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新闻雷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宁波从此有了世界级文化名片

大运河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分布涉及8个省级行政区、25个地级市

  大运河申遗成功,给宁波带来什么?

  江怀海说,大运河申遗成功,首先填补了宁波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宁波拥有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也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唯独缺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申遗成功,标志着宁波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极大地提升了宁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影响力与美誉度。宁波从此拥有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

  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大运河申遗成功,让大家重新审视了宁波的历史文化。原来,我们一直强调宁波是港口城市。

  宁波港“东出大海,西连江淮,转运南北,港通天下”,历来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水陆运输枢纽。如今,它不仅是港口城市,还是运河城市。申遗成功也为打造宁波的国际港口城市形象起了助推作用。

  江怀海说,这对于参与文化工作的人来说,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宁波文化,从运河沿线城市这个角度重新认识宁波。

  宁波是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市委书记刘奇曾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构想和战略发展,希望把宁波作为重要的始发港和战略支点来打造。

  江怀海说,大运河申遗成功无疑成为这一宏伟蓝图的文化推动力。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江怀海认为,运河申遗成功后,更需要倡导全民共同保护与利用我们身边的大运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要保护运河本体的传统风貌,周边的生态环境、景观环境也是保护的对象。可以通过大运河资源,调动相关产业与社会资源。从生态、文化、旅游开始合作,形成一个大运河沿线经济组织。

  因此,大运河申遗成功只是运河城市合作的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合作的空间。

  大运河宁波段申遗大事记

  2008年6月,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浙江调研组来宁波调研,充分肯定了浙东运河宁波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08年9月,宁波市政府、市政协应邀参加了在江苏淮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暨大运河保护高峰论坛”,宁波加入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专家层面得到基本肯定。

  2008年10月,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政府商定后,正式宣布将浙东运河纳入大运河申遗范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宁波名列其中。

  2008年11月,宁波市第一阶段大运河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展开。

  2008年12月,宁波市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大运河(宁波段)保护与申遗领导小组,大运河宁波段申遗工作全面启动。

  2009年3月,大运河宁波段遗产资源专项普查工作全部结束,系统调查了包括姚江、甬江及其主要支流在内的大运河宁波段河道本体情况及其周边环境。

  2010年2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将“积极参与中国大运河申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8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大运河宁波段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遴选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2010年12月8日,大运河申遗办、中国文物学会、宁波市政协联合举办“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论坛”,会上一致通过《宁波共识》。

  2011年5月,在扬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初步确定首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包括宁波永丰库遗址、庆安会馆、水则碑在内的浙江14个遗产点被选入“立即列入项目”。

  2011年12月,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讲述大运河(宁波段)的故事”征文活动。

  2012年9月13日,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率队赴江北、余姚、海曙、鄞州等地,对大运河宁波段申遗点段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

  2012年9月,包括宁波市在内的35个大运河联合申遗城市在扬州共同签署《大运河遗产联合保护协定》,承诺共同协作联合保护运河遗产。

  2013年1月底,包括大运河宁波段“二段一点”在内的《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宁波首次拥有自己的世界级文化遗产。

  ■延伸阅读

  中国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丝绸之路

  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部分22个遗产点在中国,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

  项目全称叫做“丝绸之路:起始端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全长5000公里,把古代全长8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给断开了,截到中亚的七河地区,涉及到三个国家一共33个申遗点,其中中国是4个省份共22个申遗点。

  世界遗产大会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2002年4月28日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6次会议决定,今后审批世界遗产的条件将更加严格,一个国家一次最多申报两处遗产(其中至少包括一项自然遗产提名),尚没有世界遗产景点的国家将享有优先权。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类。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