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晟徒手斩恶蛟 漫画 任山葳 |
|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 |
|
每当端午那天,舵手、锣手、鼓手、划手齐头并进,龙舟竞发。 |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划,喜洋洋”。 这是一首宁波民间歌谣,包含了老底子宁波人的各种端午习俗。 漂泊在外的游子,也总会哼唱几句以慰思乡之苦。 说起端午,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汨罗江畔的楚歌,是粽叶的馨香,是争渡的龙舟。 鲜为人知的是,宁波人的端午节带有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印记。 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周静书说,宁波的端午习俗源远流长,宁波是中国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俗地域,是中国端午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记者 陈也喆/文 记者 王鹏/摄 “门插艾,香满堂” 纪念黄晟桃花渡斩蛟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老宁波人过端午节时,总会在门口插艾叶,挂菖蒲,沁人的粽子香,糅合着中草药的清香,弥漫整个街巷楼舍。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闻着这绵长的香味,就知道端午节快来了。 海曙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周东旭说,插艾叶、挂菖蒲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明州刺史黄晟。 黄晟是唐代武官,鄞县人,他历任佽飞都副兵马使、左散骑常侍、浙东道东西副指挥使、明州刺史。为官十八年来,清正廉洁,建罗城、造浮桥,深受民众拥戴。 更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是黄晟徒手斩除恶蛟的传说。 有一天,姚江桃花渡边有一位老妇人在哭啼,黄晟素来关怀百姓,便上前问缘故。 老妪说,江中有两条恶蛟。每三年,老百姓为了祈求平安,用一对童男童女祭祀它,否则它们便会作恶多端,谋害生灵。 老妇人接着哭诉,她只有一个女儿,如果被恶蛟吃掉,自己就无依无靠了。黄晟听罢,顿时怒火千丈。 那天正值五月初五,黄晟提着宝剑下水与恶蛟生死搏斗,战了一天一夜,直到江水泛出红色,黄晟才提着蛟头从江中出来。 也许是因为精疲力尽,也许是被恶蛟的毒汁所害,不久之后,黄晟便离开人世。老百姓们个个痛哭不已。 为了纪念这位父母官建城修桥,舍命斩蛟,村民在桃花渡口南岸造了一座庙,名为“佽飞庙”。 每年端午,宁波老百姓用菖蒲做成剑的样子,将菖蒲的根部雕成黄晟的模样,用雄黄酒浸染,挂在门前,祈求黄将军佑护,端正辟邪。 如今,宁波人“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的风俗犹存。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古代时,它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灼烧来治病。另外,菖蒲和艾叶的枝叶都有挥发性的芳香油,可以祛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龙舟划,喜洋洋” 龙舟竞渡发源于宁波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江河纵横,海岸绵长,是古越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的先民远古时代就有祭祀龙的习俗,“断发文身”,就是一种图腾崇拜龙的风尚。至今宁波仍在沿用的许多古老的地名,就与龙图腾有关,比如龙泉山、五龙潭、云龙、龙观、跃龙山、九龙墟等等。 周静书说,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证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独木舟和木桨。 鄞州云龙镇石秃山曾出土过一个战国时期的“羽人竞渡”斧形铜钺。器物上刻双龙,下刻龙舟,四人成一排,双手持桨,奋力划船。 这足以说明,2000多年前的云龙先民已有赛龙舟的活动。这也是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 今年5月28日,云龙镇获评“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称号,将在明天举行授牌仪式。 2012年,当地的“龙舟竞渡”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静书说,云龙镇已有龙舟十八条,是全国龙舟最多的乡镇。云龙镇的前后陈村还特别组建了一支女子龙舟队,打破了“女子不能下龙舟”的旧俗。 每当端午那天,舵手、锣手、鼓手、划手齐头并进,龙舟竞发,鼓声喧天,真正是村村有龙舟,家家会赛舟。 人们在划龙舟时,以唱歌助兴的龙船歌也广泛流传起来。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且有“举楫相和之”的遗风,世代相传。 这些都足以说明,宁波是端午节龙舟竞渡习俗的发祥地。 “吃粽子,撒白糖” 可追溯至河姆渡时代 宁波老话讲:“一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上坟坐轿子,四月种田下秧子,五月白糖揾粽子,六月走路带扇子,七月老三拿银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金柑搭橘子,十月白果对栗子,十一月霹雳啪啦落雪子,十二月冻煞凉亭叫花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拿粽子,蘸着白糖吃,清甜糯滑,想想就觉得口齿生香。 不过宁波人的粽子与名声远播的嘉兴粽子并不相同。文保专家杨古城说,宁波人最常吃的是黏稠适口的碱水箬壳糯米粽。 用碱水浸泡,有排毒的作用。端午之后,天气开始变热,毒虫瘴气和疾病多发。碱水中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人体内的酸性物质,增强抵抗力。 之所以用碱水浸泡粽子,是因为过去,端午节前后,天气闷热,没有冰箱,也没有真空包装,提前包好的粽子很容易馊臭。碱水有杀菌防腐的作用,能延长保质期,碱水粽子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周静书说,虽说一直以来流传的说法是吃粽子为了纪念屈原,可是粽子的食材,从宁波河姆渡时代就有了。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稻米和竹叶、箬壳、茭白叶等,其中,“箬”就是竹笋壳。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原始社会遗址内的竹子实物也证明当时宁波已有大片竹林。 “五黄六白”与“十二红” 舌尖上的老宁波端午美食 宁波老话讲,“忙做忙,勿要忘记五月黄”。以前端午节,老底子宁波人都吃“五黄六白”来过节。 近几年这样的习俗有些淡化,但在宁海、余姚、镇海等地区,不少家庭仍保留着这样的食俗。如今有很多上海、杭州的商家,也借着端午的由头做“五黄六白”的菜肴。 杨古城说,五黄,是指五样黄色的食物: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有时候也用雄黄酒代替其中的一样。各地版本不同,但大致上是一样的。 六白,是六样白色的食物:茭白、小白菜、豆腐、白条鱼、白斩鸡、白切肉。 老一辈的人说,吃了“五黄六白”,可以辟邪祈福。这当然都是一些民间说法。其实,这些食物,都是当季最新鲜的,最能满足人们的食欲。胃口养好了,事情自然就样样和顺了。 就拿黄鳝来说,宁波老话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端午时节的黄鳝,最是肥美鲜嫩,营养也最好,佐以韭菜,洒点芝麻油,做成韭菜鳝丝,是宁波人端午家宴的必备菜。 端午“十二红”,听着名字就很喜庆红火。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一文中也有提到:“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 杨古城说,十二红中的“红”有三层意思,一是吉祥的寓意,二是菜品是红色,三是烹饪方法多是红烧。 宁波人的十二道菜各地也有些差别,一般的菜品是:鸡血汤、红果酪、萝卜拌菜心、素炒红苋菜、老腌咸蛋黄、油爆虾、泼水红萝卜、胡萝卜炒肉丁酱、红烧黄鱼、金糕拌梨丝、樱桃酱等;餐桌上也少不了女儿红、雄黄酒这样助兴的酒。 过去有些富庶人家,端午那天宾客满朋,菜品就不止十二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