病人完整地保留了笑脸!” 高翔做的这台手术难度极高,因为颅底小脑区神经血管密布,共有8根神经、3支重要血管穿行其中,而老人的脑瘤足有6厘米之大,也十分罕见。“这些神经管理着面部的各种功能,碰断哪根神经,对应的面部功能就会瘫痪。” 高翔带领的市一院神经外科团队每年要做几百例脑部肿瘤手术,术后完整保留面部神经功能的在90%以上,而国际先进水平也就80%多。 然而就在4年以前,这还是不可想象的境界。“那时,医院的脑瘤手术一年只有四五十例,术后不影响面部神经功能的很少,整个大市都是差不多水平。”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孙杰回忆说。 ●曾经 手术前建议患者补拍婚纱照 孙杰清楚地记得,曾有一位患有巨大型听神经瘤的女病人,长得很漂亮,但他知道如此难度的手术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可能性很小,于是在术前告知时,他非常认真地建议患者及其丈夫:“手术前,你们去补拍一张婚纱照吧!” 两年后孙杰再次遇到这位女患者,对方很感激地说:“孙医生,谢谢你当初的建议,这张照片就是我和丈夫美好回忆,现在我变成了这个样子,再也不想拍照了!” 保留面部功能需要高超的神经外科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成功率,高翔去年又为科里引进了神经电生理检测仪,“做个简单的比喻,以前避开神经靠的是肉眼,现在是肉眼加电子眼,准确度自然进一步提高了。”高翔说。 脑部神经“牵动”着五官,也“牵动”着语言,遇到连接语言功能区的肿瘤怎么办?高翔引进的清醒开颅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病人醒着,可以随时交流,如果说话或动作受影响,就是触及大脑功能区了,医生避开就行了。 “病人下手术台后都直呼神奇,自己居然醒着做完了脑部手术,还能一直和医生交流。这对麻醉的要求很高,因此,高主任到医院后,反复和麻醉医生们交流沟通,我们医院的麻醉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护士长邬静密说。 ●职业理念 “人永远要走在硬件的前面” 在医疗卫生领域,引进人才往往也就意味着大规模更换硬件,“软实力提升了,硬件必须跟上啊,因此,一些医院引进人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加规划地大规模进设备,几千万元的资金一股脑儿砸下去,很多器械却用不上,白白浪费了。” 而高翔不同,他刚来宁波的时候,没有对院领导提任何要求,而是对科室里的人说:“咱就踏踏实实的,凭这些器械先干起来!” 他认为钱要花在刀刃上,打造一流的神外队伍绝非一日之功。“提升水平不能光靠花钱,人永远要走在硬件的前面!”高翔说,“例如内镜下微创手术,以前大家只知道腹腔、胸腔内肿瘤可以这么开,但去年我们开始尝试用内镜经鼻腔开脑部垂体瘤手术,这样做手术切得更干净,手术创口也很小,从显微镜提升到内镜,硬件上花不了几个钱,但对医生的要求极高。” “高翔身上带着上海华山医院特有的创新精神,内镜开垂体瘤不是他的首创,但他通过自己的钻研,改进了手术器械,有效减少了术中脑积液漏的现象。”孙杰说。 医院并没有为高翔团队花太多的钱进行硬件投入,但他们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团队建设 人才梯队靠华山医院的院士带队 打造国际一流神外队伍最终还是要靠人才梯队。“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限的。”高翔说。 在神经外科领域,培养一个优秀而全面的医生过程很漫长,最短也要10年,高翔在华山医院摸爬滚打了19年,凭着超强的毅力和天赋才达到一定的高度。 刚来宁波的时候,一院神经外科队伍在他看来几乎就是“零起点”———一年总共做150多台手术,其中98%都是脑外伤。 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带出一个一流团队?高翔首先想到的是“笨法子”———边骂边教! 回家没看书,要挨骂;病人没看牢,要挨骂;论文没有写,挨骂加扣钱……神经外科的医生们形容自己每天“如履薄冰”,每次从高主任办公室出来都是一脑门子的汗。 还有一个铁的纪律是———每周三下午的学习课。“又到周三了!”护士长邬静密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她受高翔邀请也去听过一两次课,“那个气氛紧张的呀,投影上放着国外手术的录像,底下是高主任连珠炮一样的提问,即使是老医生也不一定应付得来!” SC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的引文数据库)论文数量是评价一家医院是否达到国际水平的标志,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一年的要求是20篇,而在大多数地市级医院,整家医院一年能发表一两篇已经很不错了。