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宁波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6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时2个月,行程1万公里,赶赴27个申遗城市

运河边那些人 那些事 那些感动

  本报记者在杭州老开心茶馆采访时,接受浙江卫视拍摄。记者 王鹏 摄
  清明桥上,两个老外在骑车。
  记者 王鹏 摄

  6月22日,从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宁波因此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听闻这一喜讯,“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成员在第一时间奔走相告。

  两个月前,4月24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大运河(宁波段)申遗办合作推出的“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在宁波庆安会馆正式启动。在此后的2个月里,商报记者跟随全媒体采访团,行程一万公里,赴中国大运河27个申遗城市,从北至南开展联合采访和公益宣传活动。

  一路走来很艰辛,长途跋涉,水土不服,采访任务繁重;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是震撼和激动:大运河那深沉而丰富的底蕴,早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大运河串联起了古老与现代,见证了中华大地的繁华与沉寂,记录着苦难与沧桑。

  如今,回首看去,真正让我们记住运河的,还是那运河边的一位位寻常百姓、一处处行善好施留下的遗存。这才是很真实、很具体、很鲜活、很温暖的运河。

  

  记者 程鑫 李臻 

  那些人 相处短暂至今温暖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运河很长,从北至南绵延数千里,南北水土孕育了不同的运河百姓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次,身处运河最南端的宁波人,带着海边人特有的细腻,和北方的运河百姓相遇、交流,也因此感受到北方运河人那份热情、淳朴、乐观和神秘。

  阳谷老人刘怀玉:

  热情邀请陌生人喝杯热茶

  5月9日,我们来到阳谷县,寻找山东聊城境内的运河碑闸。说起阳谷,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武松打虎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浪漫的英雄气息,阳谷这块土地也因此被赋予了很多雄壮的色彩。

  但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却完全是另一番感受:我们在土路上颠簸,导航仪也失去目标,一路找乡民问路,终于寻觅到了阳谷县刘楼村的下闸。只见整个村子灰尘漫天,杨絮飞舞,令人感到窒息。

  在下闸边,大家开始寻找当地的村民。但是,环顾四周,附近只有两三家农户,而且院门紧闭。

  幸运的是,有家农户开了院门,走出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她打量着我们的采访车,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和我们聊起来。

  我们介绍是从宁波来时,老人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这个地方。大家连比带划,告诉她宁波离这里有上千公里远,并告诉她是为运河而来时,老人连连点头,马上邀请我们到她家坐坐,喝杯茶。

  这是一座很平常的北方院落,四间平房都是黄泥墙,厨房的角落里有一口自己打的深井,平时喝的就是这里的盐碱水。

  老人很健谈,乐呵呵地和大家唠起家常。老人名叫刘怀玉,今年已经84岁了,和女儿一家同住。如今,家里已经四世同堂,有两个外孙,外孙成家后各自生了一个儿子,共有9口人。平时一家人以种地为生,两个外孙也出去打工了,“挺好的,孩子们孝顺,家里平安,就是福。”她说。刹那间,记者突然明白了这位老人长寿的奥秘所在。

  说实话,习惯于繁华江南生活的我们,看到这里缺水闭塞的自然环境,真的感受到很大的地域差距。但就是在这样偏僻的地方,老人对于完全陌生的我们,毫无戒备地打开家门,邀请大家一坐,那种淳朴和热情,却是大城市中生活的人所缺失的。最为重要的是,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老人一家知足常乐,平和幸福的生活方式,不正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吗?

  商丘老伯周敬兹:

  主动帮“小老乡”拦三轮车

  5月26日,我们到达商丘古城,正当中午,火热的太阳晒得人口干舌燥。古城旁的小河边,老人们簇拥在绿荫下打牌聊天,甚是悠闲。

  我们上前打听商祖王亥的纪念碑,可老人们几乎都是地道的河南人,他们指指自己的嘴巴,便摇头不语了。他们完全听不懂我们的话!

