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宁波新闻·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14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运河催生富可敌国的南浔丝商

  荻港村,几位老人坐在凉亭里望着川流不息的船只。
  记者 王鹏 摄

  第二十三站·湖州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第二十三站来到湖州。有着“中国小莱茵河”之称的頔(dí)塘运河成为早期“湖丝”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这条水上丝绸之路,催生出了以“四象八牛”为代表的富可敌国的南浔丝商。其中排行“八牛”之列的周氏家族,祖籍宁波余姚,家族传人周昌炽创新的“辑里干经”驰名中外,在中国近代手工丝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记者 程鑫 

  富可敌国的南浔丝商

  中午12点多,火热的太阳晒得人浑身发烫。荻港村88岁村民朱月初坐在柳树婆娑的凉亭里,趴在扶栏上,静静地望着亭下河里川流不息的船只。这条宽达数十米的河流正是頔塘运河的一部分,老人一辈子都生活在河边,以养蚕为业,这条河是他几十年来进出村庄的唯一通道。

  頔塘运河开凿于西晋太康年间,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自湖州东门迎春桥经南浔至江苏平望与京杭大运河相通,是大运河的重要支线。南浔古镇就是因为頔塘运河而生而兴,是典型的运河聚落遗产。如今,流经南浔古镇的頔塘运河还完好地保留着1.6公里长的故道,成为此次中国大运河申遗的重要一段。

  朱月初老人的桑蚕人生是数百年来湖州人养蚕营生的缩影。地处太湖南岸的南浔,气候温和,河网纵横密布,水质清洁,土质丰腴,很早就是蚕桑之地。南宋时,南浔已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明代,南浔辑里丝初露头角(辑里丝,又名“辑里湖丝”,因产于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清代,辑里湖丝成为浙江优质丝的代名词,朝廷官服所用丝绸采购于此,丝绸成为南浔人的衣食之源和经济支柱。

  頔塘运河的开通,为南浔的蚕丝业走向世界提供了通道。如今的南浔古镇,随处可见带着浓郁西式风格的高楼宅院。湖州市南浔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陆剑说,这是南浔当年同西方交往密切的见证。

  据介绍,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流通的便利,使得南浔经济空前繁荣,清末民初就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南浔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

  古镇上的老人胡兴福记得,那时人们以三种动物形体的大小来标明丝商富豪财产的多少,形成了“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的谚语。“象”指拥有财产百万以上的豪富,五十万至百万者称为“牛”,三十万至五十万者称为“狗”。

  甬商创新工艺挽救湖丝

  “四象八牛”中的周氏家族源自宁波余姚,周家传人周昌炽首创的湖丝名品“辑里干经”,在湖丝陷入困境之际,扭转了湖丝的出口颓势,为湖州乃至中国的丝绸业地带来了新的活力。

  周昌炽的曾祖父本是余姚一名小商人,18世纪70年代贩运货物途经南浔时,感觉这里民风淳朴,遂安家于此,周昌炽就出生在这个丝绸之乡。弱冠之年的他就到上海经商,业丝致富。

  上海开埠后的数十年间,中国出口的生丝在国际市场占统治地位,这其中又以来自南浔的辑里土丝数量最多。但自1863年起,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运用先进的机器缫丝技术,生产出的厂丝质优价廉,湖丝出口跌入低谷。

  在此关键时候,周昌炽对辑里土丝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良,首创出了在国际市场上风靡一时的湖丝名品“辑里干经”,使得以湖丝为主体的中国生丝又在国际市场上重振雄风。

  周昌炽是个乐善好施的商人,他的工艺革新说起来也是善举之回报。

  那一年,周昌炽从桐乡乌镇购买了一批生丝,雇一货船从水路运往南浔,拟转经上海销往外洋。途中,货船突遇狂风倾覆,所载生丝被水浸湿,损失惨重。

  周昌炽痛心不已,但又不忍心向船老板索赔,因为船老板也是小本经营,周昌炽决定自己想办法。

  他从洋商手中找来质优价廉的日本丝经,又请来能工巧匠,让他们仿照日本丝经的生产工艺,将被水浸湿的生丝改纺成了丝经,这就是后来的“辑里干经”。

  原本只是减少损失的权宜之计,不料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出口海外后大受欢迎,国外洋行纷纷求购。辑里干经因此声名雀起,风行海外30余年。

  蚕桑蝶变成今天的旅游项目

  数百年过去了,在丝绸之乡的湖州,依然有很多人无法割舍蚕桑之情。朱月初老人说,现在村里养蚕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个活了。养蚕很辛苦,卖的钱不多,养一张纸的蚕,顶多只能卖2000多元。朱剑说,这也是如今东桑西移的主要原因。

  相比于传统的蚕农,在南浔古镇开店的计金妹则精明得多。这位从辑里村走出农家妇女懂得与时俱进,养蚕起家的她9年前到镇上开了家颇具规模的门店,经营丝绸等旅游产品,同时,她并未中断养蚕的传统,只是将其变成了附带旅游的蚕桑基地。两年前,她还引进彩色蚕,名气大增。如今,很多到南浔的外国友人,都会到她家去参观观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