高翔自己收录在SCI里的论文就有近10篇,在他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4年来一院神经外科已经发表了4篇。 除了“笨法子”,高翔还想出了一条迅速提升医生水平的“捷径”,就是分亚专科:培养“全才”太慢,培养“专才”不就快了么?如今,神经外科已经分为脑血管病组、垂体瘤组、后颅窝肿瘤组、胶质瘤组、脑膜瘤组、脑外伤组,“我敢说,如今我们这里的每个医生走出去,在这块领域都起码是宁波最好的医生。”高翔说。 在科室里“凶”,对病人却是出了名的好,邬静密笑言那是“冰火两重天”。“每到周一,办公室里就挤满了人,都是找高主任的患者家属啊,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他就一个一个请进办公室,耐心地解答,外科医生都是冷面热心肠,高主任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们的人才梯队还有一个灵魂人物———那就是华山医院的周良辅院士,他和他带队的华山医院专家顾问团是我们迅速与国际接轨的窗口,我们的医生定期去接受培训,他们为我们带来国际上的最新资讯,并为我们解决一些棘手的技术难题。”高翔说。 一个人推动整个 宁波医疗水平提升 和华山医院的合作,是市第一医院“上联下沉”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市第一医院院长阮列敏看来,如果没有高翔的“落地生根”,这次合作不会那么成功,“和华山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的地市级医院有80多家,但我敢说,到目前为止,像我们这么成功的绝无仅有,地市医院引进技术要避免浮在表面。” “来到宁波4年,最大的收获是成就感,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当记者问他来宁波的感受时,高翔脱口而出。在上海,高翔的发挥空间是一年400多台手术;来宁波,高翔的发挥空间是整个宁波地区的神经外科领域。 “虽然是国内一流专家,但高翔一点都不端架子,来宁波后几乎跑遍了宁波大市的角角落落。”孙杰回忆说,“一有空他就往基层医院跑,尤其是我们医院对口帮扶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那会儿下面的医生总是笑着向我反映———你们那个上海来的医生挺逗的,又主动跑来给我们上课了!” 不光是神经外科,各家医院的影像科、眼科、脊柱外科、麻醉科……高翔也都是“常客”,这些医学领域的市级年会,高翔也主动要求跨行做汇报。“一来是防止漏诊,二来是我们的手术需要他们的配合,他们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宁波的总体水平也就提高了。”高翔如此解释。 “‘高翔模式’的成功说明———引进人才,技术水平很重要,主观能动性更重要!”阮列敏说:“他的到来,不仅推动了整个宁波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也推动了影像、麻醉、骨科、眼科、病理等相关领域整体水平的发展。” 高翔来的这4年,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手术量从以前的150多例提升到1000多例,手术难度、质量、病种上创造了多项宁波第一,手术成功患者年龄最大的84岁,年龄最小的3岁,还有怀胎7月的孕妇,以前必须送往上海、杭州等地的危重病人都可以在家门口接受同等水平的手术。 阮列敏还告诉记者,他们从“高翔模式”中尝到了引进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甜头。近年来,他们不断地从上海、杭州等大医院引进优秀的专家团队,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郑树森院士工作室等。其主要目的是,在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同时,让宁波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真正享受到最高端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