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风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姆渡黑陶:永不凋谢的烈焰黑牡丹

“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得主刘浩将来甬培养黑陶艺人

  猪纹黑陶钵
  如意罐
  龙凤呈祥
  行走的瓶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罄。

  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黑陶的赞誉。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舌尖1》中有一集介绍云南尼西的土鸡汤,用的就是扁圆的黑陶锅。土鸡的鲜香,热气腾腾地从黑陶锅的缝隙中冒出来。古朴本真,这就是黑陶。

  其实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们就用黑陶盛水做饭,那一件件黑陶器物,是先民智慧的火花凝成的结晶。

  黑色,本是天然之色,万物之色,任何绚烂的颜色与黑色一比,便会黯然失色。

  黑陶的黑,更是忍受过搓揉与火炙,氤氲过远古的玄妙,是生命在历练后迸发凝结的黑牡丹。

  而今,穿越7000年尘土,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宁波黑陶将重焕异彩———“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得主刘浩来甬寻根,并因地培养传人。

  记者 陈也喆 文 记者 崔 引 摄

  河姆渡是黑陶之根

  “我是来河姆渡寻根的。”

  “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得主刘浩,今年已经76岁了。多年艺术的浸润,让他看上去十分年轻精神。今年6月18日开始,他将在宁波文化馆117艺术中心,展出他的黑陶作品,为期一个月。

  他选择来宁波展出作品,是因为河姆渡是黑陶的最初发源地,是黑陶之根。

  1939年,刘浩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民国时期的师范教师。从小,他就对中国的民族文化感兴趣。尽管他的人生经历坎坷,却始终绕不开民族艺术。

  上大学时,他学的是油画,毕业后却割舍不下对音乐的挚爱,投身到民族音乐的收集与保护中。 

  1964年,为了响应百万干部下放基层的号召,他来到河北,在那里接触了烧窑工艺。与村民一起勒紧裤腰带,烧窑挖井。那段青春岁月让他终身难忘。

  他还从老百姓的口中约略知道了一种中国才有的陶瓷———黑陶。

  上世纪30年代,中国考古界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考古专家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发掘城子崖遗址时,发现了黑陶。

  这些文明碎片,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

  1987年,刘浩的音乐事业几乎达到巅峰,他创作的歌曲接连三年获奖,成为邯郸电视台负责音乐的副台长。

  然而冥冥之中,他又遇见了黑陶。

  有一天,他去家乡附近的龙山城子崖博物馆考察。当他看到一个蛋壳陶时,心里的那根弦触动了。

  这种黑陶,薄仅0.3毫米,却坚硬光亮,色泽乌黑如漆,雕花精巧。真正的壁薄如纸,油光似漆,坚硬如瓷。原来从古至今对黑陶的描述并无虚言。

  古黑陶是过去富贵人家的权贵象征,用来做摆设品和陪葬的祭品。然而,4500年过去后,黑陶仅仅停留在考古与研究,没有人继承它,也没有再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此精湛的艺术,只能停滞在远古时代,刘浩甚感惋惜。

  那时刘浩已经50岁了,可是他心中燃起了火焰:一定要做黑陶。这是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文化,是美术与音乐无法取代的。

  就是那一闪念,他痴迷了半生。

  蓬头垢面的摸索者

  几千年黑陶文化的断层,先民黑陶技术的失传,使得恢复黑陶艺术变得困难重重。为了潜心研究黑陶,刘浩毅然辞去公职,在知天命的年纪,一切从头开始。

  所有人哗然,流言蜚语四起。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挠刘浩追寻黑陶的脚步。

  他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带着几个农村来的十六七岁的毛孩子,请了几位村里的窑匠,在三间小破房里捣鼓摸索。

  那个时候,在山东晏城这个地方,常能看到一位老者,蓬头垢面,脸色黯黑,将黄河流域的泥土变成陶瓷碎片,一次次地烧制,一次次地失败,一次次地重来。

  第一批成品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不理解:这一堆黑疙瘩有什么用?在办公室里闲适地坐着,不比在窑房里熏烤强?

