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实验室 在手机上装个软件发出“超声波”,蚊子就不近身了?在身上抹点麻油或喷点维生素B1的溶液,蚊子被“难闻的味道”熏跑了?小D不信,连着几天“以身试蚊”,发现网上流传的一些“最无害的防蚊利器”一一验证,发现都不靠谱。 实验时间:本周一至周四23时~24时 实验地点:小区公园小水池子边上,周围是容易隐藏蚊虫的半高植物 记者 卢科霞 见习记者 蒲超琳 偏方1 麻油 原理: 蚊子不喜油腻和麻油香味 实验方法:将少量麻油均匀地涂抹在小D的双臂和双腿上,涂抹后皮肤上有一层明显的油腻,并伴有浓郁的麻油香味。小D在实验地点匀速行走,前20分钟,蚊子尽管在身边围绕,但身上没有咬包。但当行走一段时间身体出汗后,就开始受到蚊子接二连三的叮咬。 实验结果:一共被咬了5个包,双腿3个,双臂2个。 偏方2 B1 原理: 溶水后有微弱臭味 实验方法:根据网上流传的方法,将5片复合维生素B1放进凉水中溶解,再将溶液灌入有喷嘴的小瓶并摇匀。将自制溶液喷在四肢上后,小D在实验地点匀速行走。10分钟后,小D腿上就被咬了一个包,之后的时间又被接二连三的叮咬。 实验结果:共计被咬了7个包,腿上4个,手臂2个,脖子1个。 偏方3 精油 手环 原理: 天然精油号称可驱蚊 实验方法:将网购的香茅精油手环戴在右手腕上,在实验地点匀速行走,头顶上时而会聚集飞舞着的蚊虫,但没有被近身叮咬。 实验结果:过草丛时,脚踝被咬1个包。 偏方4 驱蚊 软件 原理:声波驱蚊 实验方法:在IPHONE手机APP上下载了1个驱蚊软件“环保驱蚊器”。软件 称通过发出21KHz至22KHz的超声波频率来驱赶蚊虫。点开后,有三个模式选择:室内、室外和睡眠。室内模式启动后,软件发出类似老鼠的“吱吱”声;睡眠模式点开后,软件发出蚊子在耳边飞的“嗡嗡”声,令人起鸡皮疙瘩。 实验结果:室外模式使用半小时,手臂和腿部分别被咬了3个包。手机电量消耗80%。 提示:每个人的体质、周边环境等不同,本次试验结果仅对本次实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