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商报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爸妈发明螺蛳取肉机,为妻子改装电脑桌,为女儿设计亲子车……

“理工男”肖国华两年拿了72项发明专利

他说发明最重要的是会动脑会动手,这正是眼下很多孩子欠缺的

  肖国华发明的螺蛳取肉机。
  肖国华获得的专利证书。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嫁就嫁肖老师这样的理工男。”

  这位备受推崇的模具专业老师肖国华,不但具备修灯、修马桶、修水管、修电脑等理工男的基本功,还用一双巧手不时捣腾出一些“新品”,满足老婆孩子的不时之需。同时,他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发明家。

  最近,肖老师又红了一把。他发明的一种螺蛳取肉加工机,上个月上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栏目:一大桶螺蛳哗啦啦地倒进机器,几分钟后,经过分离、清洗过的螺肉便干干净净地落到了容器里。节目播出后,生产机械的厂家和养殖户把他的电话打爆了。

  “技术的进步源于懒人的强烈需要。”这是这位已经获得72项发明专利的牛人的心得,“麻烦出现了,一要会动脑,二要会动手。麻烦解决了,就是发明。”

  教了多年书的肖国华觉得,这两样恰恰是眼下孩子们所欠缺的。

  

  记者 程鑫 樊卓婧/文 

  记者 王鹏/摄 

  “小聪明”变成生产力

  肖国华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挑螺肉,为的是赚够自己的学费。

  他的老家湖南益阳盛产螺蛳,按照当地的饮食习惯,螺肉需挑出来炒。挑螺肉是每个农家娃的必修课。

  每天放学回家,爸妈摸回来的螺蛳已经在等着他了。一学期学费60元,一斤螺肉2角钱,每学期他至少要挑够300斤螺肉。

  小孩子总有贪玩偷懒的时候,当时父母教育简单粗暴,少不了柳条抽到他身上。

  “我长大要发明一个挑螺肉机。”挨了抽的娃气鼓鼓地说。

  回忆往事的时候,他颇有感触:“那个年代的孩子,大约都是这样,成天想着发明这发明那。”

  他庆幸的是,拿柳条抽他的老爸当时没有嘲笑他的梦想,多年以后还帮着他一起折腾。

  想法都是在困境中产生的。

  肖国华读大一那年夏天,益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水,4万人被迫临时转移。大水冲走了大部分家当,遍地狼藉中留下的就只有螺蛳了。

  挑螺肉成为赚钱补贴学费的最好办法,从早干到晚,可以赚到四五十元。暑假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这个20多岁的大男孩觉得“快疯了”。

  正在读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肖国华开始寻找省时省力的办法。他把大桶螺蛳平铺在水泥地上,拿沉重的水泥管子压过去,把壳压碎,再用大筛子筛出肉。这种办法要比以前效率高得多,但缺点是壳和肉很难分离干净,也不好清洗。

  但无论如何,这已经算螺蛳取肉加工机的雏形了。

  肖国华说,他很感激老爸,没念过什么书,却无条件支持他的每一个点子。当年,因为他家掺着壳和沙子的螺肉卖不出好价钱,邻居们背地里说这孩子喜欢偷懒,好耍小聪明。

  话很快传到他老爸耳朵里,老爷子哼了一声,拍拍儿子的肩膀:“别听他们的,说这话的人,一辈子就只有天天挑螺蛳的命!”

  接下来的好几年,他一直在帮儿子尝试,加工机从第一代开始,一次次改良,一直到第四代。

  去年年底,央视摄制组到他的家乡拍摄。乡亲们看着他的加工机在菜市场和10名娴熟的挑螺蛳能手现场PK取得完胜。老爷子终于笑得扬眉吐气:“我早说吧,这不是小聪明瞎折腾。”

  不过这时肖国华已经不需要以此来证明自己,他取得的多项发明专利中,不少已经被乡亲们用上。

  比螺蛳取肉机更让肖国华骄傲的是收谷机。从专利证书上看,收谷机的外形很像一辆小手推车。

  他解释,以前每年到了割稻季节,稻子割下来要放到晒谷场摊晒,暴风雨来临之前要抢收,动作一慢往往损失惨重。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一辆“手推车”:后面挂着一个袋子,一路推过去,晒在地上的谷子会自动收入袋中,一袋子装满后自动打包。

  用肖国华的收谷机,一亩地上晒的五六吨稻谷,半小时就可以收完,而用手人工收需要两三个人忙上一个小时。

  “小聪明”终于变成了生产力。

  发明和想法

  肖国华今年35岁,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毕业。自2012年3月至今,已获72项发明专利。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这么多发明,肯定和这么多年的专业积累有关。

  肖国华说,不尽然。他给我们讲了一件事:前几天,他出去办事,锁了车,打开后备箱取东西。取完东西关上后备箱,发现随手把车钥匙也锁里面了。

  怎么办?惟一的备用钥匙在家里,家在几十公里以外。

  打电话请开锁师傅,人家张口要价400元,肖国华想也没想就回绝了。

  他琢磨了下,去借了一把起子和一根铅丝,把车门打开了。

  他也给记者演示了一下,前后花了不到10分钟,而车几乎没有破坏。

  开锁的过程他要记者保密,因为不想给人可乘之机。但这件小事让他发现了很多车车门的安全漏洞。他打算改进一下,再申请一个专利。

  他觉得,搞发明最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动手能力。

  他常常给女儿讲自己当年“聪明的脑袋”和“灵巧的双手”的故事。

  高三那年,家里修房子,肖国华忙于复习,老爸却要求作为家里男劳力的他,必须干完份内的活才能上学。

  肖国华只能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搬砖,房子造到二楼的时候,他发现无法在7点上学之前完成任务。于是想了个办法,自己动手做了个滑轮,这样把砖搬上楼就省力多了,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同样的方法,也用于读研时帮政治老师搬家。一屋子的书要搬上5楼,几名男生跑了一趟就挥汗如雨。

  肖国华提出装个滑轮,老师一脸为难:“居民区到哪里找滑轮?”

  他到附近转了一圈,进了旁边一家小饭馆,和老板商量一下,花了十几元钱,拆下了他们冰箱下面的4个滚轮,组装了一下,就变成了一个滑轮组。

  这么简单的办法,大家为什么想不出来?肖国华觉得,大家只专注于实验室里的问题,而他想的是怎么把身边的问题解决。

  他从清贫的学生时代起就“赚外快”,有一笔钱多年后依然津津乐道:

  大四那年,实验室装修,4台沉重的仪器要搬到另外一间教室。系里联系了搬家公司,对方要价1600元。他知道后去求老师:“不如这钱让我们来赚?”

  实验室有的是工具,用千斤顶把仪器支起来,下面装上滚轮,几个男生控制好方向,一个小时,这项“浩大工程”就完成了。

  “1600元当年可是一笔巨款,其实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是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

  模仿着当年数钱的样子,肖国华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线,露出了他的招牌性微笑。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