  1989年,刘浩的黑陶作品获南斯拉夫国际博览会金奖。后来,他又筹建了中国第一个黑陶研究所,成为所长。

  他还成为中国现代黑陶的奠基人,是第一个把黑陶文化传承弘扬到国内外的人。

  “中国历史民窑恢复发展贡献奖”、“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中央电视台先后制作三个专题片介绍刘浩的黑陶……荣誉接踵而至,面对一切不解与嘲弄,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慈溪、镇海也有黑陶出土

  纵观中国黑陶的发展史,河姆渡黑陶可谓先导者。

  其中令刘浩惊艳的河姆渡黑陶,是一个刻有野猪图案的陶钵。它的形状椭圆,底部见方,蹲坐稳重。猪的形象栩栩如生,四蹄蹬开,鬃毛耸起,眼神艺术夸张。在那个尚未完全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竟然有这样的艺术品,不禁让人叹为观止。

  刘浩说,在宁波,黑陶的残片不仅存留于河姆渡遗址,慈溪童家岙遗址也曾出土过夹砂黑陶。

  慈溪横河镇童家岙村,依山临海,茂林修竹。这里的黑沙泥滩,曾是童家岙村民最熟悉的地方。

  有一个叫潘丹奎的老农,觉得这一带的塘泥质地松软,颜色灰黑,便年年冬闲挑担回去当肥料。村民们发现潘老农的庄稼收成好,应该是肥料的功劳。大家便纷纷效仿,一起去挖这种黑灰土肥田。

  渐渐地,泥滩的塘基越挖越大,越挖越深。人们挖到了黑土层中鹿角、骨头、木头、陶器、石器……这些陶器有釜、罐、钵、器盖、支脚、贮火尊,以夹砂黑陶为主。陶器的表面大多没有雕饰,偶尔口沿有弦纹和锥刺纹,瓷器的腹部有拍印绳纹。

  另外,在镇海九龙湖的鱼山遗址和乌龟山遗址中,也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夹炭黑陶、夹砂黑陶和夹砂灰陶等,坯胎厚重,颜色墨黑。

  刘浩说,宁波出土的黑陶多讲究实用性,主要用来盛水盛饭,装饰较少。而山东济南的龙山黑陶是后期成熟的黑陶,讲究美观,多用作欣赏和身份的象征。除了工艺上技法的不同,南北泥质也不同。

  龙山黑陶代表黄河文明,河姆渡黑陶代表长江文明,共同汇聚了中华大地两大文明之源。

  宁波的文化底蕴

  适合培养黑陶艺人

  好的黑陶,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颜色愈黑,愈亮,就愈能体现黑陶的价值。

  刘浩说,黑陶从一抔泥土变成艺术品,先要经历炼泥、打坯、修坯、打光、刻花、整理、晾干这几个步骤。

  晾干是个功夫活,不能受阳光直射,要在背光处慢慢风干,风力也要均匀。

  黑陶颜色单一,最有魅力的就是雕刻纹理的起伏光影。因而刻花这一步,最见功力。黑陶的雕刻,由几支锋利的弹性刀片完成。

  长刀恣意如写意,短刀顿挫似工笔。刀切面的雅光,陶体的压光,光影对比,似七色又似无色。

  接下来的烧窑,是黑陶区别于其他陶瓷最为关键的环节。窑内的温度要达到800℃,此时坯体由黄变红,再过5个小时,盖上窑口,使窑内的空气与外界完全隔绝。这时,窑内一些含碳含盐的物质就开始冒黑烟,烟气中的碳分子慢慢渗透,陶坯逐渐被熏黑。这便是黑陶制作工艺中的“熏烟渗碳法”。

  两天以后,开窑晾窑,将表面的窑灰擦拭清理,一个光亮乌黑的黑陶就制成了。

  刘浩对黑陶有自己独特的解读:“黑的对应面是白,当人们面对黑夜与白天无休止的转换时,会感触到白的明晰、亮丽、开放,与黑的玄匿、内蕴、包容是相补关系。时空万物的生息泯灭皆存在于这永恒不休的黑白明暗交替之中,这里可以想到,在先民刻意追求黑色的动机背后,产生了最初的朦胧的‘阴阳’、‘二元’概念。”

  如今,年逾古稀的刘浩有一个心愿,他要把江南的黑陶文化都发掘出来,第一站便是宁波。

  为什么?

  “河姆渡是黑陶之根,自不必说,宁波的文化土壤与经济条件,都适合黑陶的发展。”刘浩说。

  他将在宁波设立“刘浩黑陶工作室”,培养宁波的黑陶艺人。“青瓷悠悠黑陶玄,河姆一渡又龙泉。不是宁波独出彩,炎黄陶祖有情缘。”这是刘浩自己创作的诗句。他就是那位炎黄陶祖的传承人,使7000年的河姆渡黑陶文化得以源远流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