  正想离开时,一位推着电动三轮车的老伯过来了,主动问我们有啥事情。

  老人年纪很大,满头白发,他的普通话虽然不甚标准,但沟通没有障碍。

  得知我们从宁波远道而来,老人很兴奋,“宁波啊,我年轻时在舟山当兵,宁波去过好几趟呢,那是个好地方。”老人像碰到了老朋友一般,热情地给我们当起了向导。听说我们想找王亥的纪念碑,老人拉着我们坐上了他的三轮车,但随即又停了下来。

  “不好意思,这车快没电了,跑不到那地。”老人显得有点尴尬,站在路边东瞅瞅西瞧瞧,说要帮我们拦一辆三轮车。“你不知道,有的人很不好,欺负外地人,要宰客的。有我在,你们可以放心了。”

  很快,老人就帮忙拦了辆三轮车,看样子,他们认识。“老赵,这是我刚认识的小老乡,去王亥广场,你给拉过去,然后再拉回来。”

  来回花了近一个小时,车夫赵师傅收了20元车费。回到原地时,老伯还在那里转悠着。远在他乡碰到了这样一位热心人,我们不由得有点小小的感动,默默记下了热心老伯的名字:周敬兹。

  船家大婶李广翠:

  船头就是欢乐舞台

  走到江苏淮安,连日的奔波已让我们车马劳顿。6月1日上午10点多,我们到达洪泽湖。码头上停靠的各种船只绵延数公里,黑压压一片。

  喧闹声中,一阵强节奏的音乐让我们为之振奋。循着欢快的音乐声,一条铁壳船上的一幕让我们顿感清新。一位中年大婶手握“莲湘棒”,和着强劲的音乐,在船头边舞边唱。“莲湘棒”敲击她的臂腰腿足等处,发出“嘁嚓、嘁嚓”的响声,清脆入耳。

  见我们看得饶有兴致,大婶劲头更足了,索性脱掉鞋子,光着脚在发烫的甲板上尽情表演。这位50多岁的船家大婶叫李广翠,一辈子几乎都以跑船为生。船上狭小的空间就是她的家,没有空调,蒸笼一般热。

  虽然很艰苦,大婶却很享受这种生活。这不,趁着船只靠岸,忙里偷闲跳起了莲湘舞,这还是个非遗保护项目呢。

  那些善行 薪火相传励后人

  循着运河的足迹,我们随时都能触摸到前人的智慧、决心和勇气,震撼之余,还时时被流传在运河边的善人善行感动着。无论是靠运河发家的商贾巨富,还是微不足道的寻常人家,到处都留有他们乐善好施的故事。

  淮安板闸古镇石板街:盐商牵头修街巷

  淮安板闸古镇上的石板街,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石板路。石板街的来历是当年板闸古镇上大盐商程超户的善举所为。

  相传他熟读孔孟之书,仁义爱人。一天在大雨中,他看见屋外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摔倒在泥泞中久久爬不起来。而上船下船的民众经常有人滑倒堤上、掉入河中。他想,如果将板闸的各街各巷和码头上下都铺上石板,不就可以避免众人摔跤之苦吗?想到此,他摆下酒席,请来当地的船老大,请他们在把淮盐运往外地返回时,每船带几块长条石压潮。船老大们一致赞同。于是,到板闸来的船只,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带回了长条石。石料备足后,程超户又自费请来石匠以及杂工,打造了今天的石板街。

  无锡清明桥和苏州觅渡桥:慷慨解囊造福后人

  横跨在水弄堂上的清明桥是无锡古运河上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至今仍是古老运河历史的符号、繁荣的象征、文化的缩影。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是明万历年间,由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后又称“清明桥”。

  位于苏州古城东面隅的觅渡桥也曾为京杭运河的水陆要津。未建此桥之前,客商、百姓在此摆渡过往,屡遭船家敲诈。昆山人士敬修经过此处,无钱而受到百般刁难。敬修发誓建桥,会同邻里陈玠、张光福等人筹集银两,建成了这座惠及后人的水上之路。

  杭州老开心茶馆:慈善之举薪火相传

  杭州拱宸桥边历史街区的老开心茶馆,至今还在善行传承。民国时期,码头挑夫王嘉耀有一次干完活后口很渴,碰巧有人送了他一碗凉茶,这让他感动不已。那以后,他一有空就免费送茶。但他个人财力精力毕竟有限,一段时间后就撑不下去了。有个茶商得知真相后便联合其他茶商,无偿给王嘉耀提供茶叶,免费送茶得以延续。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做义工,这处茶馆就成了杭州慈善事业的大本营。

  如今,接手这处茶馆的周志华继承了这个传统,每年都要免费送腊八粥,清明节、端午节送团子和粽子,有时还把孤寡老人请来看曲艺节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